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路上有你
——我和《小喇叭》的故事

2014-06-30

传记文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王光美小喇叭残疾

张 婷

一路上有你

——我和《小喇叭》的故事

张 婷

本文作者张婷

我是这样的不幸,一周岁,正是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一场高烧,使我瘫痪在床,当时连自己翻身这么简单的动作都不能独立完成,从此便开始了与残酷的命运做无休止的抗争……

我又是这样的幸运,因为我毕竟活了下来,在成长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好心人给予我很多关怀和真诚的帮助,使我在感受父母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世间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和温暖。在我成长的经历中,广播电台的节目伴随我至今,我在童年时就与广播结下不解之缘,那时候我每天都要听《小喇叭》节目,听了首播还要听重播,像是干枯的土地适逢春雨,从一次一次的节目里吸吮着营养,在出麻疹时,两眼都睁不开了,还是要坚持听,渐渐地有了想给“小叮当”写信的愿望,渴望 “小叮当”在广播里叫我的名字。于是在妈妈的指导下,一笔一划地给《小喇叭》写信,不会写的字就写汉语拼音,就是这样的一封汉字中夹带着汉语拼音充满着稚气的信,通过邮局信使传递到了时任《小喇叭》编辑部的编辑林阿绵叔叔手中,从此结成的忘年交友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一直延续至今,真的是弥足珍贵。在《小喇叭》星期天的信箱节目里,“小叮当”真的叫了我的名字并读了我写的信,林叔叔认真地给我写了回信并寄来一些印有歌曲的小画片,我真的是高兴极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便是不断地写信,林叔叔对我写的每一封来信都是认真地回复,解答我提出的种种问题,而且还经常来我家看望我,给我讲英雄的故事,关心指导我怎样走上生活的道路,最难忘的是林叔叔还背着我参加了少儿广播举行的中外儿童联欢会,和许多小朋友一起欢度“六一”儿童节,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大社会,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温暖、阳光和生活的勇气,美好的童年给我以后的成长道路奠定了良好的人生基础,电台的叔叔阿姨们编播的少儿节目对我的启蒙教育伴随着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使我受益终生。经过多种方法治疗锻炼,我终于能够拄着双拐走路了,可以走进校园读书了,一副终生难以摆脱的拐杖伴随我读完小学、初中及高中课程。遗憾的是我的幸福童年太短暂了,“文革”开始后,深受儿童喜爱而熟悉的《小喇叭》也停止了播音。但是《小喇叭》节目中讲述的那些生动有趣的又富含教育意义的节目依然鼓舞着我,我的忘年交的“大朋友”林叔叔对我真诚的关怀一直温暖着我的心。在那个是非颠倒、黑白不分的混乱年代里,我没有被残酷的现实所吓倒,每每想起我与《小喇叭》节目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我的心都是热的。我常常回忆在《小喇叭》里听到的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小白兔和萝卜》的故事:“一天小白兔向兔妈妈要萝卜吃,兔妈妈没有给小白兔萝卜,而是给了小白兔一包萝卜籽,并对小白兔说你要吃萝卜,如果我给你萝卜,你吃完了就没有了,我给你萝卜籽是要教你种萝卜,等萝卜长出来再种,不断地种萝卜收获萝卜,再种再收获,你就会永远有萝卜吃。”这个故事给予我很深刻的启迪,也正是这个启迪激励着我与命运抗争,战胜病残之躯所带来的种种艰难,走上了自强不息、自食其力、对社会也有所贡献的人生之路。

“文革”后,《小喇叭》终于在1978年11月6日恢复播出了,那一天就像当年孩童时的我,带着未泯的童心认真收听了复播的第一次节目,听完之后我感慨万千写了一篇日记,之后许久都坐在收音机旁,陷入了深情的回忆中,也静静地思考着我的未来,那一年的我还没有工作,正处于待业的低潮中,在待业期间,为了治腿动了两次手术,意想不到的是第二次手术失败了,拆掉夹板后我拄着双拐都无法行走了,所受的打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当时的感觉就好比以前是健全人,手术后变成了残疾人了那种感觉。面临着瘫痪在床的险境,父母为我流泪,很多人都认为拄拐都走不了那肯定要瘫痪了,原本残疾的双腿加上手术的失败,真可谓逆境中的逆境,我在思考着我的生命存在是否还能有价值。当时的我没有眼泪,想想《小喇叭》等节目中的英雄的故事,于是我的心平静下来,在家边咬牙锻炼边学习电大课程,由于手术部位的反应很强烈,筋骨的不适及痛感,特别是在坐着学习的时候,手术部位很难受,总想放下手中的笔,揉一揉腿,站着时难受的感觉会轻些,也因此只得站着看电视学习电大课程,以邱少云的那种忍耐性、坚韧性激励自己。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就要不屈服于命运, 如果悲观失望放弃努力就是无路可走,没有前途可言,只有乐观努力拼搏,无论多么艰难,只要拼命奋斗,以顽强的毅力顶住生活激流中袭来的一切,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在苦与乐的交织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我深深地感到残疾人做每一件事情,要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比健全人付出更多的心血、更大的代价。终于我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苦苦的锻炼又能拄着双拐走路了。在厄运中也有幸运的机遇,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勤奋的学习使我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之初的招聘中顺利地通过了英语笔试口试,被录用了。报到的当天被分配到基金会正在创办的中国康华实业有限公司做英文函电工作,总算是渡过了逆境中的逆境。坎坷的经历使我深深地感悟到,人可以残疾,但不可以没有精神,不能没有追求,经历了以前那么多的磨难,面对以后的人生磨难需要更大的勇气,如果畏缩不前就是死路一条,人活着就得有股精神,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浓度,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延续,而在于生命的闪光,我们每个人最后的归宿都是死亡,在活着的时候就要努力使自己的生命存在得更有价值,在人有限的几十年的生命里密度大些、滋味浓些、色彩重些。

刚开始工作正值单位创业阶段,条件艰苦,我的办公室是在一所四合院耳房里面的套间,四面墙壁,没有窗户,没有空气流通,到了夏天室内下水道冒出难忍的怪味,使我时常有喘不过气之感,一到下午就头晕。在创业阶段,这项工作量大且繁琐,由于当时通讯线路及设备受限制,整个系统只有一台英文电传机,我一个人承担了整个系统几个单位各个部门的英文电传工作。由于当时各个部门办公地点分散,我只能打电话通知收电人英文电传上的内容,发电传也是需要我接到电话后,把要发的内容记录下来翻译成英文后再发出去,在办公室没有电话的日子里,我都要一天数次去传达室打电话,下班后还有一些国外来的英文电传,我都是不回家及时处理,常常加班到晚上八九点。尽管工作条件差、艰苦,工作量大、繁琐,我之所以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完成超负荷的工作量,每前进一步都凝聚着儿时听的《小喇叭》节目及编辑们的心血。特别是我的忘年交“大朋友”林叔叔给予我鼓励和帮助,培养指导我,支撑着我这样一步一步地攀登着,我在工作中遇到许多挫折及人际关系等等诸多问题,我时常给林叔叔写信,林叔叔虽然已经调离了电台少儿部,但仍然像当年一样对我的每一封来信都认真回信,直到我们都有了电话后就经常通电话交谈。

本文作者(左)与王光美

由于认真、准确无误地完成了超负荷的工作量,我多次得到表彰:1986年被评为中国康华实业有限公司系统先进工作者;1987年被评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系统先进工作者;同年随中国残疾人代表团出访香港;同年作为北京市的先进代表在中南海出席了全国先进残疾妇女代表大会(这次的全国先进残疾代表共15名,我是其中之一),受到了康克清、王震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特别荣幸的是1987年的“三八妇女节”在人民大会堂我和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同桌,在王光美身边三个小时的感受使我一生受益,真的是与在电视上看到她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受到委屈不被人理解时,我就看看我与王光美的合影照片,顿时心情就会平静许多,比起王光美所遭遇到的那么大的冤屈,我的冤屈是很微小的,尽管有些不公正的事的阴影会永远笼罩我的心,但同时有众多关心我的人、特别是在儿时听的电台《小喇叭》节目及我的忘年交“大朋友”林叔叔的关怀也会永远温暖我的心,像白天黑夜一样并存,我享受过白天,我也能承受黑夜。1988年9月30日我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志愿书上我这样写道:“我的双腿虽然残疾了,但我的双手、我的大脑没有残疾,我要在各种环境中不断地磨练自己, 像松树那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成长,顽强地工作生活,不被任何困难所吓倒,克服身体残疾所带来的障碍和困难,以顽强的毅力顶住生活激流中袭来的一切。”这些年来我正是这样践行着……

1989年康华公司解散了,我又到了中国残联国际部继续做英文函电工作。1991年我荣获了北京电台优秀作品奖;1992年我通过了笔试、听力、口试获得了北京市首届英语中级水平证书;1993年我被批准公派出国学习。在出国的前一天,林叔叔来我家为我送行,给予我极大的勇气,这一次是我一个人上飞机,不像上次随团出访有同行人帮助我,当然即便是一个人上飞机也会有工作人员帮助,但有林叔叔给我鼓劲,使我更加信心倍增。在国外学习期间,有一次活动是参观一所小学校,我不禁又一次想起我的幸福童年……1994年我参加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受到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97年我翻译的电视系列剧《超人》中的第51集、第52集及1999年我翻译的电影剧本《丢失的信》都在CCTV-8频道播出了。在央视播出时,林叔叔都是在认真看完之后,给我打电话祝贺我的译著成功……我每每想到这些总禁不住热泪盈眶,对我这样的身体来说,每成长一步真的都是历尽艰辛,其实人生是不怕缺陷的,怕的是丧失了生活的勇气,怕的是不经奋斗就自甘失败的懦弱,小草弱不禁风尚能生存,既便是昙花一现,也要努力给世界留下一份美丽,何况上帝已给了我们无限的智慧。有人这样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她的芬芳。”是啊,我要把我的缺陷、把经历过的苦难看做是上帝对我的青睐、对我的雕琢,抱着感恩的态度生活,就会感谢生命馈赠给我的病残之躯,使我有机会更深层次地感悟人生。我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一无所有、一无所知,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感受世态炎凉的同时也感受了无限的阳光般的温暖。歌德有句名言: “爱是真正使人复苏的动力。”是的,正是这种充满阳光的爱,催我奋进。在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会带着这诸多的爱、带着知识离去,也算是没有枉来一世。

1990年1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台50周年之际,我收到了中央电台社教部编辑王淑娟的来信,邀请我参加《小喇叭》节目组的座谈联欢会,并派车接我到电台,在那里见到了我所喜爱的明星鞠萍、蔡国庆……都是听《小喇叭》节目长大的,置身于会场,仿佛又回到了我童年时参加的那次中外儿童联欢会, 我感慨万千。风风雨雨几十载,我与《小喇叭》共同成长,遭遇过挫折的磨难,也经历了耕耘的收获,是多么的不易呀,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小喇叭》节目及编辑们的启迪,离不开我的忘年交“大朋友”林叔叔半个世纪的关怀,离不开父母、亲朋好友及社会上诸多的温暖,有你同行,哪怕人生路上几多风雨!我衷心祝愿《小喇叭》继续在一代代人心中燃起不灭的火花!

责任编辑/胡仰曦

猜你喜欢

王光美小喇叭残疾
我是小保姆
牵牛花,小喇叭
江青与王光美亲密姐妹为何决裂
吆喝
王光美决不与“林彪”握手
红卫兵设计扣留王光美
残疾预防 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