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运会对广州城市发展的影响:基于城市居民的视角

2014-07-16宋明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盛事问卷广州

吕 立,宋明伟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642)

城市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发展在内外因交叠作用影响下,要善于抓住由外部条件创造的刺激而进行自我调整和修缮。广州亚运会的举办不仅助力广州城市形象的塑造,更成为广州城市发展的里程碑。作为城市生活的主要个体,城市居民对亚运会前期和中后期筹办的态度,能够客观地反映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优势面,更能直击赛事后续管理和运营薄弱环节及现状,敦促政府管理部门的角色转型,由“城市经营者”向“城市治理者”的转变,协调多方行动主体,调动广州城市运营多方资源,实现同步发展。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体育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作用感知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政府部门,更倾向于从任期政绩、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基础建设等角度评价体育盛事带来的影响[1];对于游客,则会从城市旅游吸引物、城市环境卫生、城市交通状况及指引等方面评价体育盛事的影响;对于学者,关注点多为体育盛事对城市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影响、城市影响力等方面带来的影响[2];对于城市当地居民,更关注的是体育盛事给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的影响,比如城市交通、城市卫生、市容建设、城市归属感、经济收入、生活习惯的变迁等等[3]。在已有研究中,大多都是从政府部门和游客的角度分析体育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作用[4],当地居民作为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对体育盛事的感知和态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对体育盛事与城市发展关系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学者的关注[5]。因此,为了弥补以上两方面的研究不足,本文将会以当地居民的视角,考察亚运会对广州城市发展的影响,明晰亚运会给广州当地居民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及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参考。

1 研究对象的选取

亚运会是典型的体育盛事,对举办城市影响重大,会受到举办地政府和居民的大量关注。以广州亚运会为例能较为真实地体现大型体育盛事的影响作用,对广州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广州市民的生活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广州亚运会举办至今已有三年,亚运会对广州城市发展的影响基本全部展现出来,市民对亚运会的影响也有了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看法。为了实现本文的研究目的,本研究将会选择广州市2010年亚运会为研究对象,分析广州当地居民对亚运会的观点和态度。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在定性分析部分,为了明晰广州市当地居民感知到的亚运会给广州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笔者进行了焦点小组访谈。访谈的对象主要是长期在广州工作和生活的当地居民,访谈的提纲是在深入阅读文献及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拟定的。在受访者的招募过程中,笔者使用主观抽样的方式,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广州市民。共有8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广州市居民组成了焦点小组,他们的性别比例为1:1,年龄从21到45岁不等,教育程度分布在初中到硕士研究生。焦点小组访谈主要包括三个问题,第一,您觉得亚运会对广州城市发展有什么影响?其中,哪些是积极的影响,哪些是消极的影响。第二,您认为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是否有利于城市的发展?第三,您是否支持广州继续申办大型的体育赛事?

在焦点访谈之后,笔者进行问卷调研对研究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检验。笔者在2013年9月到2013年10月在广州几个大型的商业广场进行了街头拦截式问卷调研,调研指针对当地居民进行。共发放了230份调研问卷,回收问卷193份,剔除21份无效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75%。在所有受访者中,从样本的性别特征上来看,男女比例比较均衡,其中男性占46.5%,女性占53.5%。从年龄特征上来看,年龄在2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总数的17.4%,26到40岁的占了63.3%,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拥有高中或以下学历的占总数的22.7%,拥有大专学历的占总数的42.4%,拥有本科学历的占总数的29.7%。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亚运会对广州城市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笔者在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后,不仅如实誊写访谈录音和访谈记录,而且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 8.0对所有材料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将资料转化为概念,笔者将各种意义单元的内容及性质通过开放性编码,共形成26个基础概念。其次,根据基础概念之间的关系,构建阶层性的关系框架,将26个基础概念进行分类聚拢,进一步发展10个概念类别,分别为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市容市貌美化、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市民素质、推进体育事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政府透明化、生活质量下降、政府财政负担过重。最后,考察10个概念类别之间的关系,发展成为核心类属,主要目的在于整合概念类别以及各类别分析过程中得到的信息,逐渐厘清广州市民对亚运会之于城市发展影响作用的具体感知。经过缜密判断,笔者在概念类别的基础上构建出2个核心类属,分别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表1 亚运会对广州城市发展影响类别

续表1

总的来说,如表1所示,对8个人的焦点访谈结果表明,亚运会对广州城市发展的影响有两大类,其中,积极的影响主要有8个,分别为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市容市貌美化、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市民素质、推进体育事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政府透明化,共20个小的类别;消极的影响主要有2个,分别是生活质量下降、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共有6个小的类别。

3.2 亚运会对推动广州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有显著影响

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问卷调研,以便于对焦点小组访谈的结果进行检验。问卷调研主要是依据定性研究的结果,让受访者对定性研究中亚运会对广州城市发展的10个影响进行评价。问卷采用了里克特七点量表,就26个亚运会对广州市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评价。笔者采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市民素质”“政府透明化”“生活质量下降”四个维度的指标打分较低,其中,对“政府透明化”和“生活质量下降”两个维度的打分平均值均低于4分。这表明,受访者认为亚运会的举办,并不能提高政府的透明程度,也并未带来生活质量的下降。而亚运会对“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市民素质”两个方面,影响虽有但并不明显。亚运会对广州市比较重要的影响分别是“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市容市貌美化”“推进体育事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以及“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其中,在“经济发展”维度上,受访者的打分超过了6分,表明亚运会十分有效的推动了广州市的经济发展,其他五个维度的打分也基本超过5分,表明亚运会在这些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表2 亚运会对广州城市发展影响描述性统计分析

4 结论

本文从当地居民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当地居民对体育盛事之于城市发展作用的看法。笔者采用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2010年广州市举办的亚运会为例,系统地分析了亚运会对广州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定性研究的焦点小组访谈结果表明,亚运会对广州城市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影响较消极影响更多。定量研究的实证结果表明,亚运会在推进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形象的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因此,政府相关部分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时候,在尽可能发挥体育盛事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避免消极影响的产生。本论文为体育盛事对城市发展影响作用的研究领域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丰富了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政府相关部门给予了有意义的建议。

[1]王艳芳.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的打造[D](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厦门大学,2009,5.

[2]韩会君,黄瑞敏.广州市民对亚运会后效应的心理认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6):1-5.

[3]任春香.后亚运时期广州城市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2):33-37.

[4]王进,陈华,欧阳静仁.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赛后利用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0,17(5):39-42.

[5]张洪潭.体育文化与城市发展清谈[J].体育与科学,2013(1):28-29.

猜你喜欢

盛事问卷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为港队加油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复刻《女武神》:一场值得记忆的音乐盛事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一球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