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亟须化解农村两大“末梢”难题

2014-07-01朱振亚汪阳春

当代经济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末梢新农村建设难题

朱振亚++汪阳春

摘 要 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两大“末梢”难题,亟须化解。一是有形的农村“毛细血管”运行不畅通;二是无形的“末梢神经”农村延展不够深。农村“毛细血管”运行不畅通主要指乡村公路、管网线、强弱电等公共设施在农村延伸不够;“末梢神经”农村延展不够深主要指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触角在农村伸展不透,如工商管理、质检药监、治安联防、教育教学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农村管理不到位。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末梢”难题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4)06-0037-04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郑重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战略任务,完成这个战略任务,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0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很多地方的农村交通条件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业发展提速了。但是,比对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目标,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些许成绩微不足道,未来仍然任重道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在笔者看来,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两大“末梢”难题:一是有形的农村“毛细血管”运行不畅通;二是无形的“末梢神经”农村延展不够深。这两大难题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比较突出,需要重视,亟待化解。

一、末梢难题之一——农村“毛细血管”运行不畅通

农村“毛细血管”运行不畅通,是指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的乡村公路、管网线、强弱电等公共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仍存在运行不够通畅的问题。

造成农村“毛细血管”运行不畅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历史原因是:几十年来,在城乡二元体制约束下,国家资源配置状况整体上是:城市“只进不出”,农村“只出不进”,[1]在这种体制背景下,城乡间资源配置也极度不均衡——城市吃得过饱,农村喂得太少。农村好比处于资源配置“血管”的末端,长期远离“心脏”,“毛细血管”先天发育不全,后天运行不通畅,且供血不足,导致农村这个末端肌体出现“营养不良”甚至“带病”运行现象。现实原因主要是: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设经验缺乏,整体规划不足,资金投入不力,村民意愿较少顾及,事后管理也少人插足等。历史欠账加上现实困境,使得农村乡村公路、管网线、强弱电等公共设施“毛细血管”运行不畅通,从而对当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及农民致富产生负面影响。农村“毛细血管”运行不畅通具体表现在:

1. 乡村公路运行不畅通

公路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对于改善农民出行条件,促进城乡交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以来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在全国掀起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高潮。短短几年时间,绝大部分省市乡村公路基本告别了“晴通雨阻”的泥巴路,取而代之的是政府投资修建的水泥路。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达356.40万公里。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97%,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99.38%;其中,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7.18%,通硬化路面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84.04%。[2]

但“村村”公路的运行仍然不够畅通,问题主要有:①断头路太多。乡村公路建设没有通达每一自然村,没有覆盖全部村落,存在很多断头路。断头路的存在,影响了农民的正常出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②交界路少硬化。在不同行政村接壤的交界地段,存在路面无人硬化的现象,这是典型的投资扯皮造成的,原因是交界路段硬化的责权不明,说明乡村公路修建统筹力度还不够。③硬化路路面偏窄。目前,我国乡村水泥路路面普遍较窄,一般在3.5~4米之间,以3.5米居多。这样的路面宽度,很难让两辆较大型机动车交会通过,容易滋生交通事故。④路牙多悬空。不少乡村水泥路两侧的路牙悬空,即水泥路面与旁边的路基没有充分填平夯实,道路易损,也给机动车行驶带来安全隐患。⑤路面毁损严重。乡村水泥路部分路段毁损严重,养护跟不上,影响通行。

2. 乡村管网运行不畅通

乡村管网主要包括自来水管网、液化气或天然气管网等基础生活设施。考虑实际情况,本文仅以自来水管网建设为例。“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而水是生命之源,农民只有饮上了干净、卫生的水,告别水贫困,生活宽裕的目标才有可能达成。

近年来,农民生活用水条件不断改善。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农村饮水安全人口已达7.0亿人①,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63%。[3]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的供水保障水平仍然较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与城市自来水早已普及的现状相比,不少省市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自来水管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农村水网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自来水普及率地区差异大。2011年,东部省份山东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91.8%,而据徐向峰(2012)的调查研究表明,同年西部省份四川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仅有27%,可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区域差距较大。[4]②农村水网设施落后且老损严重。除了材质低劣和管道负压造成的经常性的管道破裂外,农村自来水管道缺少进排气阀、溢水管不排水、水源供水不足、供水主管道输水不畅等问题也普遍存在。③农村自来水处理工艺落后,水质无保障。有媒体调查称我国内地自来水合格率仅50%,全国县以上4 000多家自来水厂中,98%仍使用传统水处理工艺,而传统工艺是无法处理被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污染的水源。[5]县级以上水厂情况尚且如此,农村水厂自来水处理工艺落后的状况可想而知。

3. 乡村强弱电运行不畅通

与城镇相比,农村强弱电②设施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弱电方面,问题较多。endprint

就强电而言,虽然我国很多地方农村的通电率都达到了100%,总体通电率已超过95%,但农村电网运行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①电源支撑点少,供电可靠性低。我国大部分县域内没有220KV 变电站,一般都是35KV 输变电呈现辐射状供电的串带方式,但 35KV变电站双回进线没有同期并列运行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农村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无法保证。②电网超载现象严重。中压电网线路存在供电半径长、线路线径偏小、线路联络情况不满足N-1校验、部分线路设备闲置、负荷不能转供等情况,低压电网存在单台配变供电范围过大、配网网架不合理、低压线路年久失修等情况。农村电网超负荷运转甚至停电现象比较突出,影响了农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就弱电来说,虽然固定电话在我国农村的普及率较高③,移动基站信号在农村也有很高的覆盖率④,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也进展顺利,但在有线电视信号入户和宽带接入方面,农村还非常落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有线电视没有实现村村通。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不高,不少地方的有线电视网络还没进村。②数字化电视入户率偏低。据统计,我国使用有限数字化电视的用户仅占全国 30%的覆盖率,其中发达城市中用户居多,农村很少。未来,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还亟待加强。③有线电视网络信号质量差,运行不稳定性。我国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常为3 级或 4 级传输,多次的光—电、电—光转换使光链路的技术指标大量丢失,致使系统指标偏低。此外,网络使用的器材的质量较差,加上设备老化等原因,导致农村有线电视故障率较高。④宽带农村入户率不尽如人意。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7月,全国共有1.83亿个固定宽带接入户,其中农村4 576.6万户,仅占总数的25%,可见,农村宽带入户率还不高,距离国务院提出的“宽带中国”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二、末梢难题之二——“末梢神经”农村延展不够深

“末梢神经”农村延展不够深,是指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触角在农村延伸不足,诸如工商管理、质检药监、治安联防、教育教学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农村的管理不到位。长期以来,农村处于政府行政管理“神经”的末端,长期远离“大脑”中枢,“末梢神经”在农村先天发育不足,后天监管感应不力,致使农村这个末端肌体出现“麻木”甚至“瘫痪”运行现象。管理服务“末梢神经”在农村延展不够深,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进程,也影响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早日达成。具体表现在:

1. 工商管理触角延伸不够深

农村工商所是工商行政管理分局派出的主管市场经济秩序的机构。目前,农村工商所网点较少,服务范围广,管理触角延伸不够深,农村工商管理部门还没能很好地担负起维护农村市场经济秩序的职能,没能在亲民、利民、便民和企业发展过程中提供优良的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在农村很多地方,仍然存在工商部门乱收费或变相乱收费问题;也存在执法人员“以罚代法”、态度生硬、办事拖拉等现象。②缺少对农民消费维权方面的宣传教育。农村消费者消费认识比较落后,不少消费者消费目的还停留在满足温饱和生产需要上,对商品质量不作苛求,很少计较产品质量,不知索要票据。农民维权意识淡薄跟工商管理部门宣传教育不力有很大关系。③维护农民消费者权益往往力不从心。农村地广人多、消费市场点多面广,基层消费者保护组织由于受人力、交通、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对消费维权往往力不从心,很难及时处理消费投诉并实施有力的市场监管。④对农村市场监管不力。由于监管不力,农村市场还存在不少个体户无照经营、营业执照管理不到位、户外墙体广告宣传混乱等现象。

2. 食品药监与质检管理触角延伸不够深

食品药监与质检管理部门在农村的管理触角延伸很不够,对农村市场监管不力或鞭长莫及,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近年,国家多部委联合开展商品专项整治均以农村市场为重点,说明了农村市场问题多多,主要有:①农村药品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已有研究表明,农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在案件发生率、药品购进管理、硬件设施、进货渠道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还有,不少江湖骗子利用农民的纯朴善良在农村兜售所谓的“神丹妙药”也坑害了不少人;此外,农村杂货店无证经营药品问题也很突出。②农村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如农村红白喜事集体聚餐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农村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农村小餐饮和农家乐的食物中毒事件等,常有发生。③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农村存在大量制售假冒伪劣家电、食品、日化用品、与农资密切相关的“黑作坊”、“黑窝点”,它们打着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扰乱市场秩序,严重侵害了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④农村食品药品及质量监管资源严重不足。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严重不到位,使食品药品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地市县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人员编制应按十万分之四的人口比例进行配置,但目前全国各地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人员编制远达不到要求,甚至部分地市县的人员配置只有十万分之一;绝大多数乡镇级政府也没有设立相应的食品药品监管及质量监管机构;除数量不足外,食品药监及质检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也有待提高。

3. 社会治安管理触角延伸不够深

农村稳,天下安,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关系到农村的和谐稳定和农村的繁荣发展。撤乡并镇后,警点收缩,农村社会治安管理触角不但没有延伸,反而有所回缩。社会治安管理触角延伸不够,使农村社会治安呈现出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有:①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比较复杂。如暴力犯罪突出,侵财违法行为多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农村宗族势力和黑恶势力横行,封建迷信活动泛滥,一些邪教等非法组织活动仍然存在,消防及交通安全隐患较多,赌博、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滋生蔓延等。②警力严重不足,公安派出所力量单薄。农村警力配备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不少农村警力编制与警力配备占人口万分之十三的目标相距甚远,警员整体专业素养还需提高。③村级治保组织形同虚设。有些村子名义上有治保组织,但由于工资待遇低、考核奖惩没有落实,治保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加之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受宗族、乡情等因素影响,他们在工作中不敢管,也不会管,对一些民事纠纷不能组织调解,对各类治安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发挥不了治调委的真正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末梢新农村建设难题
泰兴市打通末梢堵点 提升治理精度
借调难题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