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阶段开设国际课程的现实意义

2014-06-30刘宁贾燕

教育界·下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国际高中课程

刘宁 贾燕

【摘 要】文章首先针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展开了分析,而后进一步就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 国际 课程

当前全球化背景之下,诸多领域都呈现出了显著的全球化特征,教育的全球化一样势在必行。

一、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对于我国的整个教育体制都有所震动,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将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作为将来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毋庸置疑,在当前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总体环境之下,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想也必然会面对同样的开放态度,才能获取到不断前进的生命力。

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而言,国际化最为显著的一个阶段当属高中阶段。如果说高校教育的国际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毕业生走上岗位之后的生存能力培养,那么高中阶段教育的国际化,对于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更为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方式和形式,以及更加深入的实现文化的全球融合并且推动教育的深入发展都必然会有着极大的帮助。

从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规律看,在当前文化融合的新时代中,教育事业必须要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积极吸收更为广泛的思想才能切实实现我国教育事业自身的前进和繁荣。这个开放的态度不单纯是高校的职责,更加应当是基础教育的职责,必须明确这个开放的态度应当是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整体作为目标的,而不单纯是服务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个群体的学生,也不是单纯是加重教育体系中外语课程的比重,而是需要通过文化的融合来实现打造我国教育事业前进推动力量的目标。

从学生本身的发展角度看,只有以一种更为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积极吸收中外文化,才能够实现自身素质的有效提升,而这个目标也只有通过教育本身的国际化才能实现。对于高中阶段教育的国际化而言,其意义并不在于为学生打造一个综合性背景,提供更为宽泛的知识帮助其申请国外大学的就读机会,而应当重点关注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基于中西方差异化文化之上的认识方式和思维方法。这不仅仅需要学生能够认可和传承我国国学文化,更需要能够以开放的心态接受西方以竞争作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并且汲取其积极精神。

二、高中阶段国际课程的开设注意事项分析

我国沿海地区以及一线大城市中,高中阶段的教学环境下国际课程以及专门的国际班纷纷涌现,而在内陆地区,此种课程的开设相对较为少见,仍然以集中性试点作为主要形式。综合河北省当前的教学工作展开状况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河北省的这种发展阶段,决定了其在开设高中阶段国际课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作为最终的服务对象

开展国际课程,或者是单纯的在高中教学阶段将教学活动的内容增加国际化的成分,都只是教育体系国际化的表象,最为重要的主旨目标仍然需要归根到对学生的服务方面。我国的教学大纲一度将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接班人作为主要的目标,在改革开放之后经过不断反思,教学大纲逐步将教育的目标方向转移到服务学生的方面,以切实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作为主要目标,而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互统一协调,形成持续发展的态度。对于教育国际化而言,无论采用何种手段,都应当以服务学生作为主旨,以切实提升学生的眼界和素质作为衡量准绳。必须注意将教育国际化视为服务教育体系的态度和做法,不能将对于西方文化和英语的引入当做是对于我国教育的建设。我国教育建设是否成功以及应当如何建设的问题,只能通过是否对学生的发展有利来衡量,即便是加强英语的教学地位确实能够起到推动教育发展的作用,也只能通过学生需求的满足来体现和衡量。

2.坚持社会主义教育不放松

教育的国际化,是我国教育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自身进行再建设的过程,在高中阶段而言,就是通过开设必要的国际课程来实现。这种教学形式本身是一种积极开放的态度,来将更多的国际化的思想引入到中国的教学环境中来,帮助学生了解和融合到国际化环境中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思想和操作上的偏颇。应当注重不要将国际化课程本身视为高中教学课程的一种固定形式,而应当关注引入的内容是否符合我国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必须杜绝出现可能存在的崇洋思想。而从学生角度看,国际课程的开设,必然为学生打开了一条更为直接的通向国外高等学府的路,这对于学生更为理智地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方式必然大有帮助,但是同时也必须明确国外的高等教育只是高等教育的另一种形式,与我国高等教育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对于此类问题的防范,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和教育,必须明确我国的教育,即便是开放的、具备国际化思想的教育,也仍然是并且只能是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

三、结论

当前全球化的趋势,决定了各国教育均会受到冲击,因此只有以开放的态度展开发展,积极汲取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才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正确态度。

【参考文献】

[1]徐辉.国际学校和国际学校课程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际高中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的国际金融法制改革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