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农牧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

2014-06-09巩艳红庞洪伟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农牧区西藏因子

巩艳红 庞洪伟

(①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100081 ②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一、引言

西藏地处高原严寒地带,经济发展落后于内地其他省份,西藏金融业的发展与其他省份相比较,差距更是明显。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团带着“马背银行”开遣西藏,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西藏金融业取得了显著进步。进入21世纪,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各金融机构进驻西藏经济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目前,西藏地区已经逐步建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组成的,服务于不同经济主体,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但是,与城镇相比较,西藏农牧区金融环境仍然十分落后。由于农牧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西藏农牧区金融网点较少,其中主要以农业银行的网点为主,平均每个营业网点承担的金融服务面积达3174平方千米。金融生态体系的不完善,严重制约着西藏农牧区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实践表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完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是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顺利解决“三农”问题、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战略任务的关键步骤。长期以来,西藏农牧区金融环境的滞后严重制约着农牧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制约着西藏农牧区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选取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西藏农牧区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全面分析农牧区经济发展、金融市场、信用法律环境与政府服务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改善西藏农牧区金融生态环境提供支持。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一)金融生态环境概念界定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学概念,平常所说的生态环境,是生物学上的概念,主要指由生物群体与非生物自然环境组成的有机整体。周小川博士(2004)提出金融生态这个概念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与研究。2004年至2006年,学术界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界定其概念。周小川认为(2004)[1]金融生态是个系统概念,改善金融生态需要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他强调从完善法律制度角度来改进金融生态环境。苏宁(2005)[2]指出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影响金融业生存与发展的各因素总和,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分别是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以及规范的制度环境。韩平(2005)[3]认为金融生态是指影响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的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因素,又包括了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业、金融产品,通过资金链条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王松奇(2005)[4]对金融生态的概念进行了通俗的解释:金融结构和金融活动所面临的由政治、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体制条件、政策约束、微观基础、法律法规、传统习惯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环境条件。徐诺金(2006)[5]运用生态学方法对金融生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金融生态系统是金融生态主体为了生存与发展,在适应环境过程中不断做出调整而形成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趋于平衡稳定的系统。

对金融生态内涵与概念的讨论多种多样,但均是源于各种不同的生态经济学思想,概念界定并没有太大的分歧。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活动主体和其周围社会环境通过各种资源的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动态平稳体系,金融生态环境由金融主体、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构成。

(二)文献研究综述

金融生态概念提出以后,相关研究一直不断,主要分为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个方向。除界定金融生态的概念之外,研究主要针对两个问题,一是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建设和评价研究;另一点是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及改善问题的研究。

金融生态环境综合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李扬等(2005)[6]从9个方面,包括经济基础、法制环境、地方金融发展、诚信文化、社会中介服务、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程度和金融部门独立性等,运用DEA模型,共35个指标对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分析与相关评价。徐小林(2005)[7]通过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以山东省三城市为例论证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评价方法。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6)[8]构建了包括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两个体系的金融生态环境指标。定量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共90项指标;定性指标体系包括37项指标。胡滨(2009)[9]选取了20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黑龙江13个地市的金融生态环境水平进行了评估。邓淇中等(2012)构建了包括经济基础、对外开放程度和居民生活水平等7类因素,共36个评测指标对全国29个省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学术界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探索。

学术界针对金融生态环境现状与改善问题的研究,主要从法制建设、经济基础、社会信用体系以及政府行为等方面进行展开。以徐诺金(2005)[10]为代表的学者主要从法律制度的角度对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核心是改善法治与法制环境。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完善金融主体法律制度。金融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金融发展的动力源于经济基础,杨子强(2005)[11]等认为要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首先就必须改善社会经济运行环境。地方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严重影响着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因而必须改善经济运行环境,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根本支持。盛军锋(2006)[12]等认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一直是由政府主导,政府行为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而要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就必须严格界定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寻找好的制度结构,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此外,有学者从社会信用体系、金融主体行为以及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三、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

金融生态是个移植概念,它是指金融活动主体和其周围社会环境通过各种资源的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动态平稳体系。金融生态环境涉及的主体众多,如何切实可行地对这个复杂系统进行度量是金融生态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目前主要是通过采取各种指标的方式来度量与评价,指标选择是否科学合理就关系到整个评价过程。

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真实性、系统性、层次性、可行性等原则,结合西藏农牧区金融生态发展的实际,本文选取西藏农牧区经济环境、金融环境、信用法律环境、农牧区社会环境、农牧区政策环境5个一级指标来进行分析。在综合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立足于本文的研究点,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具体选择20个观测指标进行实证分析。

1.农牧区经济环境。经济基础是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内在保障,也是评价西藏农牧区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代表经济发展基础的农牧业总产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农村人均纯收入以及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四个指标来衡量农牧区经济基础现状。

2.农牧区金融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部分便是金融环境,金融环境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部分。农牧区金融环境可以从农牧区金融市场状况以及农牧区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等方面来进行衡量。鉴于数据的可行性,本文选取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借贷支出、农业贷款额、金融从业人员数等4项指标来衡量农牧区金融环境。

3.农牧区信用法律环境。法律与信用环境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环境既包括法律体系健全与否,也包括相关法律的执行率,而信用关系则是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一般来说,衡量法律环境可以运用产权保护是否有效、金融案件的结案率等指标来进行;信用环境可以用信用文化普及程度、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等指标来衡量。由于西藏缺乏相应的统计数据,本文认为信用状况一般与居民的文化程度有关,文化程度越高,信用度也会越高,本文选择每万人口在校学生数,以及农牧区学龄前儿童入学率两个指标来衡量农村信用法律环境。

表1 西藏农牧区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4.农牧区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整个金融生态体系的重要外部环境,我们主要从农牧区居民生活与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两方面来衡量农牧区社会环境。具体指标包括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每一农村劳动力负担人数、农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乡镇卫生院数以及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等6项指标。

5.农牧区政策环境。政策环境亦是金融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越的政策环境能够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重要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若政策环境不好,则会阻碍经济发展。本文从政府收入与公共财政支出两方面共包括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人均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总支出四个指标来衡量农牧区政策环境。

综上所述,本文所建立的农牧区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评价方法

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结构复杂、属性较多,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就必须建立多种指标的评价体系。鉴于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在经济社会研究中,为了充分反应事物的特征,人们往往会选多个变量指标来进行分析,多数情况下,这些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子分析就是通过对变量进行降维处理,利用少数几个变量来描述许多指标之间的联系,用较少的因子来反映原资料里的大部分信息。

因子分析法的4个基本步骤:(1)确定待分析变量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2)构造因子变量;(3)利用旋转使得因子具有可解释性;(4)计算因子得分。

四、实证分析过程及评价分析

(一)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1990年至2011年的统计数据,利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来进行因子分析,数据资料均来自西藏统计年鉴。

先对原始数据进行相关系数矩阵分析,通过观察分析结果,大部分相关系数都大于0.3,说明指标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然后对数据进行KMO和巴特利特球型检验,从检验结果来看(如表2所示),KMO值为0.700,巴特利特球型检验对应的P值为0,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数据指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表4 旋转成分矩阵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根据数据的特征值、贡献率以及累计贡献率(表3所示),表中的三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0.512%,几乎表示样本数据的所有信息。依据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以及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本文共选择三个主因子分别命名为FACT_1、FACT_2与FACT_3。

从表4成份矩阵可以看出,FACT_1在农村社会总产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农村人均纯收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农村人均储蓄借贷支出、财政收支等指标上占比较重,该因子主要反映社会经济金融环境以及政府行为等状况,可命名为社会经济金融综合因子;FACT_2在每成人口学生在校学生数、学龄前儿童入学数指标上占比较重,该因子主要反映农牧区信用环境状况,可命名为信用环境因子;FACT_3在乡镇卫生院、每千人拥有技术人员数指标上占比较重,该因子主要反映农牧区社会公共服务状况,可命名为社会公共服务因子。

给出各因子的计算结果表,如表5所示。

最后,依据表3的的特征值与表5的因子得分可以计算出总得分,总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F=0.7764*FACT_1+0.1275*FACT_2+0.096*FACT_3,总的计算结果见表6。

(二)结果分析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见图1),1990至2011年,西藏农牧区整体金融生态体系不断优化,2004年以前金融生态评分得分为负,2005年以后评分开始为正。2004年以前金融生态体系状况改善速度较缓慢,2005年以来改善速度明显增快。

表5 因子得分

表6 综合得分

图1 综合得分示意图

图2 各因子得分示意图

从图2可以看出,2005年以前,FACT_1即西藏社会经济金融状况基本维持不变状况,2005年以后经济金融因素才逐步得到改善,这与综合金融生态评分的变化是一致的。此外FACT_1对整体金融生态体系的方差贡献率达70.282%,这表明,要改善西藏农牧区的金融生态体系状况,关键还是要从FACT_1因子入手,即从经济环境、金融环境以及政策环境三方面着手。信用环境因子与公共服务因子对金融生态体系也起到一定作用,贡献率分别达到11.542%与8.692%。此外FACT_2与FACT_3处于不断进步的过程,即西藏农牧区的整体信用环境与公共服务状况不断进步。

结语

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西藏整体金融生态体系状况20年间处于不断改善的状况,特别是2005年以来发展速度明显增快。而且从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出,在整个金融生态体系评分中,占比大的、起主要作用的还是经济环境、金融环境以及政策环境,此外信用环境因素与公共服务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西藏农牧区金融生态体系。

要进一步改善西藏农牧区金融生态体系状况,促进西藏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农牧区跨越式发展目标,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积极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

西藏农牧区金融生态体系的改善根本还得依靠农牧区经济的发展,只有农牧区经济发展了,才能促使农牧区资金供需的扩大,增强农牧区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农牧区资金有效循环,从而改善农牧区金融生态环境。发展农牧区经济,应该以现代农业思想为统领,加大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可以重点扶持一批特色农牧产业发展,培养一批农牧区龙头企业如牦牛肉加工厂、青稞加工企业等,带动农牧区经济发展。

(二)积极发展金融市场

为满足西藏农牧区金融需求的多样化,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政府应该在现有农业银行基础上,积极鼓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进入农牧区市场,促使这三大金融机构成为农牧区金融组织体系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支农主力作用。要促进多类型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西藏农牧区农业保险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鼓励保险机构开拓农村业务;另一方面鼓励农牧民参与到农业保险中来。此外,西藏缺乏金融相关专业人才,要补充金融业从业高层次人才,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其一加大培养西藏金融业本土人才,可以在西藏本地学校设立金融学专业,提高培养力度;其二采取措施引进内地专业人才。

(三)改善信用法律环境

在现有信用村、信用乡基础上,可专门设立机构进一步完善信用等级的征集,确保农牧民信用档案的健全完整,以利于金融机构资源共享。可以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加大对农牧区教育事业以及西藏高校教育的投资力度,一方面通过积极鼓励达到入学年龄的农牧民子女入学,采取措施降低退学率,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提高西藏高校教师工资待遇,吸引更多高级知识份子进藏从教。此外,为了构建和谐的农牧区金融生态体系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加快法制建设。

(四)建立和谐的政府服务环境

农牧区金融生态状况如何,当地政府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自治区政府、各地区以及县政府应当努力为农牧区金融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共环境。要强化农村服务意识,提高政府执政力度与效率,加快当地支农法律的建设,积极为金融机构开展农牧区业务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根据各区市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完善各地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注释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J].金融时报,2004(12).

[2]苏宁.优化金融环境,改善金融生态[J].经济信息参考,2005(10).

[3]韩平.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系统工程[J].金融时报,2005(5).

[4]王松奇.充分认识金融生态建设的重要性[J].金融时报,2005(8).

[5]徐诺金.运用金融生态学方法分析考察金融的几点思考[J].中国金融(半月刊),2006(19).

[6]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徐小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J].金融研究,2005(11).

[8]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6(1).

[9]胡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9(6).

[10]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

[11]杨子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J].济南金融,2005(5).

[12]盛军锋.改善金融生态的对策框架[J].经济研究参考,2006(1).

[1]叶江山.金融生态视角下的农村金融风险的控制策略[J].财经界,2013(11).

[2]郭建宇,吴国宝.基于不同指标及权重选择的多维分困测量——以山西省贫困县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2(2).

[3]洪成,姜宏华.SPSS数据分析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4]丁业现,彭克强.改革开放以来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藏研究,2011(4).

[5]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课题组.西藏农牧区金融体系建设与农牧区经济发展[J].西南金融,2011(5).

[6]周妮笛.湖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1.

[7]刘煜辉.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8]谢太峰.关于金融生态内涵与评价标准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4).

[9]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10).

[10]刘秋芝.西北回族口头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农牧区西藏因子
都是西藏的“错”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西藏农牧区户用沼气发展的思考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神奇瑰丽的西藏
农牧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要对症下药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