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校创建特色教学 智慧校园再显风采

2014-05-29俞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9期
关键词:虹桥校区教室

◆俞清

跨塘实验小学创办于1912年,是一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现有校本部和虹桥两个校区。高浜校区占地2.47万平方米,现有24个班级,学生1186人,教师67人。虹桥校区正在原地彻底翻建,建筑面积达到2.4万平方米,建成后学校将可容纳48个班,2000多名学生。自2012年,跨塘实小成为园区第二批“达标升级”学校。近3年来,学校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着力学校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打造“生态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跨塘实验小学分为高浜校区和虹桥校区。“一体”,是指通过统筹学科发展与队伍建设,统筹教学立校、科技兴校与人才强校,深化教学改革,带动内涵发展,提高育人质量,构建生态教育。“两翼”,是指高浜校区全面开展吴文化特色教育,从校园环境到吴文化校本教材,从特色课程到专项活动,从校内校外到国内国外交流,精心规划,着力开发特色教育;虹桥校区则着力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扎实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1 古今相承,营造吴文化校园

营造吴文化环境 从2006年开始,学校在高浜校区就开始实施“吴文化书香校园环境”创设工程,努力让校园展现传承“苏州园林”特色,再现至美吴文化环境。走进现在的跨塘实小,校园布局严谨有序,分区流线层次分明,长廊漏窗移步换景,绿化小品和谐统一,楼榭亭台参差错落自成一体,建筑群体廊连檐接融会贯通,更有竹林摇曳、芭蕉繁茂。

开发吴文化课程 把吴文化当做开展特色教学、创建特色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学校通过实践探索,开发了吴文化校本课程教材《吴文化一百课》《寻访世遗精华:苏州园林》《苏艺三编》等,尝试在各学科中有机渗透吴文化,并以开设吴文化专题兴趣课程为支撑进行课题研究。如今,跨塘实验小学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至少一门吴文化技能,学校也成为园区唯一一家“苏州市未成年人昆曲传播基地”。学校还原创编制了适合小学生的“昆曲操”,集昆曲武生、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让每一个学生在运动中感受昆曲的无穷韵味。

开展吴文化活动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好强的特点,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自己去探究。学校将吴文化教育资源逐步延伸为弘扬吴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各类学校主题活动,开办“吴文化”艺术节、世遗文化节,开展“吴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拓视野、品吴韵”活动、校际间的“吴文化”互访活动等,创办了少先队的“吴文化100问”广播专栏。结合季节和环境的特点开展的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校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软硬”兼顾,全面构建校园

信息技术的硬件环境的建设是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基础,学校以特色发展为抓手,聚焦构建智慧课堂,实施“三个一”工程,在虹桥新校区建设中积极推进信息化环境建设。

1)打造一间未来教室。未来教室是一种典型的智慧学习环境的物化,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室的高端形态。未来教室以电子双板课堂教学平台为核心,结合电子书包、高清视音频交互系统、课堂直录播系统等,以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虹桥校区已经基本完成了课堂直录播系统的微格教室,而电子双板、电子书包等成为跨塘实验小学学生们平时日常学习的基本装备。

2)安装一块电子交互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与电脑进行信息通讯,将电子白板连接到计算机,并利用投影机将计算机上的内容投影到电子白板屏幕上,在专门的应用程序的支持下,可以构造一个大屏幕、交互式的协作会议或教学环境。利用特定的定位笔代替鼠标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可以运行任何应用程序,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在计算机上利用键盘及鼠标可以实现的任何操作。跨塘实验小学虹桥校区所有的普通教室和专业教室配备的投影仪均带有红外交互系统,集合相关软件,全面实现交互白板教学。

3)成立虚拟仿真电台。在跨塘实验小学有一个虚拟仿真校园广播电视台,学校利用摄影棚中的一小部分空间搭配蓝色背景,加上两支摄影灯光,与非线性编辑系统结合使用,将虚拟演播的节目直接输出到非线性编辑系统中进行编辑播出,并可将编辑结果记录到网络共享存储器中,实现演播资源共享。

重视“信息化”软环境建设,增强软实力,加速学校现代化建设步伐。学校借力园区的优质资源,以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来增强学校教育的软实力。

1)借力“云资源”,打造精品课堂。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15年,要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者可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学校在参与园区教育云资源库建设的同时,积极借助园区教育的云资源,通过校园网、班级博客、视频点播直播系统等载体积极应用云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助力全面构建学校智慧校园的软环境的建设。

2)开设“大讲堂”,促进教师成长。跨塘实验小学要利用“跨小大讲堂”,邀请各类专家、名师或者各科教学的能手为全体教师进行各级各类讲座,如先进教室、数字教师、未来教育、双板教学等,加强新媒体、新技术的培训和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全面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鼓励教师参与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尝试与研究,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努力,跨塘实验小学的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进步,收获了累累果实。每位学生已从当初的零基础发展到如今均能掌握一样或多样技能,学生在各级比赛、展演中屡获佳绩。教师也屡屡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获奖,2013年在全国NOC网络教研团队竞赛中学校派出的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团队同时问鼎大赛的最高奖——创新大奖。学校也先后获得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苏州市现代化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虹桥校区教室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313”教室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虹桥碧波太平湖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喜茶虹桥新天地店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