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组深度报道的修改看重大主题报道创新

2014-05-31文/罗

中国记者 2014年5期
关键词:规定动作初稿系列报道

□ 文/罗 础

2012年12月17日至25日,《邵阳日报》连续4天刊登笔者采写的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新邵县酿溪镇党委的系列报道,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将《创先争优——充满勃勃生机》这一重大新闻主题以鲜活的事实展现在读者面前。

深入挖掘——选材典型

采写重大主题系列报道,不仅要明确采写系列报道的目的,更要懂得采写报道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激励自己深入挖掘,千方百计掌握大量、鲜活、典型的素材。

采写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新邵县酿溪镇党委的报道,是邵阳市委组织部统一组织的集中采访活动。报社、电视及网络媒体记者组团共同采访。笔者开始对创先争优这一典型的采访并不是很上心。因为习惯性地认为,这类重大主题报道,要想写出“花”来,谈何容易。更何况,这是统一组织的“规定动作”,根据对方提供的现成材料,随便拼凑一篇稿件是可以应付的。再说,读者也不一定会喜欢看这样的东西。正因为开始抱着这种心态,在采访中没有多少动力,写起稿子来也就没有多少压力,更谈不上创新写优稿了。

当时写这组系列报道的初稿,只是利用手中掌握的材料东拼西凑。原来初稿的标题:系列报道之一《奏响加快酿溪科学发展和谐曲》写总的情况,系列之二《经济发展唱大风,打造县域经济领航器》写经济发展情况,系列之三《民生事业扬高调,惠及城乡居民暖心窝》写民生情况,系列之四《社会稳定谱好曲,构建平安和谐新局面》着重写社会管理情况。全文说教多,新闻事实少。如果按照这样的稿子见报的话,显得平淡、缺少张力,没有体现出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

新邵县酿溪镇党委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系邵阳市12个县市区136个乡镇的一面旗帜。这组系列报道写好后,笔者首先对初稿进行通读,的确感到写得太粗糙,自己看后不满意,岂能打动广大读者?于是,笔者对初稿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对现成的材料进行了梳理,找出问题症结:这主要是采访不扎实所致。重新调整思路,修改报道方案,深入到被采访单位召开座谈会,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同时,下农村、走企业,进社区,访民情,摸实情。通过深入挖掘,广泛收集,掌握了大量鲜活的新闻素材后,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并从系列报道的表现形式方面力求创新。然后,围绕酿溪镇党委创先争优这个主题,分四篇来写,重新制作了标题,系列之一《创先争优——充满勃勃生机》,系列之二《铿锵脚步——实现跨越发展》,系列之三《以人为本——书写民生乐章》,系列之四《创新机制——构建幸福家园》。这一组四篇报道经过反复斟酌修改之后,紧紧围绕争先创优这个报道主题,像一根红线贯穿全文始末,既总揽全局,又各具特色。同时,使每一篇报道都有一种内在的特殊性,体现出别致的写作风格。

巧妙布局——立意新颖

采写重大主题的系列报道,在深入采访掌握大量鲜活素材的基础上,还得在写作技巧上下功夫,需要整体谋划,统筹兼顾,承上启下,自成一体,做到巧妙布局——立意新颖。

采写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新邵酿溪镇党委这样的典型,仅靠集中采访掌握的“通稿”材料是不够的,缺乏结构性创新和独家原创新闻素材,从报道内容到报道模式容易雷同。因此,采写这样重大主题的系列报道,尽管是“规定动作”,也要充分发挥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增强创优意识,从纸质媒体的实情出发,做到把“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采写的作品出彩。

俗话说得好“题好文一半”。特别是系列报道,虽说是由单篇组成,但按照参评新闻奖的标准每篇限定2000字以内,每篇所占的版面不少,如果每一篇只定一个主标题,文内没有小标题,那么,全文黑压压的一大片,很难吸引读者看下去。只有制作几个别致、醒目的小标题插入文内,将每篇长文化整为零,这样让读者产生阅读欲望。当然,制作文内的小标题,要求字数大致相同,不能长长短短,不统一,不规范。每个单篇的主标题或是文内的小标题,力求题要对文,文要对题,上下连贯,富有哲理。

例如来自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新邵酿溪镇党委系列报道之一《创先争优——充满勃勃生机》,原稿写争先创优给镇里带来的变化,主要是从镇党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紧扣自身实际,突出科学发展主题,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发展民生权利、提高基层党建水平等四个方面如何开展创先争优以及创优先争的前后对比变化。而修改后的见报稿,文内制作《舞活龙头——打造一流班子》《锤炼作风——建设一流队伍》《强基固本——争创一流业绩》3个小标题,分别阐述了农村党建、非公企业党建、社区党建等方面如何创先争优的具体作法。

精雕细刻——生动感人

采写系列报道,不能因为是“规定动作”时间紧而降低质量标准,也不能因为有现成材料而照抄照搬,更不能因是活动中被表彰的典型易过时而应付了事。因此,只有在深入实际采访过程中增强主动性,积极主动地用眼观察,用心发现,用脑思考,用新闻事实说话,创新报道方式,精雕细刻,这样写出的报道,才有深度,而不至于肤浅。

的确,采写这组系列报道的初稿太粗糙,后来通过回头细看,初稿不仅内容面面俱到,主题不突出,写法也较陈旧。大都是现成资料的引用,是一种华而不实的赞歌。相反,修改后的稿件,通过巧妙的布局谋篇和展现细节、场景,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模式,突出了有效的事实信息,通过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等手段,更加体现了“三贴近”原则,实现了硬新闻软着陆,也突破了过去“灌输式”“歌颂式”的套路,用典型的故事、真实的场景、群众的语言、细腻的笔触,从不同侧面报道酿溪群众心声、乡村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把大主题、大题材新闻做实、做深、做新,提升了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修改后的这组系列报道与原稿相比有了深度,更加准确地挖掘出创先争优的内涵,多角度多侧面报道了酿溪镇党委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先争优取得的丰硕成果。例如,见报稿中选用的驻村干部帮石背村打井解决人畜饮用水难题、给酿溪社区架设路灯解决“城里黑”、为45家新型企业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等一桩桩一件件生动感人的故事,就是在后续采访中抓到的活鱼。这组系列报道受到好评,充分说明典型事例一定要来源于老百姓身边的事例,也只有真实生动的事例,才能感动读者,令读者折服。这些从老百姓自己口中讲出来的典型事例,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让读者觉得可近、可亲、可信。

修改后的这组系列报道把酿溪镇党委创先争优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介绍出来了,点面结合,有深度有厚度,起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同时又高屋建瓴,主题深刻,内容翔实,论述精到,实现了宏面性与思想的高位融合。多层次、综合性地把握创先争优和一个基层的密切联系,探索时代的精神面貌,从而展现出更加深层次的指导意义。应该说,这组系列报道在党报重大主题的宣传上有了突破,为地方党报如何进行系列报道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猜你喜欢

规定动作初稿系列报道
青少年花样游泳运动员规定动作的发展与评价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习作评改表促进习作教学的三维之变
从“初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构建
巴金《怀念萧珊》初稿初探
省级一把手赴港招商有哪些“规定动作”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辅导
高校章程的“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