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的理论基础“三农”研究

2014-05-26李佳佳许国萍

老区建设 2014年4期
关键词:三农

李佳佳 许国萍

摘要 社会化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和组织社会学理论构成了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的丰厚理论基础。其中,高校党建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化理论的运用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社会化理论为大学生进行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提供了依据;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始终闪耀着真理光辉,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政党不断发展的有力武器;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强的社会功能,组织社会学理论也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

关键词 社会化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组织社会学理论

作者简介李佳佳(1985—),女,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老区建设》杂志社,编辑,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许国萍(1987—),女,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福建福州 350007)

高校党建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化理论的运用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社会化理论为大学生进行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提供了依据;100多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始终闪耀着真理光辉,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政党战胜各种困难以及取得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力武器;中国共产党作为一种正式组织,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组织资源和政治资源,它既能有效整合党员,又能广泛联络社会群众,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强的社会功能。因此,我们要加强这些理论的研究,以推动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的不断创新。

一、社会化理论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形态构成要素中的最基本因素。在社会学理论中,“社会化”的基本定义是:“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群体的方法和社会互动过程。” 1P.142在这个意义的社会化,实际上是指社会不断超越生物的含义,并在社会的意义上再产生自身的过程。胡竹对社会化的理解是这样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的特定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与其他人相区别的人格和特性,也是从一个生物学的个人转化为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社会人,是不断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的一种过程2。人之所以是社会的人,是因为人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一个人不可能不与社会接触而独自生存。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复杂多变的,要融入其中需要不停地摸索和学习,其体现就是一个人的成长,这是一个不停的内化与外化的过程。在这个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中,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得以传承和进步,社会的结构得以平衡和稳定,社会中个人的发展才能够体现出丰富和多彩3P.83。

政治和道德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政治性和道德性也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政治决定着一个社会的运行,道德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稳定,人的政治、道德的社会化对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稳步前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化的效果与个体的生命阶段有着不可分割的对应关系。人在青年阶段,心理还不太成熟,可塑性比较强,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当代社会,青年人的身心发展往往不协调。社会化对一个青年人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青年人的社会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系统的社会化理论起源于西方,但在中国古代思想中也有呈现,如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孟子、苟子的思想。孟子性善论所表现的其实就是一种“道德教化”的思想,即道德社会化的内容。与苟子有关“人性论”和“礼义”的论述是其社会化思想的具体表现。西方有关社会化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早,涉及的领域也更广泛,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中都有大量的研究。早在19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学著作中就已经出现“社会化”的提法。一百多年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主要有精神分析学说、行为强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等4P.110-113。尽管不同学者或不同的理论取向在对社会化的认识和理解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西方学者普遍认为,社会化是反映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概念;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受到社会文化、社会成员、政治经济环境等等的影响,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学校是绝大数人成长离不开的教育基地。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因此,学校对个体的社会化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学校对个体进行社会化有系统的教学模式,且带有半强制性。在输送各种学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同时,塑造个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按照社会化理论,高校的党建工作就是对大学生的政治性和道德性进行社会化,让正处于青年时期、个性容易塑造的大学生,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个人,都具有着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是研究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发展及其在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和成为执政党后起领导作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党自身建设的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100多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建立的无产阶级党建学说始终闪耀着真理光辉。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在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武器。

马克思与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奠基者。其党建学说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无产阶级要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革命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最先进的部分;共产党要用科学的世界观作理论基础;共产党必须制定正确的纲领和策略;共产党必须坚持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5P.65-66。

列宁有一个完整的党建学说,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在俄国的运用和发展。列宁党建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是直接执政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和领导者;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有组织的部队;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确立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共产党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纲领,实行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共产党必须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共产党要正确处理领袖、政党、阶级、群众间的相互关系;共产党夺取政权后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列宁强调,党必须根据执政党地位变化的新情况,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任务非常繁重,主要任务除了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外,还有:第一,提高党员质量,纯洁党的组织;第二,扩大党内民主,完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第三,保持党的团结与统一;第四,坚决反对官僚主义5P.68-75。

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党建学说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毛泽东建党学说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其基本点是: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着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党,同时也注意从组织上进行建设;党的建设是与党的政治路线密切相关;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党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整风是全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5P.75-77。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完成了建设布尔什维克式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任务。

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邓小平党建理论。邓小平党建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共产党执政的条件下党内建设的根本问题。邓小平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担负起领导人民搞建设的重任,因此,国家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建设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必须抓好党的建设问题。在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中,如果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它执政以后,一定会首先考虑推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一问题,一定会领导人民积极发展生产力,以此为基础逐渐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P.78

江泽民的党建学说创造性地解答了在21世纪这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进行党的建设,应该怎样进行党的建设的两个关键问题,为全面进行党的建设,提供了更为系统、更为清晰的战略思路。在199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地推进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要引领时代的发展,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带领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6P.27

应该看到,制度的建设,反腐倡廉的建设,思想教育的建设,执政能力的建设等等,全部都是为了党的建设的顺利进行而展开的。正如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的讲话中所言:要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7P.5332007年10月,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8P.29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大学生党建作为党的建设的组成部分,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其成效才会更加突显。

三、组织社会学理论

西方早期的组织社会学理论大体分为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结构学派。现代对社会组织的研究基本沿着上述三个学派的研究方向发展。始自法约尔、泰勒等人的从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社会组织的研究,逐步发展为管理科学;始自梅奥等人的对组织中的人的心理、行为、人际关系的研究,发展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组织行为学;韦伯从社会学角度对官僚制组织的分析,发展为组织社会学。1970年代以来,新制度学派提出许多看似非理性的组织行为有其内在理性逻辑,提出了“合法化机制”。1980年代以来,格拉诺维特、博特等人发展了社会学网络学派。

组织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认为组织环境是一种制度要素,运用环境因素中的行为规范和理想信念等概念说明什么是组织及组织应该如何行动。认为,组织是融合于社会与政治这个大环境之中。组织的结构和行为实践都受到社会中的各种规则的影响。鲍威尔和迪马乔强调,强制因素、规范因素和模仿因素三个因素会因时因地,形成不同的组合形式,由此影响社会组织9P.1-2。

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个正式组织,具有很重要的组织资源和政治资源。党的基层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力量,它既能有效整合党员,又能广泛联络广大群众,能对社会各种利益关系进行合理调整和协调。正如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强调:当代中国最关键的事情,就是如何管理我们国家,管理国家最关键的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建设一个具有良好执政能力、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就要建立健全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毫不松懈地抓好党的先进性建设。从党员的构成看,高校的学生党组织和其他非高校的党组织有着较大差别。大学生党员是高校的优秀学生群体,他们年轻活跃、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质,他们加入党的组织,为我们党提供了新鲜的血液。与此同时,全国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党建工作虽然有着相同的规律。但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学校环境中,学生党建情况又不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讨新形势下推进高校学生党建的有效途径。

社会化理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和组织社会学理论是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的重要理论。大学是人的一生中价值观、人生观逐渐形成和稳定的重要时期,也是各种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党建的实质就是一种社会化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趋于完善的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是高校进一步做学生党建工作的指南。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实现高校学生党组织的“外部有效性”与“内部有效性”的“内外统一”,将组织社会学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胡竹.中国人个体社会化的几个概念辨析J.心理学探新2011,2.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庞树奇,范明林.普通社会学理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5杨智等.马克思主义学说与党建理论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8.

6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迪马吉奥,鲍威尔.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中文版序言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刘忠林

猜你喜欢

三农
掀起学习《论“三农”工作》的热潮
浣溪沙·人间衣食在三农
赞分盐镇裕牛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三农”报道如何“精准”
“三农”信贷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三农”宣传大有可为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