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性的潜力与困惑
——浅析21世纪台湾电影业的发展

2014-07-14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3期
关键词:海角电影业

卢 琳 (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 610000)

本土性的潜力与困惑
——浅析21世纪台湾电影业的发展

卢 琳 (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 610000)

电影不是可以靠艺术家一己之力而封闭创作的纯艺术,也不是单独靠政府扶植而能长久繁荣的事业。电影天然地具有产业属性,必须将其放入产业链条,遵照市场规律运行。通过对21世纪中具有代表的几部台湾电影进行研究,得出台湾电影业应在满足电影本体和商业的双重要求的前提下,植根本土,放眼全球,才可能有真正的繁荣。

21世纪;台湾电影业;本土性;产业化

2001年,台湾以特别关税区身份加入WTO,其电影市场因受到这一新的背景驱使,台产片和外来片陷入激烈竞争。在这一场方兴未艾的角逐中,外来片取得初步的完胜,相关数据显示,当年台产片只占所有票房总数的0.2%。对于当时的状况,导演侯孝贤这样评价道:“台湾电影现在基本上是残破的,其未来更是不可知的。”

一、从《海角七号》等片中发现本土性在台湾电影中的潜力

2008年,由魏德圣指导,创下5.3亿元新台币票房纪录的《海角七号》给一蹶不振的台片市场带来了新的兴奋点。本片没有好莱坞电影高超的电脑特技,没有观众热衷的英雄主义,有的只是真真的台湾味道——小米酒、台语、恒春等。它巧妙地展现清新的小岛爱情故事和台湾本土人物的趣味生活,并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片中导演用纯熟的电影语言,准确的将一个复杂多线性的叙事处理得很清晰,使整部影片呈现出条清缕陈的面貌和严谨有致的结构。这部影片的艺术之美除来源于它严谨紧密的结构之外,它更能打动台湾观众乃至所有观众的是一种独特的深深植根于台湾这片土地的情怀,一种乡土情结。

《海角七号》的凌空降临,让日渐式微的台湾电影业看到了希望,人们开始思考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这个小岛自己的电影出路。回顾过往,无论是侯孝贤的《悲情城市》,还是杨德昌的《牯岭街杀人事件》都有一个凝视海岛,但又超越海岛的更为广阔的视角和情怀。他们根植于本土意识的觉醒,向我们展示属于这片土地自己的喜怒哀乐,《海角七号》同样也表达这样一种情怀。但它们之间存在明显差别,侯孝贤、杨德昌的影片没有“迎合”观众的口味,我们称他们为作者电影,而后者是一部“迎合”台湾人的商业电影,且其他区的人如果不了解台湾文化或对这种文化没有兴趣,是很难感受到那种独特情怀的。可见,走商业路线、适应观众审美需要,对台湾电影的今天而言意义非凡。其实,这也就是要求台湾电影真正回到产业链条之中,在创作伊始,就要植入产业化的市场动机。

事实上,《海角七号》成功后,台湾电影业在2009年之后显示出复苏迹象。越来越多的新人新作,将台湾的电影观众又重新拉回到影院之中,本土电影在好莱坞大片的夹击之下,慢慢站稳脚跟,一点点夺回失去的市场。例如,2011年叶天伦拍摄的《鸡排英雄》就是又一个成功的范本,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突破一亿票房,是续《海角七号》《艋舺》之后岛内又一力作。本片充满着烟火气息,因为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一个叫八八八的台北夜市当中。整部电影用灯火通明和人声鼎沸将台湾的夜市生活和盘托出,轻松、幽默、恶搞,却透漏着内在的祥和。《鸡排英雄》是一部在充分自由和充分安全感的基础之上的轻松之作。这种轻松不是能够靠个人的努力就能够达到的,而是由不同的台湾本土成份达到的,如台湾歌仔戏木偶、台语、台湾特色小吃(鸡排、鱼丸等)、传统手工艺及台湾本土音乐《望春风》等。其中所反映的夜市文化,是台湾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又独特的组成成分,它象征着台湾草根阶级的文化,同时也是向台观光游客宣传的一个重要品牌之一,这种“在地精神”的表现,成功的拉近了电影与观众的距离。当然,这部戏也有一些处理显得稚嫩,如过于的简单和直白,故事的讲述方式也显得有些散漫,影片的部分环节显得有些多余。但不管怎么说,该片是成功,它拥有浓郁的本土气息,甚至它的某些戏剧夸张成分,也有助于建立与观众的共鸣。可见,本土意识和描绘情节的生活化是台湾电影成功的一个潜力要素。

二、 从两部不同影片的境遇分析本土性所带来的困扰

2011年出品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是最值得台湾电影人借鉴的影片,它在台湾本土的电影票房达到了4.1亿新台币,创下了台湾电影“四天破亿”的最快票房纪录。当然,它在内地上映也引发了很多关注,带来了一大批模仿“那些年”的导演和观众。这部影片的最大特点就是给观众展现了只属于台湾的元素“小清新”,选择了所有人内心最纯粹情愫和爱情里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心路历程,自然引发了最广泛的共鸣。《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为我们提供了一本独特的青春纪念册之外还准确地提供了一份真正发自内心地非常真实的纯真。这样的纯真一旦呈现在银幕之上,便引发了一种强烈的共鸣。年轻一代的观众已经成长起来,正在主宰电影市场。这是一代从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更自由、更自我,也更有个人独立的判断,当他们逐渐成长为社会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就必然要求有自己的发言空间。对电影来说也同样如此,过去是电影人拍什么,他们就得看什么,而现在是年轻一代要看什么,电影人就得拍什么。所以,大众喜好,乃是电影成功的一个重要走向。

同年,由《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筹办12年、耗资7亿新台币而全力打造的史诗战争大片《赛德克-巴莱》与观众见面。其上下两集共取得了约10亿新台币票房,并获得第48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和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也算是一个成功的实例。不过,该片也引起了业界的思考。有人认为,在台湾这样市场狭小的商业格局里想做大做强就必须走出去,拍摄那些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引起观众共鸣的商业片。不过,《赛德克-巴莱》这部绝对算得上大制作的影片,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它过分的强调“本土,原乡”这个概念。这一点虽然吸引了大量的台湾观众,但却很难真正做到在台湾之外去吸引对等投资额的影片商业成果。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当台湾电影再次尝到“本土意识”的甜头时,更需要格外牢记电影的产业属性,记起国际化的重要性。这就是说,台湾电影一定不能忘记对本土以外的市场的关注,不可封闭在自己的宇宙当中画地为牢。换言之,台湾电影人如果不超脱出台湾市场的局限的话,可能每年会有一两部时髦的卖座影片出现,但是这一两部电影并不能支撑一个巨大的电影产业,所以台湾电影人又必须超越“本土意识”的狭隘性,拓展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三、综述

以上浅析不难看出,每一个地方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独有的个性,而电影正是它们异质的独到反射。就像画家手中的笔,同样的笔,不同的人手持,画出来的作品就会不同。电影应该包含各式各样的类型,有作者风格的,也有偏于商业追求的,只有多元发展,电影工业才可以形成一个有自循环系统的有机生命体。台湾电影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表明,电影产业应在满足电影本体和商业的双重要求的前提下,植根本土,放眼全球,才可能有真正的繁荣。

参考文献:

[1]薛朝文.徐晓村.台湾电影研究综述.电影评介,2011.11.001.

[2]郭晓君.光影流转 见证衰荣-台湾电影产业的发展及现状分析.海峡科技与产业,2012 (1-2).

[3]黄钟军.“后海角时代”台湾电影本土坚持的可行.当代电影(博士论坛),2012:137.

[4]黄钟军 金天星.鸡排英雄:台湾在地精神与商业电影的合谋.电影文学(学术论坛),2011(19).

[5]侯孝贤,台湾电影的现在与未来,当代电影. 2008:(9).

卢琳(1990-),女,羌族,艺术类研究生,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研究方向:影视编导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海角电影业
A kind of honeybees can clone themselves perfectly 一种会完美克隆自己的蜜蜂
电影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去芜存菁
故 乡
鷓鴣天
The rise and fall of Hong Kong showbiz 香港娱乐业的兴衰起伏
美媒:中国电影面临“伊斯达时刻”
海角小诗(2首)
俄要加强扶持国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