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学视域下青少年感恩缺失的介入策略分析

2014-07-18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青少年同学学校

林 妍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应用法律系,海南海口 571100)

一 问卷说明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年龄在14岁至18岁间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青少年感恩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实际调查中,选取海南省海口市为调查样本采集地,采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方式抽取样本。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样本386份,有效回收率是96.5%.其中,男性 164人,占总数的 42.5%;女性222人,占总数的57.5%;城市青少年188人,占总数的48.7%;农村青少年198人,占总数的51.3%;独生子女 97 人,占总数的 25.1%;非独生子女289人,占总数的74.9%。

(二)理论假设和操作化

不同介入方式会对青少年感恩状况产生不同影响。依据青少年发展特征,采用适当有效的、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感恩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效果。因此,我们以开展感恩教育的主体内容为变量,注重研究介入感恩教育的主体对青少年产生的变化和影响。

二 青少年感恩缺失的表现

(一)对父母之恩熟视无睹

随着社会发展,青少年物质生活也日益富足,部分青少年养尊处优,对父母的付出和养育之恩习以为常,甚至无视父母的辛勤劳动,对父母的关心表现冷漠,不懂得感恩父母。

本调查显示,青少年在父母为自己过生日的问题上,仅有7%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生日这一天应该向父母表达感激,高达66.1%的人认为父母为自己过生日天经地义;而在有关父母生日问题上,只有8.6%的青少年表示曾在父亲或者母亲生日这一天送去祝福,能确切知道父母生日具体日期的青少年也只占到12.3%;在有关青少年对父母健康状况是否了解的调查中,有50.3%的人表示知道,但并不是很了解具体情况,仅有5.2%的人表示很确切的知道父母健康状况。由此可见,当代部分青少年极其强调自我,关注自身,对父母的了解不多,对父母缺乏关爱,并且对父母的生育之恩也认为理所当然,并不表达感激之情。

(二)对师恩淡漠

尊师重教是我国历来所推崇的传统文化,尊敬师长也是衡量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可如今在校园里,尊重教师,感谢师恩的传统美德不断受到挑战。

上课认真听讲是尊重教师最起码的表现,也是回报教师教导之恩的基础。但是在访谈中,不少学生表示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听音乐、搞恶作剧;还有同学表示不耐烦教师讲课,想在课堂上给教师难堪;甚至有些同学因为教师管教自己或者没给自己开通便利而辱骂教师。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4.6%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感恩教师,面对教师细致的批改作业或考卷,只有6.7%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向教师表示感谢;在其他感激教师问题上,只有12.3%的学生回答曾对教师主动表达过感激。由此可见,青少年对教师的教导之恩已逐渐淡漠,并无十分明显的感激之情。

(三)对同学和朋友之恩功利化

同学和朋友是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群体,青少年发展离不开同辈群体影响。在学习生活中,青少年和同学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在集体生活中共同成长和进步,为青少年个人学业和生活上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但在有关“主动感激同学帮助”的调查问题上,仅有23.2%的同学表示曾主动向同学表达过感激,而能做到买份礼物或者为施恩者做件事情表达感激之情的学生只占3%,甚至有10.6%的学生觉得同学帮助自己是应该的,无需感谢,因为自己也会帮助他们;当被试学生被问及“在同学有困难时是否主动给予帮助”时,50.3%的青少年表示会视情况而定,在访谈中,大多数同学也表示帮助同学要视情况而定。当被问及是何种情况时,答案最多的是“他帮助过我,我就帮助他”。由此可见,在对同学和朋友的感恩之情上,青少年的感恩逐渐呈现出功利化趋向。

三 青少年感恩缺失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不当,导致青少年感恩缺失

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比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更直接、更深刻。家庭教育不当,导致青少年感恩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过分溺爱

父母传统意识里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只要孩子过得好,父母再苦再累也值得。“被娇宠的儿童多会期待别人把他的愿望当法律看待,他们很可能成为社会中最危险的一群。”①阿德勒著,黄光国译: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1986:18-19。享受溺爱的孩子,他们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具有强烈的占有意识,不喜合作和分享。在这种溺爱环境里,青少年也不能形成合理的应得观,他们总是认为别人的关怀是自己理所应当获得的,当他人或社会向他们伸出关怀或援助之手时,他们往往不懂得感激,而是理所当然的接受②苏静:青少年感恩品质形成机制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8(9):95。,这使得本应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双向互动的情感交流,变成仅是父母为儿女无私付出的单一可悲模式。

2.父母重智不重德

现代应试教育制度下,父母重智不重德。在有关“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向”的调查显示,家长最关心子女的首先是身体健康,紧随其后的就是学习成绩,而对子女道德品质的关注排在第五位③叶松庆: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向,青年探索,2008。,父母一味追求孩子的高分数,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就能营造成功人生。父母片面追求孩子智力发展,而忽视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心理,导致孩子形成“学习好就是报答父母”的偏差观念。

(二)学校教育的异化

学校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场所,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但是,从笔者调研情况来看,学校教育也出现了异化。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有效地、恰当地与他国文化交际者交流的能力。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涉及多文化个体间的交流与沟通,面临的都是跨文化交际场景,志愿者们交际水平的高低也是保障英语服务效果的关键。作为中国航海日的志愿者,其角色是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除基本的语言能力外,语言选择的适当性和社会文化的认知程度也是衡量一名志愿者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在104名受访的调查者中,跨文化交际能力似乎并不乐观,57.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西方的礼仪习俗,仅有26.9%的志愿者在与国际友人交流时无心理负担,了解英美文学艺术的受访者占比更少,仅为11.3%,志愿者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状况十分堪忧。

1.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沦为形式

在高考指挥棒下,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沦为形式。学校教育素以升学率作为工作重点,高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尺度和标准。尽管各学校也响应国家号召开展素质教育,但大都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多看重学业成绩,在这种极端功利心态左右下,形成‘智’和‘德’脱离,‘人’和‘才’脱节。”①齐芹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机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调查显示,青少年对学校感恩教育开展情况评价如下:

表3-1 青少年对学校感恩教育的评价

2.学校感恩教育的低效性

学校传统道德教育多以教师说教为中心,以思想道德课考试成绩为标准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忽视了青少年的主体性,教育过程也没有依据青少年发展特征和身心特点进行。在这种忽视主体意识的被动教育方式里,青少年道德教育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学生对感恩教育课程参与度并不高,热情和兴趣也不是很浓重。调查显示,有13%的学生经常参加学校道德教育活动;45.1%的学生不经常参加。认为学校道德教育方式很好的学生只占8%,认为学校道德教育一般化,对自己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的学生占61.9%。因为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不当,学生主观能动性并没有被很好调动起来,使得本应为学生和教师双向互动的教育过程演变成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校感恩教育效果并不显著。

三 青少年感恩缺失现象介入策略

(一)夯实青少年社会化基础,加强家庭感恩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父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对青少年感恩行为的形成和培养具有重要影响。父母应该好好开发和利用家庭的基本功能,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家庭生活中,为感化和培养青少年感恩素养打好基础。

1.父母应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情感教育

同时,家长也要改变“只要学习好,其他一切都好”的错误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重青少年智力的提高,更应注重青少年情商的培养,让青少年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父母应该和孩子建立一种平等关系,在爱护子女的同时,也要让孩子体会和感受到自己的爱和付出,改变以往“不求回报”的单向思维模式。在日常行为中,父母也要为孩子感激父母、回报父母创造机会,比如鼓励孩子做家务、承担家庭责任等。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才能真正做到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2.父母要以身作则,创造感恩氛围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父母的言传身教对青少年道德情操有巨大影响。数据显示,64.45%的青少年认为家庭对自己思想道德修养影响很大,在“对自己思想道德影响最大的人”中,“父亲”(24.22%)和“母亲”(20.84%)分别占居前两位,合计占45.06%②王学梦:后现代语境下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由此可见,父母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为青少年创造感恩环境。

父母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懂得知恩、感恩。研究表明,青少年很多不良习惯与其父母自身品行不端有很大关系。喜欢说脏话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常讲脏话;贪得无厌的父母,孩子也只会索取。父母要做到知恩感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青少年,为青少年感恩情操的培养创造良好家庭氛围。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使子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子女也会养成懂得感恩的优良品德。

(二)加强学校感恩教育,培养青少年感恩意识

学校是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培养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关键,培养青少年感恩行为与学校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有着密不可分关系。

1.完善学校感恩教育内容,丰富感恩教育方法和手段

现行的感恩教育,大多以没有实践基础的空洞说教和填鸭式灌输教育为主。这种空洞说教,忽视事物发展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很难引起青少年情感共鸣,感恩教育效果也收效甚微。学校应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创设感恩情境,利用各种人际互动景象和社会生活环境作为感恩教育平台,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将感恩教育内化到学生思想深处,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比如带领学生开展感恩大行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深入社区、福利机构进行义务服务等。学校的感恩教育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切实有效的培养青少年感恩意识,促进青少年感恩行为。

2.注重校园隐性教育,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优良的校园文化,既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道德情操。学校要重视校园隐性教育,充分利用校内广播、阅报栏、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载体作用,建立完善的校园管理体制,全方位、多角度地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感恩环境,让学生经常受到感恩的熏陶,在感恩氛围里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健全的感恩意识。

3.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创建感恩教育评价体系

当前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评价模式,多以学生分数为依据来评判学生道德水平高低,这使得学校道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正确轨道,道德精髓并不能深入青少年内心产生作用。事实上,考试分数只能从一个方面反映青少年对道德文化的认识,而不能充分体现青少年的道德修养,知未必代表行。要真正加强青少年道德素养,使青少年学会知恩、感恩、报恩,就必须改革现行道德教育评价体系,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模式,努力推行素质教育,创建完善的感恩教育评价体系。学校要建立完善的融合学习成绩和道德表现在内的综合考评制度,全方位考察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并将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表现记录在案,方便对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做出客观、合理、公正的评价,避免传统的“以分数定道德”的评价模式。

[1]阿德勒著,黄光国译.自卑与超越[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2]苏静.青少年感恩品质形成机制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9).

[3]叶松庆.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向[J].青年探索,2008(1).

[4]李长伟,徐莹晖.功利主义教育目的与人的工具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9).

[5]齐芹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6]王学梦.后现代语境下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青少年同学学校
青少年发明家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学校推介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