APP下载

盐酸米诺环素与碘合剂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14-07-18易小英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年4期
关键词:出血指数龈沟米诺

付 文,张 伟,易小英

盐酸米诺环素与碘合剂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付 文a,张 伟a,易小英b

目的 探讨并比较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和10%碘合剂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0%碘合剂牙周留置,观察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进行治疗,3周为1个疗程,统计患者在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3周后,两组患者的PLI、PD、SBI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变化最为明显,观察组、对照组的PLI分别为(1.46±0.31)、(1.62±0.35),PD分别为(2.76±0.35) mm、(3.12±0.41) 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后各指标均有上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优于10%碘合剂,安全性高,但应每隔3周进行重复治疗,有利于种植体周围炎的彻底治愈。

种植体周围炎;盐酸米诺环素;菌斑;龈沟出血指数

0 引言

种植体周围炎是发生在已形成骨结合并可行使功能的口腔种植体周围的炎症反应,是种植体和周围组织病理状态的统称,可导致种植修复后骨结合失败,甚至使种植体发生松动[1-2]。有牙周病史的部分缺牙患者,口腔残余的天然牙周袋可作为致病菌的生长温床,使致病菌定植于种植体周围引发炎症反应。近年来有报道,种植体周围炎与牙周炎龈下菌斑的菌群类似,且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与前期的牙周炎病史有关。患者一旦具有牙周炎病史,5年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症的风险就会明显高于牙周健康者,并且具有深牙周袋的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更高[3]。因此,治疗牙周炎的药物可能对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有一定效果。种植体周围炎症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可以考虑给予全身使用抗厌氧菌特效药。Levin等[4]的研究表明,在局部清洁和洗必泰局部冲洗的基础上辅以全身奥硝唑治疗10 d,可使种植体周围牙龈的肿胀消退,明显降低牙龈出血指数,1年后种植体周围袋明显变浅。全身抗生素的应用可明显减缓或阻止种植体周围炎的进一步发展,但由于其具有个体差异性,且长时间使用会产生耐药性,临床应用时必须考虑适应证、药品选择和用药的时间长短。局部用药相对于全身用药来说,相同药物浓度的用药量较少、特异性杀菌效果也更好,且不易产生耐药性[5]。目前,局部用药仍以抗生素为主,主要包括四环素类、硝基咪唑类和氯己定类等。张家胜[6]的临床研究发现,物理清洁后局部使用二甲胺四环素可有效地降低种植体周围的BI和PD,有利于控制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盐酸米诺环素和碘合剂是常用的牙周炎局部用药,本研究对这两种药物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60例(种植体122枚,每例患者至少2枚),均为种植修复完成至少半年以上,复查时均诊断为种植体周围炎。纳入标准[7]:①种植体无松动,龈沟出血指数≥1,牙周探诊深度≥4 mm或出现溢脓窦道。②X片显示种植体有骨透影区,无全身性疾病。③参加本研究前3个月内未使用抗生素。排除孕妇、吸烟者及对四环素类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5~77岁,平均(55.3±10.7)岁,种植体共60枚。观察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7~79岁,平均(56.5±10.5)岁,种植体62枚。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于给药前彻底清除种植体牙周龈菌斑,生理盐水冲洗后,将10%碘合剂置于牙周袋中充满后留置牙周,每周给药1次,嘱患者用药后0.5 h内不可喝水、漱口,1 h方后进食;观察组药物选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日本新时代株式会社,批准文号:20100244) 1次/周,其余与对照组相同,治疗3周为1个程。疗程结束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

1.3 观测指标及方法 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的评分标准[8]:无菌斑为0分,用塑料探针尖轻划种植体表面即可看到菌斑为1分,肉眼即可直接发现菌斑为2分,有大量菌斑出现为3分。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以约20 g的力控制塑料探针,探测龈缘到牙周袋底的间距。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以约20 g的力控制探针沿种植体龈缘探诊,评分标准:无出血情况发生为0分,探诊有点状出血为1分,探诊出血在龈沟内呈线状为2分,探诊出现重度出血为3分。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第1、3、6周由同一专业医生对受试部位的上述指标进行检查并统计评分。

2 结果

2.1 菌斑数比较 治疗1、3周后两组患者的PLI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PLI有所上升,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LI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治疗前后探诊深度比较 治疗后1、3周,两组患者PD均有明显下降,6周时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D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 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比较 治疗后1、3周,两组患者龈沟出血指数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1周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1周和3周时,龈沟出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4 不良反应 两组各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干呕,反应较轻微,停药后即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和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其发生和发展与患者常年的口腔卫生状况及口腔不良习惯有着密切关系。种植体周围炎多是由于感染而引起的种植体骨结合失败,可表现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性增生、脓肿及瘘管,炎症进展会导致种植体周围支持骨的丧失,使种植体失败[9-10]。其病情的发展较牙周炎更为迅速,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种植体的脱落。种植体的远期失败与种植体周围炎密切相关;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不仅与致病微生物有关,也与宿主的免疫反应和对微生物的防御功能有关。炎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种植体周围存在可疑致病菌,包括牙酿叶琳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伴放线杆菌(Aetinomyeesviseoeus,Av)、具核梭杆菌(Fusobaeteriummueleatum,Fn)、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intermedius,Pi)、福赛斯拟杆菌等等。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清洁、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对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进行全身用药有一定的疗效,但局部药物浓度较低,用药剂量过大,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破坏口腔菌群平衡,并使患者产生全身不良反应。局部用药治疗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使局部药物浓度高且总用药量较少,全身反应轻;还可到达器械难以到达的部位,治疗效果好于全身用药[11-15]。使用牙周袋局部应用消炎药是近年来种植体周围炎治疗的新途径。牙周袋中的抑菌药物能持续有效地从载体中释放出来,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使病变局部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药物浓度,达到持续抑制和杀灭细菌的目的。

抗炎制剂能防止细菌产生的蛋白酶破坏牙周组织,可减少龈沟液的流量,从而抑制某些牙周致病菌的生长。碘合剂是由能释放双原子游离碘的碘伏和产生新生态氧的双氧水组成的混合液。其中碘伏是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碘络合物,其表面活性剂易于吸附在菌群细胞膜上,可使游离碘迅速作用于菌体活性成分致其死亡;双氧水对常见的需氧和厌氧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杀菌、高效清洁的作用[16-18]。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是一种抗生素制剂,主要成分为盐酸二甲胺四环素,对骨组织有亲和作用,可明显抑制胶原酶的活性,减少牙周组织的破坏,促进牙周组织再生[19]。其作用机制为通过阻止细菌的蛋白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牙周炎病原菌以及龈下菌斑中的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常用于改善敏感菌所致牙周炎的各种症状[20-21]。二甲胺四环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合成四环素,具有抗菌谱广、抑菌活性强、长效、高效、易渗透等特点,可在牙周袋内缓慢释放药物成分,药膏遇水变硬,形成一层膜状物质,保持局部高药物浓度达5~7 d,因此可以提高单纯机械治疗的效果,加速种植体周围炎症的治疗。段妍等[9]研究证实,2%盐酸米诺环素在牙龈下应用1 h后,龈沟液中的浓度可达1 000 pg/mL,是普通牙周病原菌MCI 90的100倍,6 h内龈沟液中的浓度还能维持高于100 pg/mL,在第7天时浓度为0.1 pg/mL,接近抑制牙周袋内革兰阴性菌繁殖的浓度,表明该浓度的盐酸米诺环素可在7 d内维持足够的药物抑菌浓度;牛勇梅等[22]研究发现,使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种植体神经炎,可使患者龈下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和探诊出血指数明显降低,与未经药物处理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1、3周后,两组患者的PLI、PD和SBI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周后各指标均有上升(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停药一段时间后药效降低所致,应当定期重复进行治疗,与上述文献的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牙周清洁后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安全性高,效果优于碘合剂。但药物的时效性在用药6周后已不明显,应每隔3周进行重复治疗,这样才有利于种植体周围炎的彻底治愈。

[1] 王懿,刘洪臣.种植体周围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0,7(1):45-48.

[2] 朱丽娜.不同种植体影响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 胡赟,郑雷蕾,唐甜,等.正畸微种植体周围炎对骨结合界面影响的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9(1):17-20,26.

[4] Levin L.Editorial:Peri-implantitis:The disease of the future [J].Quintessence Int,2013,44(9):643.

[5] 陆成华,谢志刚.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方法及进展[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1,9(4):224-227.

[6] 张家胜.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7(11):767-768.

[7] 张艳,廖湘凌,丁南,等.三种袋内冲洗制剂在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治疗中的疗效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5):42-43.

[8] Lehmann KM,Kämmerer PW,Karbach J,et al.Long-term effect of overdenture bar design on peri-implant tissues[J].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2013,28(4):1126-1131.

[9] 段妍,李德华,马威.35例种植体周围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26(3):164-166.

[10]刘峰,崔军,马跃,等.小直径种植体临床应用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口腔杂志,2011,4(12):731-734.

[11]冯淑敏,曾赞文,殷慧,等.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微种植支抗体周围炎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0,26(5):716-718.

[12]韩克难,张宗慧,吴永梅,等.BLB种植体周围炎早期局部治疗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11):1627-1630.

[13]汪文君,刘向辉.细胞因子与种植体周围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12,32(6):378-380.

[14]周鑫才,刘得玺,石琦,等.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种植体周围炎12例[J].医药导报,2012,31(4):438-440.

[15]韩佳佳,林晓萍.种植体周围炎干预措施及早期治疗[J].口腔医学,2012,32(2):115-117.

[16]郭留云,岳二丽,陆珂,等.慢性牙周炎与种植体周围炎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0,26(4):544-546.

[17]朱丽娜.不同种植体影响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2.

[18]魏辰轩.白细胞介素1与种植体周围炎相关性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23):3542-3544.

[19]沈玉芹,鲍士金.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2012,7(2):221-222.

[20]王懿,刘洪臣.种植体周围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0,8(1):45-48.

[21]湛渝,马丁.小直径种植体在无牙颌覆盖义齿修复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0,11(4):225-226.

[22]牛勇梅,秦晓中,杨玮,等盐酸米诺四环素软膏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9):1069-1070.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eriocline and 10% iodine mix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implantitis

FU Wena,ZHANG Weia,YI Xiao-yingb

(a.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b.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Huanggang Central Hospital,Huanggang 438000,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ocal application of periocline and 10% iodine mixture on peri-implantitis.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peri-implant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n=30) were given 10% iodine mixture once a week,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eriocline,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3 weeks.The PLI,SBI and PD of the patients were measur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PLI,SBI and PD of the two group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1 and 3 weeks after treatment(P<0.05),the changes at 3 weeks after treatment were the most remarkable,the PLI of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1.46±0.31) and (1.62±0.35),and the PD were(2.76±0.35) mm and(3.12±0.41) mm respectivel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above indexes at 6 weeks after treatment increased.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3.3% and 3.2% 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eriocline for peri-implantitis is better than 10% iodine agent with highly safety,and the treatment should be repeated every 3 weeks for a lasting effect,it is benefit for peri-implantitis.

Peri-implantitis;Periocline;Plaque;Sulcus bleeding index

2013-09-09

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a.口腔科,b.妇产科,湖北 黄冈 438000

猜你喜欢

出血指数龈沟米诺
用深潜悬停米诺解锁河流斑鳜的思路
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疗效分析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探讨
正畸治疗过程中支抗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IL-1β,IL-6,IL-8的研究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探讨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西药药剂头孢米诺的临床应用研究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血友病男性患者与健康男性龈沟出血指数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