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画《五牛图》潜藏的时局密码

2014-06-20伍弱文

文史春秋 2014年1期
关键词:五牛唐宣宗时局

伍弱文

稀世名画《五牛图》创作于唐、宋时期,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具有唐代前后纸张的特点。图画中的五牛,从左至右,从第一头牛头络红缨、昂首的得意之状,到最后一头牛的俯首之态,居中间的一头面对看图者,无不惟妙惟肖。这幅画后有元代赵孟頫、孔克表,明代项元汴,以及清高宗弘历等人的题记。清末,“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此画被掠走,1958年国家花了6万元港币从香港汇丰银行买办吴蘅孙手中购回,历经劫难,至今此画仍保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笔者偶然发现,《五牛图》竟然潜藏着唐代时“牛李党争”的时局密码。

唐朝后期,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扎,争吵不休,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开始,历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到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牛僧孺病故,大中三年(849年)李德裕病故,闹了将近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高官争权的现象,唐文宗曾有“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感慨。《五牛图》中的五头牛,分别代表着牛僧孺在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五朝时的政治地位:第一头牛红缨络脑、昂首,呈激进状,表示牛僧孺中进士,初入唐廷,画面为黄色;第二头牛依然昂首,表示牛僧孺在唐穆宗时被提拔为同平章事,而李德裕被排挤出任外职;第三头牛居中,正面对着看图者,表示牛僧孺在唐文宗时再度入相,俯视天下,画面转为灰黑色,意为牛僧孺专权,唐王朝失色;第四头牛昂首侧目,呈退让状,表示唐武宗时,李德裕任宰相专权,牛僧孺力不能支,不得不退让,画面仍是灰黑色;第五头牛俯首,此时唐宣宗执政,由白敏中任宰相,虽然白敏中是“牛党”人员,但牛僧孺明显势微,只官复太子少师,而牛头附近的枯李树,代表李德裕的死亡,画面转为浅黄色,表示经过“牛李党争”后,唐朝实力大为削弱。五头牛都夹紧尾巴,呈斗牛状,代表唐代持续了五朝的党争。《五牛图》惟妙惟肖地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了这一段历史。

那么,《五牛图》的作者是谁?笔者写此文之前,学术界较多人士认为是唐代的韩滉。而笔者推测,《五牛图》的作者不是韩滉,而是唐宣宗到五代、北宋这一时期的某一位无名画家,依“牛李党争”的时局而作,假托于韩滉。因为,挺韩滉派一直有一个解不开的谜团,即一直解不开《五牛图》的创作主题的秘密,有人说是韩滉有归隐之意,但韩滉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一生顺风顺水,从无归隐之意的流露,归隐之说显得有些牵强。

还有一些韩滉不是此画作者的理由:其一,韩滉的生活时代,历经唐玄宗至唐德宗四代,主要是经历了安史之乱,远在“牛李党争”之前,与时局密码不相符;其二,韩滉与韩干齐名,北宋的《宣和画谱》将韩滉列入人物门。宋代大评论家邓椿在评价李公麟绘画时也说:“士大夫以谓(公麟画)鞍马愈于韩干,佛像追吴道玄,山水似李思训,人物似韩滉,非过论也!”其三,《宣和画谱》所载北宋御府所藏韩滉画迹36幅是《李徳裕见客图》《七才图》 《醉学士图》《田家风俗图》 《田家移居图》《髙士图》《村社图》《村社醉散图》 《古岸鸣牛图》《风雨僧图》 《逸人图一》 《醉客图》《潇湘逢故人图》《村夫子移居图》《村童戏蚁图》《雪猎图》《渔父图》各1幅,《才子图》 《孝行图》《尧民击壤图》、 《集社斗牛图》各2幅,《丰稔图》 《乳牛图》各3幅,《归牧图》5幅,其中没有《五牛图》,并且韩滉画的牛羊图多以田园风光为背景;其四,韩滉另一件作品《文苑图》,刻画了诗人们在一起写文章的情景,但是笔法和风格与《五牛图》却截然不同,《文苑图》是“钉头柳丝”的高古笔法,而《五牛图》有“吴带当风”的笔法,并且《五牛图》中的植物接近宋代时的工笔画法。

看来,名画《五牛图》潜藏的时局密码之外,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人们去破译。

猜你喜欢

五牛唐宣宗时局
时局图
时局图
五牛图(中国画)
杨兵谈艺(三) 兴托春犁——韩滉《五牛图》品鉴
责人与恕己
责人与恕己
忠厚的耕牛——《五牛图》
时局图
时局图
3《五牛图》:唐代画牛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