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2012年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利用分析

2014-05-25张秋璐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阿德福核苷聚乙二醇

张秋璐 柳 盛*

(青岛市传染病医院,山东 青岛 266033)

某院2012年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利用分析

张秋璐 柳 盛*

(青岛市传染病医院,山东 青岛 266033)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2年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药物销售以抗HBV核苷(酸)类似物为主。药物销售金额和DDDs排名一致,其排序为: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普通干扰素α、聚乙二醇干扰素α。阿德福韦酯DDDc最低,聚乙二醇干扰素α DDDc最高。结论我院2012年门诊用药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为主,临床效果、药物价格仍然是临床医师治疗选药的标准。

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药物利用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传染病之一,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为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国内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α和核苷(酸)类药物。本文选取青岛市传染病医院2012年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实际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该类药在我院的应用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取自我院门诊2012年药品账目,包括药品名称、销售金额、消耗数量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对我院2012年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数据,以应用品种、销售金额、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为参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DDD是指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年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本文药品的DDD值取自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和《新编药物学》(第17版)[1]并结合药品说明书综合确定。DDDs=药品的年用量/该药的DDD值。DDDs值可客观地反映该药的使用频率,其值越大,说明此药的使用频率越高,反之,使用频率越低。DDDc=该药年销售总金额(元)/该药的DDDs值。DDDc代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DDDc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销售情况

我院门诊2012年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销售金额及占比统计见表1。

表1 2012年度我院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销售情况

由表1可见,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销售金额占所有门诊销售药物的67.05%,其中核苷(酸)类药物占61.28%。恩替卡韦的总销售金额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销售金额的第1位,远高于其他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其后依次为阿德福韦酯酯、拉米夫定、替比夫定、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普通干扰素α。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两种药物销售金额占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总销量的78.77%,占门诊销售药物总金额的52.87%。

2.2 总体应用情况统计

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总体应用情况见表2。

由表2可见,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DDDs高,说明用药频度较高,临床医师更倾向选择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平均日费用最高,其次为普通干扰素α,阿德福韦酯最低。

表2 2012年度我院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总体应用情况

3 讨 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病毒引起的以肝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肝脏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这些患者存在进展为肝硬化、肝癌或终末期肝病的风险。我国在2010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进一步明确了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2]。目前临床应用有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α和核苷(酸)类药物两大类。

通过对我院2012年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进行分析,门诊销售总金额的67.05%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说明门诊医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与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一致。另外抗病毒药物使用的普遍现象可能与青岛市将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纳入门诊大病管理,抗病毒药物属医保报销品种有关。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中核苷(酸)类药物销售金额占91.38%,明显高于干扰素α8.61%,可见在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医师更倾向使用核苷(酸)类药物。这可能是由于核苷(酸)类药物抑制HBV作用迅速、副作用少、口服方便;干扰素α治疗费用高、副作用较为明显(如流感样症状、外周血细胞减少、精神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需注射治疗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并且干扰素α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是绝对的禁忌证,还要求患者治疗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0×ULN,血清总胆红素应<2× ULN,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干扰素α的优势在于其e抗原转换率较高,且疗程有限,有停药后效应,不发生病毒耐药,兼有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因此,要针对不同的患者权衡利弊选择干扰素类药物或核苷类似物。

不同品种药物销售金额和DDDs排名一致,其排序为: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普通干扰素α、聚乙二醇干扰素α。

恩替卡韦具有很强的抗HBV作用,对HBV DNA复制的开始、逆转录和DNA正链合成等三个阶段具有抑制作用。多项研究证明,它是目前核苷类似物中抗病毒作用最强,耐药性最低的药物,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3]。但其DDC值是核苷类似物中最高的。我院门诊恩替卡韦销售金额占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56.95%,说明我院门诊医师对于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选择还是以临床疗效为主,亦表明青岛市患者经济承受能力较高。

阿德福韦酯病毒变异率低于拉米夫定,且与其他三种核苷(酸)类药物无交叉耐药位点。但是由于动物实验中的肾毒性,限制了其治疗剂量,在4种核苷(酸)类药物中抗病毒作用最弱[4]。临床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从给药成本、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敏感度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发现3种药物在疗效确切、肯定的基础上,阿德福韦酯具有较为经济合理的临床用药意义[5]。我院门诊阿德福韦酯销售金额占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21.89%,居第二位, DDDs与恩替卡韦接近(43.95∶40.58),但其DDDc最低,临床应用最为经济,说明很多患者因为经济承受能力,应用性价比更高的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是第一个用于抗HBV的核苷(酸)类药物,但该药易产生耐药性,即导致HBV的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变异,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变异发生率增高。相继上市耐药率低的核苷类似物的使用是限制拉米夫定用量的主要因素,但拉米夫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类似安慰剂,DDC值在4种核苷类似物中仅次于阿德福韦酯,故仍是一些经济困难患者的选择[6]。替比夫定其优点是有很强的抑制HBV复制的活性,HBeAg血清转换率高于其他核苷(酸)类药物,停药后持久应答率较高,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唯一认可的妊娠B类药物。但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肌酸激酶(CK)升高,DDDc较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7]。从我院门诊数据可见,拉米夫定、替比夫定的销售金额(7.47%和5.07%)和DDDs(11.02和4.93)均较低,说明门诊应用较少。

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干扰素α有两种:即普通干扰素α、聚乙二醇干扰素α。由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在血液中浓度稳定,维持时间长,每周只需注射一次,使用较方便,且不良反应较普通干扰素α低,因此美国和欧洲肝病学会制订的指南中均建议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取代普通干扰素α,以解决普通干扰素α在血液中浓度不稳定、每周需多次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和疗效不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等缺点[8]。从表2可以看出,普通干扰素的DDDs值大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说明还是有一部分患者选择普通干扰素,可能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是进口药物,价格较昂贵有关。如果能开发国产聚乙二醇干扰素α,使治疗费用下降,就能充分发挥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优势,让更多的干扰素α适应证患者获得有效的抗乙肝治疗。

[1]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13-24.

[3] Chang TT,Gish RG,de Man R,et al.A comparison of entecavir and lamivudine for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N Engl J Med,2006,354(10):1001-1010.

[4] 曾民德,茅益民,姚光弼,等.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的中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2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6):387-394.

[5] 张武英,龙列明,冯冰,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年对比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5):71-72.

[6] 姚光弼,王宝恩,崔振宇,等.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三年疗效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6):382-387.

[7] Lai CL,Gane E,Liaw YF,et al.Telbivudine versus lamivudin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J].N Engl J Med,2007,357(25):2576-2588.

[8] Marcellin P,Bonino F,Lau GK,et al.Sustained response of hepatitis B e antigen-negative patients 3 years after treatment with peginterferon alpha-2a[J].Gastroenterology,2009,136(7): 2169-2179.

Analysis of the Utilization of Anti-HBV drugs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during 2012

ZHANG Qiu-lu, LIU Sheng*
(Qingdao Infectious Diseases Hospital, Qingdao 266033, China)

Objce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Anti-HBV drugs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MethodsThe utilization of Anti-HBV drugs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during 2012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in terms of rational use types,consumption sum,DDD,DDDs and DDDc.ResultsThe consumption sum of Anti-HBV drugs occupied the first place in our outpatient department. The consumption sum and DDDs were the same sort: entecavir, adefovir dipivoxil, lamivudine, telbivudine, ordinary interferon α, Peginterferon α. Adefovir dipivoxil had lowest DDDc,and Peginterferon α had hightest DDDc.ConclusionThe outpatient therapy revolved around Anti-HBV drugs in 2012. Clinical effects, drug prices were still clinicians treating drug selection criteria.

Outpatient; Anti-HBV drugs; Drug utilization analysis

R512.62

B

1671-8194(2014)25-0012-02

*通讯作者:E-mail: lius123@163.com

猜你喜欢

阿德福核苷聚乙二醇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金蝉花中5种核苷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胸腺肽α1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的影响
RP-HPLC法同时测定猴头菌片中5种核苷
HPLC法同时测定新疆贝母中3种核苷类成分
聚乙二醇渗透胁迫对苜蓿幼苗营养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
阿德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甘露醇在结肠镜检查准备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蛹虫草中4种核苷的含量分析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