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侧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种影像学检查1例

2014-07-18陶敏敏张海燕汪黎明

武警医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肿块

陶敏敏,卞 巍,张海燕,汪黎明

双侧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种影像学检查1例

陶敏敏,卞 巍,张海燕,汪黎明

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影像学表现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lymphoma,PAL)的组织起源说法不一,但一般认为来自肾上腺造血组织[1,2],可能与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它可为双侧或单侧肾上腺淋巴瘤,且无淋巴结和其他结外器官的受累及无同细胞型白血病,此病临床非常少见[3],易误诊。基于此例影像学检查较全面,特提供给大家参考,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82岁,体检发现双侧肾上腺占位。患者稍感乏力,无恶心、呕吐等明显异常症状。查体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异常指标有:降钙素原1.6 mg/ml,中性细胞比81.5%,淋巴细胞比8.2%,单核细胞比10.3%。皮质醇844.56 nmol/L,总胆红素40 μmol/L,直接胆红素13 μmol/L,间接胆红素28 μmol/L,谷氨酰转肽酶57 U/L。血压138/78 mmHg。骨髓穿刺活检未见明显异常。查彩超(ALOKA-a-10超声)、多层螺旋CT(TOSHIBA Aquilion 16)、MRI(SIEMENS Magnetom Avanto 1.5T)、PET-CT(GE Discovery ST16 PET-CT)等多种影像检查。

超声表现:右侧肾上腺探及一大小约80 mm×40 mm的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其内回声欠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见少量血流信号。左侧肾上腺探及一大小约57 mm×25 mm的低回声区,呈三角形,边界尚清,其内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见较粗的内径约8 mm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约0.5(图1)。

CT平扫表现: 双侧肾上腺区可见不规则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其内密度均匀,CT值约32 HU(图2)。病灶长轴与肾上腺方向一致。右肾上腺病灶最大范围约69 mm×40 mm,边缘呈分叶状,病灶上极与肝右缘分界不清。左肾上腺病灶最大范围约52 mm×36 mm,形态近三角形。脾脏体积增大,密度均匀。腹膜后无明显肿大淋巴结。

图1 双侧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超声

A.右侧肾上腺探及不规则团块状低回声区,回声欠均; B.左侧肾上腺区见似三角形状低回声区,回声均匀

图2 双侧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CT平扫

双侧肾上腺区见不规则团块状软组织肿块影,边界尚清,密度均匀

MRI平扫及增强表现:双侧肾上腺区见不规则形混杂信号影,边界尚清,边缘呈浅分叶状,左侧病灶呈三角形。DWI为边缘环状高信号内伴局部低信号,右肾上腺区病灶内多发斑块状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呈网格状、多环形状强化。脾脏体积增大,强化均匀。腹膜后无明显肿大淋巴结。

PET-CT表现: 双侧肾上腺肿块放射性摄取增高,示踪剂分布均匀,SUV最大值19.5,全身其他部位未见异常代谢(图3)。

图3 双侧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PET-CT

多种影像学检查发现双侧肾上腺肿块,性质待定。为明确诊断,经皮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双侧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大B细胞型。

病理提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合HE及免疫表型符合间变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伴较多反应性T细胞。IHC(12013-328):瘤细胞CD20(+)、vim(+)、MUM-1(+)、CD30(-)、CK(-)、MPO(-)、ALK(-)、GranzymeB(-)、CD56(-)、CD21(-),背景T细胞CD43(+)、CD3(+)、CD45Ro(+)、Ki-67瘤细胞阳性率约为90%。

明确诊断后,考虑患者年龄较大,耐受力差,放弃手术治疗。在我院行介入栓塞、CHOP静脉化疗等综合治疗后,于第3个月、第6个月及1年后复查,病情相对控制,肾上腺肿块稍有缩小。

2 讨 论

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病两类,大多首先侵犯浅表或深部淋巴结,仅少数以结外组织为首发。临床影像和病理的文献报道多以个案报道为主。根据此典型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发现PAL无特异性,少数病例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PAL影像学表现复杂,虽具有一定特征性,但仍缺乏特异性。CT或超声引导下的经皮活检穿刺是目前明确诊断最为有效的手段[4]。此病恶性程度较高,术前诊断困难,预后差,多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5],以控制病情,延长生命。

鉴别诊断:(1)肾上腺结核,其CT特征性表现是钙化、病灶边缘强化,程度和患者病程相关。干酪化期表现为双侧肾上腺弥漫性肿大或肿块。病灶内干酪性坏死病灶在MRI T2WI上呈特征性低信号,增强后呈单环或多环强化[3]。(2)肾上腺转移瘤,一般有明确的原发病病史,较大者易发生坏死、囊变和出血,可同时检出原发灶和其他部位的转移灶。(3)肾上腺增生,早期的PAL,可仅表现为肾上腺弥漫性增大,仍保持原有的形态。此时与肾上腺增生在影像上鉴别困难,但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两者表现不同[3]。(4)肾上腺继发性淋巴瘤,此病可同时检出全身淋巴结肿大(尤为腹膜后)和(或)结外器官(如肾、脾和肝脏等)病灶。(5)肾上腺皮质腺癌,多数肿块偏大,呈分叶状、边缘不规则,边缘模糊,侵犯周围组织。中心伴出血、坏死极为常见,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性强化[4]。多直接侵犯周围血管结构等,可伴下腔静脉瘤栓[6,7]。

[1] 胡明成,冬 冬,阮 洋,等.CT诊断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伴脾、胰侵犯1例[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1):72-73.

[2] Dutta P,Bhansali A,Venkatesan R,etal. Primary adrenal lymphoma[J].Endocrinologist,2005,15(6):340-342.

[3] 汪俊萍,白人驹,孙浩然,等. 四例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影像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7):768-770.

[4] 徐宏亮,吕晓勇,庞伟强.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CT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11):818-820.

[5] 范 敏,何小舟,巢志复,等.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七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9,30(4):224-226.

[6] 孟利民,王 东,毕永民,等.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征[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8):837-839.

[7] 王 东,胡鸿群,徐家兴.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CT、MRI评价[J].放射学实践,2007,22(5):439-443.

(2013-10-22收稿 2014-03-12修回)

(责任编辑 岳建华)

陶敏敏,本科学历,医师,E-mail:635906141@qq.com

314000,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放射科

R445

猜你喜欢

霍奇金淋巴瘤肿块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1990—2019年中国霍奇金淋巴瘤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分析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HBsAg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抗HBV治疗期间HB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分析
霍奇金:利用X射线解析生化物质结构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浅析影响原发性消化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因素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