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教育的桃花源

2014-06-16周良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4年4期
关键词:陶渊明育人理念

周良

学校的升格,教师的融合,交织着不同思想与文化的碰撞,这需要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进行引领,有一个核心理念予以支撑,以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引学校的进一步发展。2012年9月,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陶里片教育网点调整,原属的五所村完小合并为一所较具规模的学校——陶里小学。2013年8月,陶里小学升格为中心小学,崭新的校舍校貌,完备的教学设施,丰富的教育资源,给了学校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也赋予陶小人更多的责任与使命。陶小人结合学校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和现实情况,广泛征询师生意见,走访知名教育专家,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反复论证探讨,以“潜育”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最终脱颖而出,并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一面鲜明旗帜。

一、潜育理念的形成与诠释

陶里者,渊明故里义。据传,陶渊明于东晋隆安三年(399)为镇北将军刘牢之僚佐,曾随军东讨孙恩至山阴,在今陶里居住过一段时间并种下五棵柳树,故名曰“五柳先生”。陶里村原称“陶侣村”,自陶渊明住过之后改名为“陶里”,意为陶渊明故里,刻有“渊明故里”四字的石碑至今仍存放在当地的羊山公园内。陶渊明一名潜,于41岁时去职隐居于庐山脚下,躬耕田园,饮酒赋诗,终老一生。他倡导“返归自然”,其思想核心就是崇尚自然。在道德修养方面,陶渊明提出“抱朴含真”作为其奉行的原则。“朴”即淳朴、素朴的人性;“真”,即天真、纯真的个性,是人类自然的本性。“抱朴含真”意为保持人的本性与率真,使它免受礼教的约束或名利的萦扰。陶渊明的这种“天然”的风格与其奉行的“抱朴含真”的原则与思想,对我们当前教育仍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为此,学校凭借渊明故里这一独特地理位置,秉承其求真尚自然、倡导回归自然本性的思想精髓,提炼出“潜育”这一教育理念。

首先,潜育倡导的是教育要回归自然。要发展儿童天生的禀性,应使儿童有自然的生活。这也是陶行知先生 “教学做合一”和“生活即教育” 理论的实际践行。要让孩子们的天性在享受、体悟、对话自然的过程中,得以完整的养护,使灵性得以更深切的唤醒。在养护天性和唤醒灵性的基础上,使孩子们真正能够爱自然、懂自然、惜自然、敬自然、养自然,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其次,潜育注重隐性育人。潜者隐也,我们强调学校隐性育人功能的重要性。 “最好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不知道自己在受教育”。所以我们的教育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良好教育的浸润,要顺应学生的秉性特长,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培育出知礼仪、明志向、会生活、有知识、重践行的高潜质人才,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境界。第三,潜育贵在润心。教育之“潜”, 贵在润“心”。 在潜育理念的引领下,结合陶渊明倡导的“平淡、自然、任真”的价值观,根据学校实际,提炼出了“三风一训”,即:“崇尚自然,求真知”的校风,“贵律己,善待人”的教风,“好读书,重意会”的学风。以此作为我们育人的行动纲领,并内化在师生行为之中。我们提倡让教师良好的言行无声无息地影响学生,让校园美好的环境浸润学生,让身边优秀的典型事迹感召学生,这就使得“潜育润心、行为世范”的校训应运而生。

二、潜育理念下的育人途径与实践

潜育理念强调的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良好教育的熏陶,在潜移默化的育人方式下让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知识得以丰富、品德得以提高。有鉴于此,我们从校园环境打造、人文环境营造、教师队伍建设三方面入手,围绕潜育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育人途径。

1.打造潜育为核心的校园环境。学校在确立以潜育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后,积极打造“以潜达潜”的校园环境,让“潜育”无声地浸润每一位师生。在校前广场、各楼楼名、两大厅、各楼梯走廊、三块绿化场地、校内主干道等建设布置中凸现“潜育”特色,如教学楼的命名,学校共5幢单体楼群,分别命名为“潜育楼、润心楼、正行楼、沁源楼、露泽楼”;校内一主干道取名五柳大道;校前广场命名为渊明广场,塑陶渊明像,在屏风墙上刻陶渊明诗句以及五柳先生传;旁边一块绿化地更是取名为“桃花源”,景墙上雕刻桃花源记,在设计上采用曲径通幽后豁然开朗的格局,表现出桃花源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的意境。总之,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始终烘托与彰显潜育文化,使全校师生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均能得到“潜育”的无声浸润。

2.营造潜育为核心的人文环境。潜育,贵在无声的影响、转化和感召,使得孩子们的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健康成长。为此,学校积极营造以“潜育”为核心的育人风气,让“潜育”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为。在校内,我们提倡要育人先正己,即端正自身行为,提升自身素养,提高自身教能,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塑造人,以高尚的行为激励人,以良好的环境影响人,以高操的技能折服人,以自身的榜样感召学生、影响学生,形成春风化雨的效应。让教师能潜下心去育人,让学生能潜下心去学习,在校园中处处充满正气,以正能量激发每位师生的潜能,达到以潜达潜的效果,实现师生和谐、校内平安、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办学目标,最终使学校的人、物、景、事四大教育要素达到和谐统一。

3.建设潜育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在着力打造以潜育为核心的校园特色文化体系之时,我们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特长与潜能,充分发挥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与潜才,切实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与内涵。

首先是“潜下心”发展自己。更新教师的育人理念。要求教师甘于寂寞,远离城市的喧嚣繁华,“保护孩子的天性”,“尽可能给他们自由”,这既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也是全校教师的共识与行动纲领。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位教师在期初制定适合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期末进行考核评比,使之成为教师获得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其次是“潜下心”钻研教学。以课堂为中心,紧紧围绕优质轻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如备课是上好课的第一个关键的环节,要求教师不能光备教材、备学生,还要认真读懂教学大纲。明确每条教学目标都是上课的方向标,这是关键。同时辅之以多种形式的技能比武、团队赛课、讲座反思交流等。做到勤动笔、勤写案例,挖掘自己的潜能,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第三是“潜下心”引领育人。要求教师以自身行动引领学生,潜移默化感召学生。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范行为来感染、影响并规范学生。如我们开展寻找校园最美一瞬间的活动,用照片或文字记录教师美丽行为的一刹那并上墙上网;我们评选校园美丽教师,以其感人的事迹打动人;等等。教师们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带动、影响了一大批学生,教师在学习中经受磨炼、成才和提高,进而带动所任教学班级学生的提高和进步,直至全校范围内形成一股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

三、潜育文化熏陶下的学生养成与发展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成人”,即有修养、有学识的社会人。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潜育文化的熏陶下,在日常的学习中全面发展又能兼顾个性的培养。

1.修德为先,潜心做人。以人性化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用身边的榜样引领学生。首先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习惯是完美人生的基础,习惯也是潜能开发的基础,人的潜能的自我开发与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看成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我们先后推行了“陶里小学一日常规”“每周行为一规范”“班子成员巡视反馈制”等举措,来规范每一个师生的行为。尤其是“陶里小学一日常规”,共15条,涵盖师生从早上到傍晚放学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与行为,内容具体,操作性强。其次是建立自信。“相信自我,潜能无限”是潜育理念引领下培育真人的重要思想,也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自信的实践原则。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学生潜能开发的关键因素,学校结合各类节会开展丰富的活动。如每年“五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英语节)雷打不动,其他活动则结合特定的节日来展开,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植树节、消防交通安全日、推普周、心理健康教育周等等,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特长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个性特长,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潜能,使他们的人格在活动中得以良性发展。

2.夯实基础,潜心学习。学习是学生的根本。学习要下苦功夫,浅尝辄止不行,漫不经心更不行。善学之法,在乎于心,用心之道,在乎于专。首先我们以唤醒学生潜在的学习意识为目标,利用谈话课、班会课、社会实践活动、各类节会,使每个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能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于学习之中。其次精心营造书香校园。“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是书香校园承载的使命,我们抓每日的晨读,要求学生一进教室就要拿起书本读起来,使得每天早晨在校园内的每个角落都飘满了愉悦的读书声。开展经典阅读、古诗考级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定期组织各类竞赛活动,如开展参与面很广的阅读竞赛、作文现场赛、数学之星评比、书画大赛、艺术之星评比、特长学生评比等丰富孩子的童年生活,进一步彰显了学校潜能教育的文化魅力,激活了学生的生命潜能。

3.拓展实践,挖掘潜能。教、学之根本,在于学生内在的动机与动力,既不是强迫的学习,也不单纯是兴趣与喜好的学习,而是一种对知识最大化的追求。因此,教育必须采取“发展强势智能,完善弱势智能”的潜能开发策略。而小学阶段是潜能开发的重要时期,我们把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等作为潜能开发的重点。在课堂上建构了“情境—体验—创造”的潜能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遵循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让学生在主动愉悦的实践性学习过程中发展认知、陶冶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每周开设了特色校本课程,因生制宜组建相关社团。在不同时期组织不同形式的校外实践活动,如走进柯岩鲁镇、探寻古越文化的实践活动,走进敬老院、走进村居(企业)、走进学校的“小三场”等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学校正是以“潜育”理念为引领,给了教师与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的舞台,极大地激发了每一位师生的潜能潜力,教师得以专业提升,孩子得以健康成长,学校得以持续发展,更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一年多来,潜育的成果在不断地摸索中获得验证,学科的成绩在数字的逐渐提高中得到检阅,孩子的成长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习惯上得到肯定……相信在“潜育理校”这一理念的持续浸润下,必将滋养更多的孩子,也必将给学校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收获!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陶里小学 312000)

猜你喜欢

陶渊明育人理念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陶渊明失败了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用心处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