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分析*

2014-06-13张武栋

关键词:表面活性小剂量通气

张武栋

(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指因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而引发的一种呼吸末肺泡萎陷的特发性疾病,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死率较高,是致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1]。临床常应用PS替代治疗NRDS,该疗法是针对NRDS病因的特效疗法,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医学界关于PS首次用药剂量尚未达成共识,剂量太小不能充分扩张肺泡,剂量太大则可能造成药品浪费,甚至可能给二次治疗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增加患者及家属经济负担。本次研究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56例NRDS应用PS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经验。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56例N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23例;孕周28~40周,平均(27.5±2.1)周,其中<30周20例、30~35周30例、36~40周6例;出生体重:832~3125 g,平均(1324.1±233)g,其中≤1000 g 7例、1001~1500 g 39例、1501~2500 g 7例、>2500 g 3例。新生儿Apgar评分:2~9分,平均(8.3±0.4)分,其中>8分34例、4~7分15例、<4分7例。纳入标准:①均伴有进行性呼吸困难甚至呼吸暂停、呼吸衰竭症状,具有NRDS典型肺部X线征象,临床确诊为NDRS;②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胎粪吸入综合症、先天性肺炎等呼吸窘迫疾病。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选择用药剂量,据初次使用肺表面活性剂量分为小剂量组35例与大剂量组21例,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两组患者均在确诊或高度疑诊NRDS时第一时间用药,PS选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商品名珂立苏。使用方法:①复温药品至常温;②取药,以2 ml/支量加注射用水,清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③以振荡器摇匀药剂,固定患儿,取仰卧位,气管插管;④以无菌注射器,气管插管注入;⑤机械通气,正压通气1 min。小剂量组按照40 mg/kg体重给药,大剂量组以100 mg/kg体重给药。若患儿呼吸循环指标无明显改善,必要时可在12~24 h二次用药,使用剂量与首次使用量相同,每次用药间隔时间>6 h。

其它措施:①密切监护患儿呼吸循环等相关指标,调整呼吸机功率;②保暖、给予静脉营养维持,据患儿孕周、体重及身体状况补液;③必要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④极低体重患儿,上机数日后,可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⑤室内严格消毒;⑥尽量减少不必要操作,避免吸痰。

1.3 观察指标

PS首次治疗后60 min血气分析指标、FiO2,PS用药例次、临床疗效、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氧疗时间、不良结局。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血气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儿气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后,大剂量组PaO2高于小剂量组、PaCO2低于大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PS用药例次与结局

大剂量组用药例次率、并发症例次率低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呼吸机支持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

大剂量组呼吸支持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用药后60 min气血指标对比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小剂量组相比,△P<0.05。

表2 两组患者PS用药情况与结局[n(%)]

注:与大剂量组相比,*P<0.05。

表3 两组患者人均呼吸机支持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3 讨 论

PS替代治疗是临床常用治疗NRDS的疗法,近年来,随着机械通气技术不断提高,临床在应用PS的基础上联合机械通气以提高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中,使用的珂立苏是国内自主研发的新一代PS制剂,从健康新生小牛肺中提取,是目前治疗与预防NRDS常用药。价格因素是限制NRDS使用的主要因素,珂立苏市场价约在4000~5000元/每支,每支约为70mg,有统计表明,每例NRDS患儿应用PS治疗费用约为10000~20000元[3]。目前尚无资料表明大剂量应用PS可提高患儿生存率,因此医院在使用PS替代治疗前,均会取得患儿家属同意,不会下保证疗效的承诺。本次研究中,同意应用大剂量治疗者仅占38.89%。

本次研究中,初次用药60 min后,大剂量组PaO2水平高于小剂量组、PaCO2水平低于大剂量组,提示大剂量用药促患儿呼吸功能改善效果更显著。大剂量组用药例次率、并发症例次率低于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呼吸支持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小剂量组,提示大剂量用药促患儿呼吸功能快速恢复,体现了NRDS早治疗的原则,有助于改善预后[4]。

关于PS治疗NRDS剂量研究较多,多数持按需给药观点,医学界关于大剂量PS治疗NRDS应用价值与安全性仍存在较大争议[5,6]。PS治疗NRDS临床疗效影响因素较多,考虑到多数NRDS发生于基层医院,基层医院机械通气等辅助治疗与护理质量水平、技术条件与大型医院存在一定差距,PS使用剂量是最易被控制的影响因素之一[7]。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大剂量应用PS治疗NRDS可在短时间内促患儿呼吸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几率,进而缩短疗程、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结局。

综上所述:价格因素与疗效不确定是影响PS治疗NRDS初次应用剂量主要因素;应用大剂量PS治疗虽不能明显增加患儿生存率,但可最迅速的促进患儿呼吸功能恢复,进而降低重复给药率,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住院时间,进而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结局[8]。

[1] 李志奇.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安徽:安徽医科大学,2010,12(23):78-79.

[2] 黄宏坤,廖克准,谭丽君,等.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3例临床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2(5):642-646.

[3] 顾建华.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J].中国幼儿保健,2012,27(10):1578-1579.

[4] 田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机械通气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6):53-54.

[5] 江小琦,汪万华.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0,9(2):64-65.

[6] 王新刚,张晓慧,陶婷.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最佳吸痰时间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16(5):767-768.

[7] 何美玲.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0,10(03):23-24.

[8] 陈德斌,包英,张有龙. 氨溴索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对比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12(07),124-125.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小剂量通气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小剂量激素治疗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新型金刚烷基杂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
新型双苯基型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