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民间艺术扮靓小学课堂

2014-06-06谢翠玲

成才 2014年10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武汉市剪纸

■谢翠玲

让民间艺术扮靓小学课堂

■谢翠玲

在武汉市高效课堂建设进程中,结合我区“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区域教育软实力”这一核心理念,我校着力探寻符合校情的内涵发展之路,以剪纸课程为突破口,广泛开设民间艺术课程,让教师在参与实施过程中得到发展,让学生在文化寻根中快乐学习。

一、从一个到一群:人人都是特色教师

1.多方考察文化寻根。剪纸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成本不高,普及性强,学生很感兴趣。学校经过广泛调研论证,确定了剪纸艺术为学校特色突破口。我们拜访剪纸民间艺人,探访湖北省剪纸协会、武汉市青少年剪纸协会,得到这些机构的长期指导,我们也有幸成为武汉市唯一的“民间文艺家协会创作基地”。我们还到重庆、上海、合肥等地考察剪纸特色学校,他们的经验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2.全员培训一个不少。在校本特色确定初期,我校的美术专职教师处于缺编状态,后来才相继配齐,但这丝毫没有阻挡我校特色发展的步伐。学校聘请剪纸专家每周五到校培训,提高教师的剪纸才能,提升教师的艺术培养。

3.自主研发校本教材。剪纸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个极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老师们从学生需求出发,研究设计各年段的知识编排体系,历经两年辛苦编撰,终于编成了分低、中、高年段共三册的《剪纸教程》。教材渗透“传薪、创新、耐心、自信”这一剪纸课程核心理念,曾荣获武汉市校本教材一等奖。

4.依托课题助推成长。2012年9月,我校省级课题《楚文化剪纸美术教育传承的途径和方法》正式开题。课题研究让师生进一步了解了剪纸文化、“非遗文化”和“楚文化”的精神内涵。在课题引领下教师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学校采取“普听”观察典型,“重点听”选拔典型,“观摩听”树立典型,在一系列的课例中,提炼出剪纸教学模式,即“激情导入——构思构图——技巧引导——情感渗透——说写拓展”模式,将剪纸课整合成多种学科有机结合的综合课,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助推了教师专业成长。我校课题组主要负责人,黄明卫老师就是教师的优秀代表,他应邀在武汉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中主讲“中国传统雕花剪纸技法”,获得到场专家和美术教师的一致好评。

以上的四个举措,使薛小从缺少特色教师,到人人都是特色课程的参与者和实践者,营造了良好的特色教育氛围。现在的薛小人人有剪刀、人人会剪纸、人人有作品、人人能创作。

二、由单一到丰富:拓展民间艺术项目

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我校剪纸课程已经相对完善,但是民间艺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我们也在不断挖掘,经过研究整理和科学考量,我们的课程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和丰富,课程框架如左下图所示:

三、变自卑为自信:个个成为阳光学子

特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受益最大的还是我们的学生。学校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舞台,开设专门的剪艺大厅用来展示优秀学生的剪纸作品。还有“我的班级我做主”剪纸设计活动、“迎新春”班级门贴设计比赛、薛小的大型民间艺术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同学们在一次次的喝彩和认可中树立了信心,并将这种自信又迁移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中。从以前对学习畏难,到现在课堂上自信表达;从以前遇人胆怯,到现在的大方问候,学生在民间艺术的滋养下快乐成长。

目前学校已经形成《剪纸教程》《龙腾少年梦》和《竹舞炫艺彩》三套校本教材,其他项目的校本教材也正在研发过程中。

通过剪纸等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学生的艺术才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一二年级孩子创作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们在老师教授的各种形状基础上,随手发挥无限创意;再如,中年段孩子制作的薛峰小学校徽,作品稚嫩中蕴含童趣;再如高年段的作品《万马奔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徐悲鸿的水墨画风。再如《楚人尊凤》《编钟乐》《黄鹤楼》,渗透着孩子们对楚文化的理解和发自内心的热爱。

经历了从一个到一群,由单一到丰富,从自卑到自信的过程,民间艺术已经扮靓了薛峰小学的课堂!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峰小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武汉市剪纸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剪纸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剪纸
剪纸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剪纸鉴赏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