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课堂: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2014-07-17屈佳芬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生命成长智慧策略

【摘 要】 追求智慧的课堂是教育的真谛,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课堂教育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向“智慧者”。文章从“宽松学习氛围——从约束到和谐;创设乐学情境——从好奇到主动;引导学生争辩——从迷惑到顿悟;启迪深层思考——从初浅到深入;联系生活实际——从枯燥到生动;修炼教师魅力——从“教者”到‘智者”几个方面探索构建智慧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 智慧;生命成长;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16-0076-03

屈佳芬: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江阴市临港学校副校长,先后获得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阴市教书育人师德标兵、江阴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阴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阴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先后获得江阴市青年教师大比武一等奖、无锡市优秀课评比二等奖。主要参与校江苏省“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个人有2项无锡市教师专项课题结题。有20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与获奖。

追求智慧的课堂是教育的真谛,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传统的课堂过分偏向于教师的传授,因此从重知识的传授向启智慧的生成应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家督学成尚荣教授明确指出:“课堂教育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向‘智慧者。”因此,我们要创设多种手段与策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智慧、发展智慧、应用智慧、创造智慧,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生成的摇篮,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一、宽松学习氛围——从约束到和谐

日本学者佐藤学提出了“润泽的教室”理念。他指出:“润泽的教室”能使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是那么的柔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在教室里构建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心态是开放无拘的,教育是轻松愉悦的。在这样的境界下,教育就会真的让人智慧起来。要想实现“润泽的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真正营造宽松学习氛围,彻底改变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每一个细节,让教室变得生机勃勃; 要理解学生的异想天开甚至无理的想法和做法,努力倡导“思维无禁区”;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成败,发自内心地欣赏和赞美学生的一切努力;要宽容每个学生的幼稚甚至是胡思乱想,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平易近人的,和蔼可亲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开始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善于交流自己的见解,敢于释放自己的情感,勇于提出自己的困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心理自由和开放,和谐的课堂就此生成,智慧的思想在此流淌。

二、创设乐学情境——从好奇到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的极其重要的土壤。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由此可见,没有积极的情感投入,简单的知识都不能被学生习得,更不能说智慧的生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生的事物往往会具有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没有积极情感的支撑,马上便会消退。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乐学情境,愉悦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主动地把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课一开始,笔者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秋天到了,兔妈妈家的白菜成熟了,两只贪吃的小兔都争着要多吃点。兔妈妈说,我给你们每人一条16米长的绳子,你们各自用绳子去围菜园,围起来的那片菜园就归你们吃。两只兔子可高兴了,兔老大围了长5米,宽3米的长方形菜园。兔老二围了一个边长4米的正方形的菜园。此时,笔者提问学生:兔老大和兔老二,谁围的菜园比较大呢?大部分学生受周长的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一样大,一部分学生认为长方形菜园大,有个别学生认为正方形菜园大。笔者进一步追问:比菜园的大小是比面积还是比周长呢?学生被问得迷惑了,好奇心迅速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引导学生争辩——从迷惑到顿悟

马克思说过:智慧与智慧相碰,就会溅出无数的火花。智慧的课堂应当允许学生争辩,挑起学生的争辩。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学生在争辩中,思维不断走向深入,智慧也将随之迸发。如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让学生在复习了把一个桃平均分给4只猴和探索了把4个桃平均分给4只猴后,笔者有意改变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把书上的“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的教学情境改成了“把8个桃平均分给4只猴的情境”,目的是让学生在同一个情境链中深入理解1/4的概念,在具体的教学中,果真出现了让人惊喜的争辩环节。首先笔者说“猴子真是贪吃,吃了这些,还想吃,看,猴妈妈又端来了8个桃,再平均分给4只小猴吃,每只小猴可以得到这8个桃的几分之几呢?现在没有桃给我们分了,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画一画。”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笔者指名学生上台分桃并说说是怎么分的?每只小猴可得到这8个桃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说“2/8 ,因为有8个桃,每只小猴吃到了2个,所以是2/8”。笔者追问:“有不同意见吗?”班内居然大多都赞同,好像都觉得老师在故意考他们,因为上台操作的是优秀学生,笔者在巡视时发现后特意安排的。沉寂了一会儿,有一位学生怯生生举起了手,“应该是2/4,因为是平均分成4份。”笔者附和道“你认为是2/4,感觉有道理,谁同意2/4。”班内似乎有些骚动,刚才坚决的态度有些动摇,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应该是1/4”。笔者一阵窃喜,但继续抛开绣球:“又有新答案了,老师也被搞糊涂了,到底是几分之几呢?大家说说自己的理由,看谁讲得最有道理。”班内开始热闹起来,一学生大胆站起来说:“我觉得1/4有道理,因为是平均分给四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了一份。” 笔者故意挑拨“明明是8个桃呢,我觉得还是2/8正确,刚才××也认为是2/8,大家还都赞同的呢,你们说是不是?” “好像不对了!”“不,就是错了!”“是,错了错了”……班内顿时七嘴八舌。笔者看火候到了,顺水推舟道“那谁再来说说理由?”学生完整地讲述道:“这里讲的是分数,只要看平均分成的份数和取的份数,与总个数没有关系,所以是1/4。”这里的争辩与点拨,让学生从迷惑走向了顿悟。

四、启迪深层思考——从初浅到深入

智慧源于思考。歌德说过:所谓真正的智慧,就是曾经被人思考过千百次,但要使它们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定要经过我们自己的再三思维,直至它们在我个人经验中生根为止。可见深层次的思考是智慧生成的必要途径。如平均数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在教学时笔者通过以下三个环节,启迪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首先启发学生根据例题条形统计图探索一般求平均数的方法,学生通过粗浅的思考,很快就得出了“移多补少法和用总数除以份数”来求平均数。此时,笔者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看,王宇也套中7个,这王宇的7个与我们刚才求出的平均数7意思一样吗?”学生开始深入思考、比较,通过辨析交流,他们回答道“平均数7不是个人成绩,而是小组成员的整体套圈水平”,这正是平均数的一般意义,但笔者还没满足,再次抛出绣球:“那这平均数会比9大吗?会比6小吗?为什么?”学生的大脑进一步震荡,平均数的范围也终于在他们的讨论中清晰理解。仅仅是理解还不够,于是笔者趁热打铁,进入第三环节,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来剖析。由于前面理解透彻,解决实际问题可谓水到渠成,一句句完整而精彩的发言让课堂流淌着智慧,充满了活力。整个环节,对话逐步细致,思维逐渐深入,智慧也随之生成。

五、联系生活实际——从枯燥到生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可见,智慧的课堂应是回归生活的课堂。教师要善于将枯燥的数字、公式赋予生活的意义,让它变得生动而有活力。如教学笔算两位数乘法时,笔者出示了买鸡蛋的生活问题:“一个鸡蛋大约重43克,妈妈买了12个鸡蛋,约重多少克?”学生在解决这样一个实际问题时,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先算10个鸡蛋的重量,再算2个鸡蛋的重量,这正是笔算两位数乘法的算理所在。此时,笔者欣喜着,故作震惊:“同学们,你们真聪明,已经自己发明了笔算两位数乘法的方法!”学生一脸茫然,此时,笔者乘胜追击:“先算2个鸡蛋的重量,再算10个鸡蛋的重量,再把两个重量合起来就是笔算43×12的过程呀!你们愿意试着列出竖式吗?”学生经过进一步的思考,很快就发现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计算方法,而且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整堂课,既洋溢着生活的情趣,又充满了智慧的探险。

六、修炼教师魅力——从“教者”到“智者”

智慧的课堂呼唤智慧的教师。智慧的教师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他们懂得“有所为且有所不为”的道理,善于用心灵唤醒心灵,情感呼唤情感,智慧启迪智慧。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需要不断的积累和磨练,努力使自己“教者形象”转化为“智者形象”。首先,我们应该修炼自身的亲和力,让自己的语言富有幽默且有磁性,让自己的表情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让自己的一举一动能深深地打动学生;其次,教师要修炼自身的感染力。智慧的课堂需要我们用深厚的文化底蕴、饱满的教学激情来驾驭,让学生做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师生的生命感悟在课堂上尽情表达,智慧也在课堂上尽情流淌。再次,教师要修炼自己的生成力,课堂是变幻无常的,再好的预设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生成。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质疑、交流、表演,教师如何在第一时间内作出精彩的反应,这就是教师的智慧所在。让我们潜心修炼,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智慧型教师。

(编辑:刘金华)

猜你喜欢

生命成长智慧策略
关注生命成长 打造动态课堂
用班级文化打造有灵魂的班级团队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的运用
Passage Four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