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提高腹腔镜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2014-06-12曹利凤程瑾璇石向红

关键词:圈员品管圈肠道

桂 芳 曹利凤 程瑾璇 巢 莺 石向红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西 九江 332000)

品管圈(QCC)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里运用非常广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多采取促进胃肠蠕动措施,但如何避免和减轻术后腹胀的发生则探讨不多,自品管圈(即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又称持续质量改善小组)引入医院后,我科 2013年7月成立了品管圈(微笑圈),配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提高腹腔镜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为主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7月-12月我科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7月-9月腹腔镜手术患者)和观察组(10月-12月腹腔镜手术患者)。对照组年龄 16~60岁,平均年龄(33.8±9.26)岁;实验组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4.8±8.24)岁,两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疾病种类: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输卵管妊娠、畸胎瘤等。

1.2方法 实验组由本科室成立的质量管理小组(品管圈QCC,圈名为“微笑圈”),采取品管圈活动方法对其进行术后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术后护理。品管圈活动方法如下:①成立品管圈小组。设圈长1名,主持圈活动,1名辅导员,圈员6名,每2周讨论活动1次,圈员由各个年龄阶段护理人员组成,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 2名,护士3名,品管圈整个过程由10个步骤组成,分别是: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调查、目标设定、解析目标、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相关指标标准化、检讨与改进[2]。②选定圈名“微笑圈”。③主题选定。经过圈员讨论,提出多个可行性问题,采用“头脑风暴”方法,以投票方式选出主题:“提高腹腔镜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④现状调查。由圈长与圈员每天负责数字收集,调查2013年7~9月在我科进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影响的原因。经过分析得出以下原因:术后因导管限制不敢活动;术后活动指导不到位;术前饮食交代不清;术后因疼痛不愿自主活动;麻醉药物引起的头晕等。⑤目标制定。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3],在主题选定时根据得分,该案例的改善重点即术后心理护理、术后早期护理干预。

1.3统计学处理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比较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现状调查研究实施品管圈活动前110例,运用因果分析图(鱼骨图)分析腹腔镜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得到以下结果,见图1。

所有圈员根据实施活动前所调查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逐条进行讨论、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后2013.10-12月110例认真实施。具体措施如下:①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术前术后宣教,如:发放健康处方、一对一交流、观看媒体视频等加深患者印象,消除心理障碍,增强信息。②严格遵医嘱进食,做好肠道功能准备。③术后早期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术后完全清醒后即可进行床上早期锻炼,每2小时做一次,双手进行握拳、松拳,反复5次,屈伸肘关节5次,屈伸左右膝关节5次,上抬双下肢5次(此动作护士协助)。穴位按摩,采用指按揉法按摩足三里,每次3~5分钟,以患者产生酸胀为宜,每日2次。手术当日开始实施,正常排气后结束。术后6小时开始协助患者床上翻身,每2小时1次。

通过认真实施,实验组术后肠道恢复功能时间为(25.42±7.74)h,对照组为(30.69±9.29)h,实验组肠道恢复功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0.84,P<0.01)。

3 讨 论

3.1提高了护理质量 品管圈活动结果表明早期护理干预、心理疏导对预防和减轻患者术后腹胀有显著效果。圈员在讨论时认为有效地做好患者术前健康宣教、术后的早期护理干预是最基本的重要职责,使患者在术后早期(术后3小时开始)不愿自主活动基础上变为人为被动活动。如:术后操、穴位按摩等。

3.2加强了护理人员的管理 圈长对圈内全体护士用多媒体形式进行理论教学,最后由护士长进行培训考核。在实际工作中,排班按新老搭配,加强传、帮、带的作用,提高护士对腹腔镜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功能锻炼知识和与病人交流沟通的经验。同时,要求责任护士亲自指导病人锻炼,再由护士长监督,责任到人。在管理中要重视人的因素,一切管理活动应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通过规范各项工作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

3.3提高了护患双方的积极性 护患双方为了患者的健康,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并主动配合,参与护理活动。护患双方每人都有参与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参与激发了患者及家属对腹腔镜术后肠道功能早期恢复的信心。因此,品管圈活动缩短了病人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达到预期目标值。

3.4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品管圈活动运用群体智慧、集体力量、团队精神、PDCA循环环环相扣进行对策实施改进程序[4]。圈员们共同参与、商讨、并按照自己制订的方法达到预期目标。使她们有被尊重、被认可的感觉,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5],充分地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6]。

[1] 王利香,李旺君.浅议“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8,6(1):255-256.

[2] 孙妍,施英.品管圈活动提升门诊药房药学服务品质的作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1):43-45.

[3] 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4] 祝志梅,牟宝华,陈林.以品管圈为载体创建优质护理病房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2,6(11),6:558-559.

[5] 洪素菊,胡伟玲.品管圈活动在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1,6(17),2:1560-1561.

[6] 王利香,李旺君.浅议“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 2008,16(1):255-256.

猜你喜欢

圈员品管圈肠道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如何提高品管圈圈会质量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