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是教条惹的祸

2014-06-07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视光商学院伟星视光学院院长朱守群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参差验配欧洲人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视光商学院、伟星视光学院院长 朱守群

伟星光学施总(左)与朱教授(右)合影

中国的教授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学里纯教书的教书匠,他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或是撰写论文。还有一种是“野授”,他们除了在大学授课之外,大部分时间参与实践,是实战型教授。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现象:有经验的教授不写书,写书的教授没经验。有美国专家曾这样尖锐地评价说:“中国的教授做没有价值的科研,写没有实用价值的书。”

验光技术方面的教科书几乎是照搬国外的标准与方法。虽然眼视光技术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眼视光技术教育比美国落后近百年,就普通验光技术而言,几乎不会受到欧美人种与亚洲人种差异的影响,但是对于验配渐进多焦点眼镜技术来说差异却非常大。

为什么中西方在渐进多焦点眼镜验配技术上有明显差异呢?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欧洲人是高鼻梁,深眼窝,镜眼距为14~16mm。

2.欧洲人脸型比中国人窄,对镜片的设计要求不同。

3.欧洲人比中国人的身材高,所以眼睛的活动范围有所不同。

4.欧洲人生活习惯与中国人有所不同,用眼方式也会不同。

镜眼距的差异会引发多少问题?

首先了解一下镜眼距对双眼屈光参差的影响,欧洲的标准是两眼屈光度相差2.50D,确定为屈光参差。这个标准是怎样确定的呢?我们知道正镜是放大镜,负镜是缩小镜,镜片到角膜有一定距离,当光线通过镜片到达视网膜就会产生一个像差。同一个物体在两只眼睛视网膜成像大小像差5%时,出现融像困难,双眼视网膜成像像差小于5%,则不会出现融像困难的双眼视问题。当镜眼距为14~16mm的距离,满足视网膜成像小差小于或等于5%,双眼屈光度相差不能大于2.50D。这就是欧洲确定屈光参差的理论依据,一直沿用至今。

镜眼距不同产生的像差也不同,镜眼距会影响屈光参差的数据。中国人的镜眼距是12mm或小于12mm,镜眼距不同,屈光参差的数据当然也会不同。经过理论计算,中国人的屈光参差应大于2.50D,大约是3.25~3.50D。

镜眼距的不同对中老年渐进多焦点眼镜设计有影响。欧洲的设计近用区基准点是14.5mm,通道一般是14~18mm,这个通道长度适合欧洲人种,不适合中国人,针对中国人设计的渐进片通道要相应缩短。因此,在实际验配中经常遇到看近不清楚的投诉,如果验光人员一直认为是ADD加量不足是错误的。

中老年渐进多焦点眼镜没有广泛普及的重要原因是投诉过多,顾客投诉多是由渐进多焦点镜片设计缺陷和验配技术教条带来的错误。据了解,国内有一些渐进多焦点镜片生产企业使用的软件就是欧洲版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太适合中国消费者。

让人欣慰的是,目前不少企业,比如上海伟星光学有限公司就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研发了适合中国人的渐进多焦点眼镜设计软件和个性化设计软件,这必将给中国渐进眼镜消费者带来福音。

猜你喜欢

参差验配欧洲人
参差多态而功不唐捐
老视镜验配中的疑难问题及处理
7300度近视眼镜真的适合验配吗?
欧洲人复活节餐桌少了芦笋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眼镜验配的未来,是“人工”还是“智能”?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如何验配中老年渐进镜片
参差是一种乐器
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