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用药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72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4-05-25张维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阿德福乙型肝炎肺结核

张维静

(东北师范大学校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4)

联合用药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72例临床疗效分析

张维静

(东北师范大学校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4)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用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利福平、链霉素、阿德福韦酯和左氧氟沙星给药方案;联用组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联合阿德福韦酯方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统计数据做对比。结果联用组胸部病灶吸收率和对照组相近,联用组痰菌转阴率、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也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联用组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97.2%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2%。结论联合用药方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案,降低了对肝功能的损伤、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联合用药;肺结核;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1],肺结核和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生率较高,且多数肺结核患者同时患有慢性乙型肝炎,而患者体内存在的肝炎病毒可能使得在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之前,肝功能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如果继续不当使用抗结核药,将会大大加重患者的肝功能损害。肺结核俨然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生活,慢性乙型肝炎是肺结核患者长发生的合并症状之一,进一步加大了肺结核的治疗难度。为探求安全、有效、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提高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联合阿德福韦酯方案用药,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72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0例,年龄22~58(38.4±19.0)岁。

纳入标准:①符合卫生行业标准中关于肺结核及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②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③患者年龄>20岁;④未接受任何抗结核或者抗病毒治疗;⑤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肝炎等;⑥不嗜酒;⑦除慢性乙型肝炎外,无其他肝脏疾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及联用组患者除了均用相同的抗结核、保肝等常规的治疗方法外,分别给予以下两种给药治疗:①对照组治疗方案:给予左氧佛沙星片200 mg,口服,2次/天;利福平片0.4 g,口服,1次/天;阿德福韦酯片10 mg,口服,1次/天;链霉素0.75 g,肌内注射,1次/天。②联用组治疗方案:给予利福平0.45 g、异烟肼0.3 g、乙胺丁醇0.75 g、吡嗪酰胺1.5 g、阿德福韦酯片10 mg,均口服,1次/天。

1.3 测定指标

分别观察对照组和联用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胸部病灶吸收率及包括谷丙转氨酶复常率、HbeAg转阴率、乙肝病毒DNA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在内的应答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测定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资料采用χ2检验,其中,P<0.05表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5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订的“肺结核化学疗法”标准[3]:病灶吸收超过原来的一半,空洞缩小超过原空洞直径的一半以上,为显著吸收;病灶吸收小于原来的一半,为吸收;病灶未出现明显变化,表示无变化;病灶进一步扩大,为恶化。胸部病灶吸收率=(显著吸收比例数+吸收例数)/总例数×100%;痰菌转阴率以连续2个月痰菌阴性且不再复阳为阴转。

2 结 果

2.1 各项测定指标的统计学数据比较

①两组患者胸部病灶吸收率和痰菌转阴率:联合用药组患者胸部病灶吸收率(96.5%)和对照组胸部病灶吸收率(94.5%)相近;联合用药组痰菌转阴率(86.5%)显著高于对照组痰菌转阴率(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4,P<0.05)。②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应答率:联用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86.11%)和乙肝病毒DNA转阴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1.11% & 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结果

本次治疗方案中,联用组和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对比如表1,根据图表统计情况可以看出,联用组的总有效率(97.2%)明显高于对照组(72.2%),且无效率(2.78%)显著低于对照组(3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表

两组数据比较,治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卡方检验,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4],每年因为结核病死亡的人数大约200万~300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结核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其发生率一直以来居高不下。在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也很高,而且常与肺结核合并发生。治疗肺结核的常规药物常常会加大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尤其是合并乙型肝炎的患者。临床上所使用的理想的抗结核药物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低毒性;具有杀菌、灭菌或较强的抑菌作用;在人体内的不良反应少;便于使用、价格经济实惠;有较充足的药源供应;另外,药物经注射或口服后,在血液中能达到有效浓度,并能渗入浆膜腔、吞噬细胞和脑脊液内,使药效迅速而持久。有关临床研究表明[2],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对氨水杨酸等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些药物,但近些年据临床观察,这类抗结核药物所引起的肝脏损害程度不断增加,而对于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的患者,这类药物对肝脏的损伤程度更加严重。因此患者在接受相关药物治疗肺结核后,其肝功可能就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与此同时也间接加重了慢性乙型肝炎症状,而慢性乙型肝这种传染病又具有较强的危害性。

在目前的治疗方案中[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是抗病毒治疗,目前世界上允许用作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主要有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为诺夫韦及替比夫定等。有研究表明[5],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侵入到人体的肝脏组织,同时,病毒感染的概率受乙肝病毒DNA、丙氨酸转氨酶等因素的影响。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中,阿德福韦酯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使用,其主要用于治疗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综合以上叙述可知,抗结核药物不可避免地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毒性,尤其在那些肝脏已经有病变损伤的患者身上,如果继续使用一般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将会导致肝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本次研究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分析,方案采用了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联合阿德福韦酯用于患者的治疗,通过对所统计资料的分析,联合用药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在病毒复发的控制、疾病进展的延缓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本次联合用药方案具有长期治疗的耐药率低、肝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抑制肝的纤维化、减少不良反应等优点。因此该用药方案更适用于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对于患者来说经济实惠,能够缓解和消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降低对患者健康的损害,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是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的用药方案。

[1] 谢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3,19(17):3236-3237.

[2] 苏国生,黎建源,程万里,等.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126例治疗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1):30-31.

[3] 许东,赵满芝,孙登顺,等.87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合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3,23(2): 112-113.

[4] 刘徽.阿德福韦酯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2013,20(4):61-62.

[5] 曾秀忠,麦群娣,曹丽红,等.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使用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0):72-73.

[6] 刘晓燕.62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的临床资料分析[J].临床研究,2013,11(10):596-597.

R521

B

1671-8194(2014)25-0186-02

猜你喜欢

阿德福乙型肝炎肺结核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阿德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阿德福韦酯联用五酯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