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南部山区农村留守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政治冷漠探析

2014-06-22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冷漠宁夏妇女

张 锐

(宁夏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宁夏 固原 75600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农村留守妇女群体随之出现。虽然现在社会出现“返工潮”现象,但是对于宁夏南部山区这个贫困落后的地方而言,劳务输出仍然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由此,宁夏南部山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妇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所谓的“农村妇女”实际大多是留守妇女,故农村留守妇女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村委会选举在农村是最常见的一种政治活动。因此,出现了现在参与村委会选举的主体基本上是农村留守妇女。而这种情况目前在宁夏的南部山区,更是会在长时期存留下来,并会成为政治参与的主力军。

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在宁南山区村委会选举中,存在较多的参与选举机会与较低的实际参与程度之间的矛盾。我们对宁南山区——固原市原州区劳务输出较多的且具有代表性的五个村子调研后发现,在村委会选举中,留守妇女不仅参与投票,还会代替她们丈夫投票,因为丈夫不在,留守妇女有了更多的参与选举的机会。但是,她们投完票之后便匆匆离开,回家忙家务,而到唱票等环节,已不见她们的身影。事实表明,目前农村留守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参与只是“走过场”,仅停留于形式,而实际参与程度很低,根本没有真正参与到村委会选举中。这种好似“完成任务”式的政治参与体现了一种消极的参与态度,而这种政治态度正是我们所说的政治冷漠。

一、政治冷漠的内在机理

政治冷漠是在政治行为上采取消极政治态度的表现,通常是极少参加政治活动,很少关系政治问题与政治活动。[1]其实质是一种政治心理的体现。通常情况下,人的行为总会收到一定心理与意识的支配,而农村留守妇女参与村委会选举正是这样一种政治行为。而上述“完成任务”式的参与态度即政治冷漠支配着“走过场”式的投票选举。

根据政治心理的基本公式:环境刺激→政治心理倾向→政治行为,我们可以得知留守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政治冷漠的内在机理(图1):

图1

这个基本公式对研究当前农村留守妇女参与村委会的选举有两点启示:一是我们能够发现这种政治行为有着特定的心理背景,如果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就必须对隐藏于背后的这种心理进行分析,也就是对政治冷漠的原因进行分析;二是我们要对政治冷漠的原因进行分析,还需要从影响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环境入手,以此深入分析当前农村留守妇女的特有选举行为。

二、农村留守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政治冷漠的原因探析

通常而言,无论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都有着自身特有的社会结构,通常可以把社会环境分为物质环境、社会关系环境、政治制度环境以及思想文化环境四种。

第一,农村留守妇女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低。尽管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的水平,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生活水平较为低下的现象仍旧明显,多数农民仍旧一年四季为生计奔波,根本不会产生政治自觉,也基本没有时间产生政治自觉。在入户调查时,我们就发现在宁夏南部山区,广大农村地区生活条件依旧艰苦,还存在很多窑洞,砖木、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并不多。在于留守妇女交谈时,我们也发现,孩子们很少买穿的衣服。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只有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产生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物质需求作为人类的基本需要,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是政治生活中的最根本利益与需求,更是产生政治行为的基本动力,也是基本目的。目前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在丈夫外出务工后,基本上把时间与精力都放在了物资生产资料上,为提高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承担了繁重的家庭负担,极少有时间精力去关心政治生活。因为,花费时间精力的参与政治活动却不能得到明确具体的报酬。这时,参与政治活动队广大农村留守妇女可以说是一种极大奢侈。

第二,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关系环境取决于她们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在调查中,我们就发现这一现象比较常见,村民参与村民委员会的热情度同能够取得的实际利益有直接关系。在什里村,由于村委积极宣传了惠民政策,开办了养殖区,为村子里的村民谋得了众多的利益,这些留守的农村妇女参与村委会事务的积极性也比较高。而在高红村,整体经济的落后使得广大农民缺少参加村委会事务的热情,农村村委会形同虚设,留守妇女也多忙于家庭事务,基本上对村委会的各种事务也是冷漠以对。

第三,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违规现象体现了制度缺失。村委会选举制度在全国范围内以实施了十多年,虽然在制度上已逐步完备,但在操作上的违规现象仍较多。

我们发现在目前的宁夏南部山区的村委会选举过程中,存在着选举过程违规操作现象,比如选票发放不合理、秘密划票室形同虚设、选举委员会的人强行代笔、被确定正式候选人的还担任计票工作等。而一些农村留守妇女在发现了这些违规操作,不能进行民主选举却又无力改变时,参与村委会选举的热情自然会消退,对政治的态度也会冷漠下来。

第四,在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心理的形成过程中宗教信仰有着重要影响。调查中的明庄就是一个典型。在历史因素的影响下,明庄成为了回族聚居区,且都信仰伊斯兰教。在举行村民选举活动时,该村的留守妇女参与率较其他村子要低。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多数未参加村民选举的原因基本都是因为忙,没有时间。而实际上,这些留守妇女基本都是在家照看孩子,除了做饭之外的时间都是做礼拜活动。在这些妇女心目当中,做礼拜、祈祷等宗教活动要远比村民选举来的重要。对农业生产也很少过问,很多田地都被闲置。村民对宗教的依赖严重影响到了这些妇女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她们把生活中的“幸”与“不幸”都归结于真主的意志与安排,真主早已安排好了人为村委会成员,其他的人都应当服从。这些有信仰的农村留守妇女往往生活比较消极,相信宿命,并逃避现实,一旦遇到挫折就认为是真主在惩罚自己做错了事,这显然严重影响到了她们主观能到性的发挥。

三、使“冷漠”变为“热情”

要改变农村留守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冷漠”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从环境入手,改变其心理倾向。

第一,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就是要增加农村民众的基本收入。首先应根据当地资源优势确定农村经济的努力发展方向,引导这些农村留守妇女参加适合她们自身特点的经营项目。比如,什里村因为地理位置较优越,自然资源也较丰富,可以开办一些民营企业,增加产品的质量与附加值的基础上,增加农村留守妇女的就业机会,不断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增加家庭收入。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增加对农村留守妇女的资金支持力度,在当前农村留守妇女参与经济活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广泛增加对她们的资金支持力度,利用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她们提供资金支持,竭力帮助她们摆脱目前的贫困状态。

第二,积极发挥村委会的作用,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经济利益,改善其社会关系环境。村委会应当正确履行其职责,积极发挥其功能,改变“形同虚设”的现状,积极为村民传达惠民政策,妥善处理各种事务。留守妇女群体在村子里倘若能够获得更多利益,那么当她们自主经营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同时,也可以积极参与村委会的活动,而不是宁愿忙碌于自己的家庭经济而不愿意参加村委会选举。

第三,规范地方政府和村干部的行为,弥补制度缺失。对村民选举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降低农村留守妇女参与政治活动热情的现象,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着力强化对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强化对干部行为的监督规范并对其进行正确管理方法的培训学习。同时,严惩在选举活动出现的违规违法现象,强化整个过程的制度化与法制,提高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使得整个过程能够沿着法制轨道运行。加强村民在选举活动中监督作用,强化农村留守妇女的责任感,从而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村民委员会的选举活动当中。

第四,在宗教信仰方面,应该引导广大农村留守妇女发挥宗教信仰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影响。宗教信仰具有强大的心理调适功能,需要加强对宗教心理调适功能的正确引导,调节人们心态上的不平衡,促使人们在精神上与行为上和生理上达到最佳状态,以消除心灵上的痛苦,更加热爱生活。[2]对于那些因为热情参与宗教活动而忽视农业生产的农村留守妇女,应当积极引导其对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把增加家庭收入、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放在第一位,而在闲暇时间来进行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75.

[2]王冬丽.试论宗教的功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3).

猜你喜欢

冷漠宁夏妇女
突然之间
东霞
宁夏
长大不是变得冷漠,而是变得温暖
回答
宁夏煤电博弈
当代妇女的工作
宁夏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