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肺结核患者合并大咯血的内科护理

2014-05-18罗红霞陈霄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2期
关键词:内科循证肺结核

罗红霞 陈霄霞

(湖北省宜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宜城 441400)

门诊肺结核患者合并大咯血的内科护理

罗红霞 陈霄霞

(湖北省宜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宜城 441400)

目的探究门诊肺结核患者合并大咯血的内科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门诊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均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内科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咯血发生率、咯血量、咯血停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与常规的内科护理相比,循证护理在降低肺结核患者咯血发生率、咯血时间,缓解患者紧张和恐惧心情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因此在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的内科护理中可以采用循证护理方法。

肺结核;大咯血;常规内科护理;循证护理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类重要的机体感染疾病,该病常见于青年人身上。肺结核患者经常会出现大咯血的情况,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咯血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等。为了探究有效的护理方法,我院针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常规内科护理以及循证护理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展开了对比研究,现在将研究的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对比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门诊部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44例,女性患者有36例,患者年龄最小的为19岁,最大的为64岁,平均年龄为39.6岁。患者的病情情况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有58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17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有5例。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均分成两组,每组有40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多项基本指标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很强的统计可比性[1]。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内科护理方法,对照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内科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方法。①常规护理方法。首先做好病房的消毒工作,对病房内的血迹、患者的痰杯等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和处理。每天用紫外线等照射进行空气消毒,定时对病房通风换气。其次进行咯血的一般护理,肺结核患者进入之后让其充分休息,对于大咯血的患者全天候的卧床休息,在患者的床边配备抢救药品和器械。根据患者的病灶和心肺功能调节卧床体位。之后,止血护理,患者在出现咯血情况时,按照医师的医嘱及时的注射垂体后叶素等药物进行止血护理,并且告诉患者用药之后的一些不良反应,如出汗、心悸。胸闷、胸痛等。对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必要使时采取措施进行缓解。最后,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以及心理护理,患者在发生1次大咯血之后,经常会再次发生咯血,因此护理工作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出现咯血现象时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咯血经常会来势凶猛,患者通常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会产生紧张、恐惧等情绪,医护工作人员已经对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密切的关注,及时的采取措施缓解。并且耐性的向患者讲解与其病情相关的知识,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②循证护理。循证护理就是在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组织指导提出循证护理问题、获得循证支持以及进行循证应用的新型护理方式。该护理方法就是通过对来自患者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获得充分的证据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将解决措施应用到实际的护理过程中。与常规的护理方向相比,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针对实际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2]。

1.3 观察指标

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的指标主要包括患者咯血的发生率、咯血量、咯血停止时间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SF-36评分的方法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以及精神健康等指标,最终获得的总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对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采用的方式表示,对比分析采用检验。如果得到两组数据之间有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咯血发生率、咯血量以及咯血停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咯血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咯血发生率42.5%,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咯血量为148.932.6 mL明显对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咯血量642.6 mL,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咯血停止时间为7.61.4 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剧咯血停止时间22.9 d,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咯血发生率、咯血量、平均咯血停止时间对比表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采用SF-36进行评分之后得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P<0.01)。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具体如表2所示。

3 讨 论

肺结核是一种多发于青年人身上的一种结核杆菌引起的机体感染性疾病。随着近几年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低热、乏力、咳嗽和咯血等,咯血是肺结核患者中主要的一种临床并发症状,根据临床研究资料得到咯血患者占到肺结核患者的30%~50%。肺结核患者并发大咯血通常会是患者出现严重的大出血,同时大量的出血非常容易滞留在患者的气管或者支气管中,引发患者出现窒息现象,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分析得到咯血的发生和患者的病情、心肺功能、继发性肺结核以及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寻找有效的内科护理方法对于降低患者的咯血发生率、咯血量,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实际意义。

本次研究可以得到在常规的内科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这一方法能够明显的降低肺结核患者的咯血发生率、咯血量以及平均咯血停止时间,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方法,是以科学护理理念作为指导,在传统护理经验的基础上,以科学依据为核心,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护理工作的一种护理方式。这种护理方法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会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状况、心理情绪、价值和意愿,制定出最适合患者自身状况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随着科技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生,循证护理已经在临床护理的各个领域开始得到应用,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到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的内科护理中,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出可行的、新近的护理方案。将方案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的降低咯血的发生率、咯血量以及平均咯血停止时间,有效的提高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这种护理方法值得在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临床护理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1] 邵翠菊.肺结核大咯血护理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0, 8(4):242.

[2] 何仲楠.肺结核大咯血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 9(8):324.

[3] 王敏,李莉艳,崔玉兰.肺结核大咯血行肺叶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2,9(4):322.

R473.5

B

1671-8194(2014)22-0362-02

猜你喜欢

内科循证肺结核
内转科型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循证护理》稿约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