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颈段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及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2014-05-30姜波薛婷

当代医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颈段级别脊髓

姜波 薛婷

急性颈段脊髓损伤自20 世纪50 年代中期施耐德(Schineider)等进行详细介绍之后已有很多文献对其进行报道,但是关于急性颈段脊髓损伤的MRI表现的研究则相对较少[1]。本研究首先对80 例安顺市人民医院急性颈段脊髓损伤的MRI表现进行研究,然后根据信号高低对其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 年5 月-2012 年9 月安顺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男52 例,女28 例)急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77 岁,平均(52.10±5.82)岁;受伤至就诊时间30 min~21 d,平均(6.71±0.22)d;受伤类型:交通事故31 例,高处坠落致伤28 例,体育运动致伤14 例,跌倒致伤7 例;损伤机制:颈椎过伸型损伤38 例,屈曲型损伤19 例,压缩型损伤12 例,侧屈型损伤7 例,其余4 例损伤机制未知。

1.2 MRI检查方法 在患者受伤之后的4 h~5 d内完成。检查主要采用西门子1.5 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自旋回波(SE)序列。T1加权成像主要采用TR/TE为500/10 ms进行扫描,T2加权成像主要采用TR/TE为4000/100 ms进行扫描,T2tirm成像采用TR/TE为4000/50 ms进行扫描。颈线圈长度为36 cm,矢状面层厚度为5 mm,横断面层厚为5~10 mm,对全部患者的MRI进行记录,并注意不同信号强度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神经功能NIHSS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进行评价[2]。

1.3 治疗方法 本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38 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其余42 例采用颈后路半椎板切除减压术[3]。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 统计学软件记性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正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进行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表现 本组80 例患者中,发生于C5~7椎体水平32 例,C3~4椎体水平34 例,C1~2椎体水平14 例;椎体损伤类型:单纯压缩性骨折42 例,爆裂骨折28 例,椎体脱位10 例。

2.2 T2WI ISI(脊髓型颈椎病MRI脊髓局限性T2WI像高信号(Increased signal intensity,ISI)与患者预后关系 本组患者中,单节段49 例,双节段31 例。将T2WI ISI分为如下3 个级别:(1)0 级:无ISI;(2)1 级:边界模糊的微弱ISI;(3)2 级:边界清晰的高强度ISI。根据上述分级标准,0 级29 例,1 级34 例,2级17 例。上述3 个级别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病程、颈椎曲度及颈椎狭窄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手术治疗,0~2 级改善率分别为86.21%(25/29)、76.47%(26/34)及58.82%(10/17),各级患者治疗改善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WI影像示意图(见图1)。

图1 T2WI示C6椎体压缩性骨折,C5~6平面脊髓条片状高信号

根据神经功能NIHSS评分标准,3 个级别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情况见表1。0~2 级△NIHSS大小关系为:0 级>1级>2 级,这表明0 级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最显著,2 级别最差(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1 三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情况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NIHSS评分0 级 29 9.27±3.18 5.25±2.28 4.79±2.21 1 级 34 9.59±4.02 6.97±2.79 3.82±2.05 2 级 17 10.21±5.15 7.58±3.00 1.79±0.89 F值 0.782 4.029 5.738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颈髓损伤在平、战时均较常见,临床定位体征与病变位置常不一致,脊髓损伤的严重度评定标准没有统一,损伤的发展和预后难以估计,给诊断及治疗带来很大困惑,所以明确病变的位置,充分认识损伤及可逆性程度,防止继发性损害,最大限度的促进恢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4]。MRI与以往X线、CT、脊髓造影相比.具有清楚显示病变部位和形态及病理等特征,成为颈髓损伤检查和估价伤情及推断预后的首选方法[5]。本研究主要将NIHSS评分标准对不同级别的T2WI ISI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0~2 级△NIHSS大小关系为:0 级>1 级>2级,这表明0 级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最显著,2 级别最差。

综上所述,MRI可对急性颈段脊髓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能够判断患者预后情况,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许怀波,周美平,侯波,等.多发伤合并脊柱脊髓损伤的特点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2):77-78.

[2]Kambi N,Tandon S,Mohammed H,et a 1.Reorganization of the primary motor cortex of adult macaque monkeys after sensory loss resulting from partial spinal cord injuries[J].J Neurosci,2011,31(10):3696-3707.

[3]张继东,夏群,吉宁,等.术中椎间盘造影辅助确定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责任节段[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1):25-29.

[4]陈昕,陈楠,李坤成.脊髓损伤后脑功能区重塑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1):32-34.

[5]边帅,唐成林,柳万国.脊髓型颈椎病脊髓MRI信号改变与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1):66-68.

猜你喜欢

颈段级别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电针项八穴治疗上颈段综合征急性发作期临床研究
级别分明
迈向UHD HDR的“水晶” 十万元级别的SIM2 CRYSTAL4 UHD
新年导购手册之两万元以下级别好物推荐
你是什么级别的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颈段与胸上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现状
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手术方法探讨
喉气管组织瓣修复在喉咽癌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