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实践归结

2014-06-11祝晶晶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祝晶晶

摘 要:当前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着高考制度不完善以及教师之间素质的参差不齐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关注古诗词的背景、体现古诗词的情景再现、对古诗词进行诗词对比等方面进行入手,重点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意境以及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45-01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海洋中,古诗词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的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从遥远的古代开始,我国对古诗词的教学就很重视,以至到了经历了五千年后日新月异的今天,古诗词仍作为现代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巨大作用。随着新课改的广泛推行,大部分教师积极创新教学策略,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由死记硬背变为以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情操。为适应现代教学的革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巨大魅力,对现行的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创新教学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有的高考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教师之间素质的参差不齐,致使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实践中暴露出一些被忽视的问题。第一,为了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而要求学生只背诵那些经常在试卷中出现的部分句子,造成了学生仅仅记住简单的文字组合而不能对诗词进行全面的理解,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出现理解偏差,不能进入作者营造出的意境。第二,现行的高考制度对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分數面前,教师不得不放弃学生的长远发展,在诗词鉴赏时运用的统一、固定的模式而缺乏创新。第三,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常常都是往屏幕前一站自顾自的讲解,忽略了下面学生的听课情况,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使得课堂的教学质量不高。第四,有部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只是简单的将板书内容搬到屏幕上,而缺乏与诗词对应的图片、声音和动画,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效用,致使其起不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

2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的策略实践

2.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古诗词的背景

古诗词由于其在形式上短小精辟而内容却异常的丰富,它们往往都表现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就是对诗人的生存环境以及古诗词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描述讲解,以便学生快速进入诗词所包含的精神内涵,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一方面,苏轼与当时变法的王安石有不同的政治主张,主动要求外放,他曾要求调任到离其兄较近的地方为官,以便兄弟经常聚会。而直到苏轼创作此篇佳作那个中秋,苏轼依然和苏辙天各一方。在天清月朗的中秋,苏轼想起离异多年的弟弟,心绪高涨,挥笔写下这篇名作;另一方面,苏轼本人性格豪放、气质浪漫,并心怀远大的政治抱负。虽然苏轼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在这首词中仍然表达了苏轼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月亮自身具有浪漫色彩并充满了想象,可让人想到团圆的美好生活,同时也让人联想到苏轼光明磊落的人格。通过背景的介绍,在分析作品时学生就可以发挥想象力,融入诗词的意境中,帮助学生的正确理解,同时还可以加深记忆。

2.2 教学要充分体现古诗词的情景再现

将篇幅较小的诗词展现出其所蕴含的壮阔情景,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学习传统古诗词文化中。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对诗词进行诵读,通过充分调动人体的五官而触发出学生的情绪,渐入诗词的情景。其次,教师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课前准备做课件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文字、声音、图片与动画的综合效果吸引学生发散思维,快速领悟诗词所表现的情景。比如,在讲解杜甫《蜀相》时,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与草堂相关的图片并用一种深沉声音的介绍杜甫的人生经历了,从而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气氛,使学生投入其中,让学生主动的探求诗词的意境。而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可以选取《送别》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在轻缓的旋律中进行想象,感受作者的意境。

2.3 对古诗词进行诗词对比

由于每首古诗词的创作者的生长背景、喜好个性、人生际遇等都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在创作时就表现出各不相同的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创作者的风格以及同一创作者而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对比教学,达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举个例子说,在学习由李煜创作的《望江南》时就可以插入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将两者进行对比。前者的创作背景是在作者由国君沦为阶下囚后创作的,诗中描写了睡梦中重温旧时生活的欢乐以及梦醒后现实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恋;而后者则是诗人杜甫在经历游离失所的生活之后,为在成都西郭草堂有了安身的处所而感到的欣喜之情,诗中对草堂附近春意盎然的景色进行了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两首风格迥异的诗词,是由两个人生经历完全不同的作者创作的,致使两首诗词表达的情感也各不相同,进而让学生在学习李煜《望江南》时记住了一个风格不同的杜甫。再如,杜甫的在不同时期创作的《望岳》,前期的《望岳》是作者首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之后在去泰山时所作,作者在泰山旁边望而不登,通过描写磅礴雄伟的泰山以及想象自己登上山顶的情绪,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与之相比,在作者失意时创作的《望岳》,则多采用的直接描写,流露出作者失意彷徨之感。正是由于不同时期的作者所处的状态不同,对人生、社会以及国家的感悟都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因此才有了同名不同内容的诗词,通过两首诗词的对比就可以了解到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况,进而对杜甫其他诗词的鉴赏提供相关背景知识。

3 结语

总之,数目众多的古诗词代表着传统文化精华和经典,高中语文教学中赏析古诗词鉴赏活动正是一种提高综合素质的文化活动。面对正值青春年华的高中生,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以及思维方式都不一样,致使每个人对同一首诗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实践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加强古诗词的背诵,多了解典故和古代文言文的字词解析。为较好实现高中古诗词的教学,教师要结合新时代的需求,积极创新,重点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意境以及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郑建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困境研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7):61-62.

[2] 胡靖.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2(35):134.

猜你喜欢

古诗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踏青古诗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