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生Concern用法的负迁移探究

2014-06-07冯宗祥钟小丹

关键词:本族语母语语料库

冯宗祥,钟小丹

(西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生Concern用法的负迁移探究

冯宗祥,钟小丹

(西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

基于中国大学生笔语语料库(WECCL)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对中国大学生使用concern进行对比的偏误分析,借用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h从concern各词性的使用频率,发现中国大学生名词少用,形容词、介词、动词过度使用等问题,并通过对比两个语料库中concern的语义韵使用情况,发现中国大学生语义韵运用不当,探究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大学生在学习单词时因词典及教材简单释义、教师讲解不足对单词用法了解不够而产生负迁移影响。

语料库;词性;语义韵;负迁移

语言迁移是Lado在他的著作《跨文化语言学》中提出来的。Lado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环境中,学习者广泛地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并经常把母语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语言的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负迁移是指母语与目标语的差异对目标学习所引起的干扰[1]18。Odlin将负迁移的结果概括为:过少运用、过度运用、运用错误和误解[2]38。过少运用是指学习者基本不用或很少用某一目的语。过度运用指过度使用简单结构。运用错误有三种:替代,即在目的语中使用母语形式;仿造,即一种语言结构直接翻译另一种语言结构;结构修改,即一种反映纠正过度的错误。误解是指学习者运用母语信息对目的语信息所做的解释,这种解释与母语者的解释差距很大。

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偏误与目标语之间的比较,它以学习者使用的语言为研究材料,以目标语为基准,对语言形式进行比较,本文在偏误分析理论指导下并借助语料库检索手段进行研究。语料库是指在随机采样的基础上收集的有代表性的真实语言材料的集合。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能提供有关语言使用的概率信息,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条全新途径[3]9。

一、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有数位学者用语料库研究concern的用法。顾珊珊[4]以concern为例运用语料库对比本族语者与中国学习者的差异,发现中国学习者使用concern时有被动语态使用不足和主动语态误用的情况。何淑琴[5]利用语料库检索从语态和语义两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学习者使用concern的错误及原因。马建芳[6]通过检索本族语者语料库分析了其作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各种用法。

前人的研究着重语态和语义,笔者则利用WECCL和BNC两个语料库对比中国大学生在使用concern时的词性选择和语义韵特征上与本族语者有何不同,作为其研究的补充,以期对concern一词的教学和学习有好的帮助,增强单词使用的准确性。词语的超多用或少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习者对词语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准确度的高低[7]69。因此笔者将中国大学生笔语语料库(WECCL)中concern各词性的使用频率和BNC中的使用频率作对比,来探究中国大学生各词性的使用与本族语者有何异同。语料库证据驱动的词语搭配研究表明,有些词项的搭配行为显示着一种特殊趋向:它们习惯性吸引某一类具有相同或相似语义特点的词项与之构成搭配,这就是语义韵,可分为消极语义韵、积极语义韵和中性语义韵[3]266。语义韵研究可帮助学习者更地道使用单词,笔者从语义韵的角度出发,对比本族语者语料库,探索中国大学生使用concern的语义韵情况,找出使用不当之处。通过词性使用频率和语义韵使用情况对比,笔者试图从母语的负迁移方面,分析中国大学生使用不当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二、研究方法

利用偏误分析的相关步骤:

材料的收集。本文利用两个语料库——WECCL:中国大学生全新的笔语语料,全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及部分非英语专业作文4950篇,形符数1248476个。BNC:英国国家语料库,词容量超过1亿,由4124篇现代英语文本构成。

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首先,运用Wordsmith提取WECCL和BNC中concern各词性频率。将中国大学生的各词性使用比例与本族语者的使用比例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其次,再利用Wordsmith中的Concord检索将concern的用法提取出来,以concern为节点词,在跨距为-4~+4的语境中检索,并选取频率大于3、MI值大于3的词,然后手工提取索引行,逐项观察搭配词的褒贬义,并归纳出其语义韵倾向,与英语本族语者的语义韵相对比。综合分析本族语者和中国大学生的词性和语义韵差异,进行偏误辨认,并作出合理的描述和解释。

三、研究结果和数据分析

1.concern各词性在WECLL和BNC中的相对频数统计(每百万词)

表1 各词性使用相对频数

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大学生和本族语者在各个词性使用的相对频率有差异,但这种差异是否为显著差异还需要借助卡方检验来完成。卡方值大于临界值10.83,表明该值在0.001的显著水平上是有意义的。concern作为形容词使用时在中国大学生笔语语料库中的使用相对频率比较高,通过卡方检验计算器得出卡方值为753.87,大于临界值10.83,P=0.001的显著水平上是有意义的,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大学生过度使用形容词。通过Wordsmith的Concord语境检索,笔者发现,中国大学生形容词的使用,大多都是在“as far as sb be concerned”这一句型上,形容词使用频率虽高,但是形式单一,再检索英语国家语料库,concern作为形容词的用法就很多,没有只局限于一个句型的使用。在名词的使用上,卡方值为12.34,在P =0.001的显著水平上是有意义的,中国大学生与本族语者相比存在少用现象。在BNC中,concern作为名词的使用时,cause,age,expressed都属于高频搭配词,WECLL中很少有这些词搭配,词汇的搭配单一。动词和介词通过卡方检验得出的值分别为2470.95和52.74,在P=0.0001的显著水平上是有意义的,中国大学生都存在过度使用情况。

2.concern在WECLL和BNC中的语义韵情况

表2 语义韵情况

在搭配词的语义韵探索过程中本研究采用卫乃兴提出的消极语义韵、积极语义韵和中性语义韵的分类方法,即在消极语义韵里集合的都是含有明显消极意义的搭配词,在积极语义韵里都是含有明显积极意义的搭配词,在中性语义韵里包含的搭配词既不积极也不消极,而是中性意义的词语。

从检索结果中可以看出,在BNC和WECCL中,concern吸引的词汇比例最高的是含有中性语义的词汇,可见concern在两个语料库中都呈中性语义韵,但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其语义韵的使用在两个语料库中的细微差别。在BNC中与concern搭配的消极词汇有degradation,inadequacy,wrongs,violation,criticisms等,比例明显高于积极词汇,有偏向消极语义韵的趋势,而在WECLL中,搭配的消极词汇明显贫乏,只有issue,problem,disadvantage等不多的词汇,反而是积极词汇的比率稍大一些。在中国学生笔语语料库中搜索的concern的积极语义搭配词,如better,famous,appropriate,cooperation等,在英语国家语料中存在误用的现象。整体上说,在本族语者语料库中,带有鲜明积极和消极语义韵色彩的词运用情况显然比中国大学生高得多,从7%和5%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看出,中国大学生在搭配时并没有注意其语义韵色彩的使用,使用单一。

3.Concern词性掌握偏差的原因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大学生在使用concern时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名词少用,形容词、动词、介词过度使用;语义韵中有误用、仿造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语言的迁移问题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当母语与目标语言形式和规则系统不同时,母语对目标语的学习产生干扰,负迁移便产生了。

探究concern词性掌握偏差的根源,笔者认为是汉语负迁移的影响。自古以来汉语就不注重语法,汉语中很多常用词性只能在具体语境中通过在句中的位置才能判断。中国学习者在学习母语时,通常只注重词的意思而忽视词性。英语的使用比较重视语法,本族语者也偏好使用名词。中国大学生受母语学习经验影响,不知不觉把汉语的学习经验应用到英语中去,在需要使用英文表达“关心、担心”的意思时,往往都是从concern的语义出发,而忽视了词汇的语法功能,因此名词的使用就有其欠缺的根源。形容词过度使用的原因是机械记忆单词词组,比如as far as sb be concerned的使用占大多数。

卫乃兴[8]和王海华[9]在研究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时发现中国学习者存在大量的中间语搭配,过多使用积极语义韵,严重影响语言的地道性。这与笔者在对比concern用法的语义韵研究不谋而合。中国大学生中间语搭配过多,concern积极语义韵过多。学习者与本族语者使用语义韵上的不一致,有可能是误用造成的,也有可能只是分布不同,比如某种语义韵使用过少,而另一种使用过多,从而导致语义韵偏离典型用法,concern的语义韵使用上,一部分属于误用,另一部分是积极语义韵分布过多,消极过少。

产生负迁移通常是因为学习者的第二语言水平较低,目的语知识很有限,才不得不借助母语知识。汉语的词典中大多没有标注词性,英语词性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英语和汉语中有许多看似对等但实际意义有差异的词语。只注重识记英语单词后的中文对应解释,而忽视对真实语言材料的输入,是语义韵产生偏差的重要原因。以上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对concern的用法并未很好的掌握。concern有自身搭配习惯,它有偏向消极语义韵的倾向,中国大学生不了解这点,而是简单的把concern译为“关心”,显然就容易忽视其消极语义韵。大学生简单地把concern与汉语的“关心”对照,教师和词典在讲解过程中只注重对单词语义的讲解造成中国大学生直接按照母语的词意使用,是concern产生负迁移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前人研究中也重点提到。为了使中国大学生在语义韵的使用倾向方面能够同本族语者保持一致,我们必须加强英汉语义韵对比研究,在英汉词典的编撰方面要注意中英释义在语义韵方面的一致性,唯有这样才能避免汉语负迁移。

四、结论和启示

中国大学生在concern的使用上,无论是词性中名词的使用不足、形容词动词介词使用过度,还是语义韵的误用现象,都有十分明显的负迁移影响。中国大学生的词语使用和搭配上不免带有汉语烙印。语义韵的搭配错误也深受汉语的影响。母语迁移特别是语义迁移,是造成此类错误的主要原因。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其一,相关的英汉词典和教材编撰者要注意英汉词性的明确标注,尤其是在汉语的释义里。还要在掌握语义韵基础上,使用正确的汉语对应词,力求英汉语义韵一致,也可在其释义过程中对语义韵进行标注。其二,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语料库,利用语料库中真实材料给学生正确的输入与引导,将一些在以前看来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规则凸显出来,引起学生对concern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共同注意,从而更好地促进对词语的搭配的习得。注重英语单词词性和语法的讲解,适当注入语义韵的知识使其使用更地道。其三,大学生通过亲自对语料库检索结果进行观察分析,不仅可以加深对语言现象的理解,还可以增强学习自主性,更好地克服母语的负迁移。

偏误分析理论虽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但为我们研究母语与第二语言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方法,要想真正了解母语是如何影响第二语言习得,仅仅考察语言本身的特征是不够充分的,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笔者的研究范围(所用语料库)和应用程度还比较狭小,只是冰山一角,对于更大范围的研究还有待继续。

[1]蒋康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8-34.

[2]唐承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9):37-42.

[3]杨慧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226.

[4]顾珊珊.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动词语态习得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31(1):74-76.

[5]何淑琴.从concern看词汇习得中的负迁移问题——一项基于语料库的分析[J].外语研究,2010(6):63-69.

[6]马建芳.关于concern一词基于语料库的用法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08-109.

[7]于小莉,谢玉.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生英语动词少用研究[J].考试周刊,2008(34):69-71.

[8]卫乃兴.基于语料库学生英语中的语义韵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06(5):50-55.

[9]王海华,王同顺.CAUSE语义韵的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2005(3):297-307.

[10]程焕福.语义韵研究与二语词汇教学[J].学术问题研究,2012(1):44-52.

[11]Scott,M.R.WordSmith Tool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187.

A Corpus-based Study on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using concern

FENG Zong-xiang,ZHONG Xiao-d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Xi'an,710129,China)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re very easy to make an error in the use of concern.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written corpus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WECCL)with th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this article is to make error analysis.With the help of corpus retrieval software Wordsmith,from the use frequency of each part of speech about concern,the author found that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used less frequently in nouns,but overuse verbs,adjs and prepositions.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rn semantic rhyme usage of the two corpora,found that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use inappropriate semantic rhyme.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nega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learnt words by using the simple interpretation of dictionary and teaching materials.Teachers'insufficient and inadequate explanation word usage influence lead to the bad influence of negative transfer.This article aims to help teachers to teach vocabulary more effectively and Chinese students to learn better.

corpus;the part of speech;Semantic rhyme;negative transfer

H315

A

1672-9617(2014)03-0367-03

(责任编辑 伯灵 校对 伊人凤)

2014-03-02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L001)

冯宗祥(1968-),男,陕西扶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料库语言学、英语测试学研究。

猜你喜欢

本族语母语语料库
母语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母语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科技写作中的词块:语料库方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述评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英汉本族语者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音感知及言语理解度的对比研究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
最容易发的音与最难发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