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实与困扰:假冒商品屡禁不止的5个为什么

2014-06-28影子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4年4期
关键词:造假者知名品牌市场经济

影子

假冒桶装水的销售和生产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但和其他假冒伪劣产品一样,也是屡禁不止。其中原因,简单却又复杂。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1.为什么有法可依却又执法不严?

一年前,本刊曾连续报道过北京市场上的假冒桶装水问题,曾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然而,时至今日,市场依然,突出的难点是:执法难。是无法可依吗?

目前,我国打假治劣可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刑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等。

当然,在打假治劣问题上,尽管可供依据的法律门类较为齐全,但仍有许多不甚完善之处,还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打假治劣的法律法规体系。

另外,有资料显示,目前查处的假冒伪劣罚款额度只占查处案值5%的平均比例,加之有的地方以罚代刑,造假者并未大伤元气,罚款后愈加猖狂。

2.为何很多消费者知假买假?

造假者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真的能全怪造假者吗?扪心自问,你是否也曾纵容过造假者呢?其实,很多时候,正是消费者知假买假的行为,造成了对假冒商品的宽容,才导致越来越多的造假者出现。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多次碰到这样的情况:当告知消费者他用的是假冒品牌水的时候,当事者一脸不以为然的样子和表情,甚至认为记者是“没事儿找事儿”!此种情景真让人无语。

3.为何知名品牌打假不积极?

对于国内的一些品牌企业来说,假冒桶装水现象一直存在,大家心知肚明;但是,这些正规企业也有自己的苦衷和无奈。

在仿冒遍地的国内市场上,其他类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屡遭“盗版”,桶装水企业又能如何作为呢?

4.为何造假者能够顽强生存?

造假者为什么要造假、敢造假?究其根源,无外乎有三点:第一,行业门槛低,收益高;第二,判罚的风险机率很低;第三,生存的需要。

很多桶装水厂,实际上就是家庭作坊,三个储水池,一根胶皮管,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市场上天天需要的产品,以每桶三、四元的价格批发给水站,而水站又以十几、二十元的价格卖给挤满白领的写字楼。

在北京的城市边缘,有许多这样的那样的作坊式加工厂,经营着产业链上最低端的产品,特别是食品和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客观地讲,这些大都市的边缘人群,也是在为生存而挣扎,这样一群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没有学历、没有背景,没有社会关系,只能在低端市场上寻求出路。

当然,如果要探讨底层百姓的生存现状与小作坊存在理由,这将是一个更加沉重的话题。当假水制造者被执法部门查处的时候,那些工人无奈、委屈、怨恨的眼神,令人难忘。

你懂的。

5.为何打假艰难却仍要坚持不懈?

市场经济繁荣了经济,却也产生了相应的副产品。正如腐败的客观存在一样,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也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市场经济强化了“利润最大化思维”,驱动着人们无休止地追逐经济利益。

因此,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市场经济追求利润,在保护正当竞争与合法经营的同时,防止和打击伴生着的商业投机和犯罪,也就不会停止。

因此,如前所述,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也必然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全方位联动,而这将是一个长期和艰难的过程。

猜你喜欢

造假者知名品牌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助力企业打造更多知名品牌
“造假者”纳瓦罗注定滑天下之大稽(环球锐评)
金溢科技荣获“深圳知名品牌”称号
基于演化博弈的造假者与监管方行为研究
恶搞新闻:普契尼为但丁笔下的“造假者”正名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知名品牌LIVALL在海外展会吸睛——智能骑行头盔获IFA和EUROBIKE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