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感悟

2014-05-27何艳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育理念合作探究新课程

何艳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等基本价值取向。为此,我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理念;情感;合作探究;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121-0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程走进课堂,来到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身边,给我们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机遇,新课改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方位落实科学素养教育”。时下的高中政治教学也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笔者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改的感悟颇深,因此在教学中有了以下几点感悟。

一、政治老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

新课程基本理念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应该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我们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在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政治课堂还给学生。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把学来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能提升他们社会主义的道德水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既要让学生学到政治课的理论知识,又要引导他们用自己所学来认识和分析种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鼓励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思索问题,用自己的实践解决问题。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政治课堂教学

以人为本,是普通高中政治课改的根本理念,以人为本,要求高中政治新课程尊重高中生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个性发展,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为每一个学生的有个性的成长发展服务。政治新课程重视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新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以育人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关注每位学生的整体发展,把握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共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以满足学生发展不同需要。

三、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

新课程教学目标强调和追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要素的价值,由于任何一个学科都必须致力于培养情感丰富的人,尤其是思想政治学科,更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更注重把学生培养成生活态度积极、感情丰富和具有正确人生观的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到思想政治学科的字里行间,成为该学科课程教学过程的灵魂和教学内容的血和肉。加强情感教学是改革思想政治学科现状的需要,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前还处在说教型教学阶段,说教型教学的主要问题是“缺情”。因为思想政治课是德育学科,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变说教型教学为情感型教学,增强真实情感,减少空洞的理论说教,从而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情感陶冶融为一体,寓教育于情感之中,使情感陶冶作为健全学生人格和完成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善于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单薄刻板,所学的知识也不会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更不用说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创新。脱离了实际灵活运用,我们的教学也就失去了最初的目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以必修课和活动课为特定载体,并特别强调校内外、课内外学科间的交互作用,注意引导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去观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社会活动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

五、适度使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达尔文小时候曾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因为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之一,最重要的特点是集影像、文字、动画、声效等为一体,能够把大量鲜活的正在发生的现象呈现给学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所学观点。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激活课堂。例如:在讲《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时,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关于改革开放30年的视频片段,学生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静心观看。看完后,我让学生思考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从中概括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结果,学生的回答既准确又全面。但是,如果我们一节课自始至终都使用多媒体,势必会造成学生感官的麻木,到重点知识时,学生的大脑会浑浑然,使教学重、难点难以突破,造成学生课后问题较多。因而,多媒体的使用必须坚持适度、实用、经济、科学、高效的原则,突出核心知识,保证学生与教师有充分交流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上是我结合自己的政治教学体会对新课改课堂教学进行的一些思考。新课改的大船已启航,广大政治教师们,你能否在这一轮课改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这不仅关系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新课程改革下政治学科能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当然面对新课程改革下政治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我们政治教师要善于思考,用新理念新办法来加以解决,更重要的是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素质。

参考文献:

[1] 《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12

[3] 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N].中国教育报.2007.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合作探究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