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9例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辅助无痛胃镜的临床观察*

2014-06-13于建林

关键词:丙泊酚胃镜芬太尼

于建林

(南通市通州区第六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351)

传统的胃镜检查,通常都是在咽喉表面进行麻醉,然而,患者的耐受性和顺应性较差,在胃镜检测的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胃穿孔、喉痉挛等并发症。近年随着无痛胃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该技术得了临床越来越多学者与患者的认可。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医院的情况,提出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门诊ASAI~II级要求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49例设为观察组(A组),另择49例要求行常规胃镜检查的患者设为对照组(B组)。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43例,年龄在21-78岁,平均年龄45.05岁,体重在46-94 kg,平均体重60.35 kg,进行检查的患者均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病史,都可以接受麻醉处理,两组患者相关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5)。

1.2 麻醉方法

进行胃镜检查的两组患者,术前,需禁水6h,禁食8h,并逐个进行血压(BP)、心率(HR)、脉搏(P)、平均动脉压(MAP)等检测。观察组患者入室开放静脉通道,而后,输入5%浓度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并给予1 μg/kg的芬太尼,大约1 min之后,输入1.5~2 mg/kg丙泊酚,待患者Ramsay镇静分级4~5级后开始胃镜检查,检查时,如果发现患者肢体动可以适量追加丙泊酚20~30 mg,直至胃镜检测完成。B组患者,给予1%利多卡因胶浆10 ml口服,表面麻醉,嘱咐患者其口咽部含漱后咽下,然后在开始胃镜检查。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中,相应的观察指标包括患者术中 躁动、恶心呕吐、咽部不适,及其术后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等,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HR 、MAP、SPO2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2 结 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和术后MAP、HR、SPO2值相似,在麻醉后20 min其对照组MAP、HR、SPO2较麻醉前上升,但观察组依然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胃镜检查反应

表2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MAP、HR、SPO2的变化。

注:﹡与B组比较,P<0.05。

3 讨 论

胃镜检查采用传统的方法,耗时长,难以耐受,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慌等症状,最终放弃检查,失败率非常高,而采用无痛胃镜检查时,患者处于浅睡眠状态下完成内镜的检查和治疗,检查无痛苦,可以极大的降低患者的耐受力和应激反应,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的疼痛。

丙泊酚,属于非巴比妥类麻醉药物,主要是通过激活GABA受体一CL-复合物抑制中枢神经,从而产生优质的镇静、催眠效果。该药效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控制性强。由于这种药物对患者的循环和呼吸系统存在一定的抑制功能,为此,医生在使用过程中,应联合小剂量的芬太尼进行麻醉。芬太尼为合成的苯基哌啶类药物,是当前临床麻醉中最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但影响轻微,不抑制心肌收缩力,一般不影响血压。胃镜检查过程中,芬太尼可以有效的降低丙泊酚的缺陷,从而,方便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和操作。

本想研究表明,对患者采用丙泊酚联用芬太尼麻醉,进行胃镜检查,效果非常显著,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比较稳定,可以极大的降低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医生提高检查的准确率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1] 王泉云,王健,罗方武.两种麻醉方法对腹腔镜气腹的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变化的作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19(8):456-458.

[2] 常洪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应用[J].实用肿瘤学杂志,2O01,1(5):229-230.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13):293.

猜你喜欢

丙泊酚胃镜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