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脉疏膏穴位贴敷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观察

2014-07-11张丽君赵海红赵江花胡宏英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心痛胸痹硝酸甘油

张丽君,赵海红,赵江花,胡宏英

(1.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 邯郸056001;2.邯郸市中医院,河北 邯郸056001)

胸痹心痛是由邪痹心络、气血不畅而致胸闷心痛,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要症状的心脏病,以中老年发病者居多,多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本课题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本病40 例,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住院和门诊治疗的患者80 例,男51 例,女29 例,年龄49 ~72 岁,平均61.8 岁,病程1 ~10 年,平均5.6 年,按辨证分型为心血瘀阻型和心肾阳虚型。将80 例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编号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各40 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病情程度、用药等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①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出、短气心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脉紧,苔薄白;②心胸疼痛较剧,如刺如绞,痛有定处,伴有胸闷,日久不愈,苔薄,舌暗红、紫暗或有瘀斑或舌下血脉青紫,脉弦涩或结代。

1.3 排除标准

经检查证实为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心脏疾病、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症候群、甲亢、颈椎病、胆心病、胃及食管反流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过敏性体质及依从性较差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即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111201)20 mg口服,每日2 次;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120018)0.1 g 口服,每日1 次;辛代他汀片(北京万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1202016)10 mg 口服,每日1 次,穴位贴敷空白胶布。若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可临时予以硝酸甘油(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120106)舌下含服,并详细记录疼痛发作的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

1.4.2 治疗组 西药常规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同时采用穴位贴敷心脉疏膏,治疗期间疼痛发作时做法同上。选穴:主穴:膻中、太渊、太溪。配穴:阳虚阴寒内盛者配肺俞、肝俞、内关宣闭通阳,瘀血停留、经络受阻者配心俞、厥阴俞、膈俞以通脉活血、疏经止痛。操作方法:每次选6 个穴位,每天贴4 ~6 h,连续30 天为一疗程。贴敷药物:瓜蒌20g,薤白、乳香各15g,白芷、川芎、附子各10g,冰片2g。将药物按比例混合,研末后用生姜汁调成膏状,制成直径1 cm 大小的药丸或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的不同而调整药丸的大小用量,用胶布固定在穴位上。

1.5 观察项目

观察心绞痛日发作次数、治疗前后静息心电图变化、硝酸甘油用量变化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变化等。安全性观测:主要是血常规、大便常规、尿常规检查以及肝、肾功能检查。同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测,如过敏反应、其他不适症状等。

1.6 疗效标准

中医证候疗效参照文献[1]评定。心绞痛显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或达到大致正常;有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减轻或达到有效标准,心电图改善达到有效标准;无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无改善,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加重:心绞痛主要症状与心电图较实验前加重[2]。

1.7 心电图疗效标准

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有效:S-T 段降低,治疗后回升0.05 mV 以上,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 波改变变浅(达25%以上者),或T 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无效: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加重:S-T 段较治疗前降低0.05 mV 以上,在主要导联倒置T 波加深(达25%以上者),或直立T 波变平坦,平坦T 波变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3]。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85%,与对照组72.5%比较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绞痛改善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72. 5%,与对照组57.5%比较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硝酸甘油用量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P <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硝酸甘油用量比较 (±s,mg)

表3 两组患者硝酸甘油用量比较 (±s,mg)

注:与治疗前比较,1)P <0.05,2)P <0.01;与对照组比较,3)P <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0 1.96 ±0.21 0.87 ±0.092)3)对照组 40 1.83 ±0.76 0.93 ±0.461)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

组内各项目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 <0.01),组间比较在HDL-C、LDL-C 变化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或P <0.01)。见表4。

表4 两组血脂比较 (±s,mmol/L)

表4 两组血脂比较 (±s,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1)P <0.01;与对照组比较,2)P <0.05,3)P <0.01。

TC TG HDL-C LDL-C治疗组 治疗前组别 时段 n 40 6.32 ±0.62 2.71 ±0.64 1.35 ±0.51 4.09 ±0.55治疗后 40 4.65 ±0.811) 1.81 ±0.581) 1.57 ±0.191)2) 2.76 ±0.791)3)对照组 治疗前 40 5.82 ±0.79 2.82 ±0.85 0.91 ±0.38 3.92 ±0.66治疗后 40 4.61 ±0.731) 1.77 ±0.541) 1.23 ±0.611) 2.69 ±0.511)

2.5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血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无影响,有2 例出现轻度皮肤瘙痒,但无皮疹及皮损,可坚持用药,停药后皮肤瘙痒消失。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等范畴[4],中医胸痹心痛认为是本虚标实之证,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心痛多突然发生,忽作忽止,迁延反复,日久之后,正气益虚。明朝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提出:“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的衰损将诱导胸痹心痛的发生,从补肾着手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5]。《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肾经的原穴太溪,肺经的原穴太渊,太渊也是八会穴之一脉会。膻中为气之会穴,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心脉疏膏的配伍及组方是以胸痹心痛的病机心肾阳虚、痰瘀内阻为指导原则,瓜蒌涤痰畅气、开胸散结,薤白通阳化浊、利气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瓜蒌薤白复方及单味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红细胞压积和高、低切血液粘度的作用,均能明显增加正常小鼠对常压缺氧的耐受力,能不同程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白芷散风除湿、通血止痛。现代药理表明,白芷具有舒张冠状动脉血管、加快血液流动、改变血液性质、止痛的作用[6]。乳香活血止痛,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附子强心镇痛,冰片芳香通窍,作为促渗剂增强外用药的渗透作用,提高血药浓度[7]。心脉疏膏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脉疏膏穴位贴敷疗效肯定、安全无副作用,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易于推广,免除了针药痛苦,特别响应了多途径给药在医学领域中的研究。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干预,实施包括干预血压、血脂、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等方面的综合治疗,仍是基本措施[8]。从临床上来看,胸痹心痛患者由于患病时间较长,即使不断治疗,亦往往邪气不能尽除,正气早已受累,故不宜单一施法,而当多法并施,方能提高疗效,心脉疏膏穴位贴敷不失为一种疗效确切而安全的方法。

[1] 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1-5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68-73

[3]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内科杂志,1981,20(4):254

[4] 张军民.浅析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150-151

[5] 于智敏.走出亚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30

[6] 王春梅,李贺,崔新颖.白芷香豆素的镇痛作用和身体依赖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11(29):2095

[7] 何柱生.皮肤的渗透性和内病外治初探[J].中医药学报,2004,32(4):50

[8] 常富业,袁英,李长新,等.益心舒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110 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9):1014

猜你喜欢

心痛胸痹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浅析真心痛与别络痛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相应中医学“心痛”病名之探讨*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心痛的感觉
胸痹便秘患者的中医辨证施膳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