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2014-05-18孙继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2期
关键词:丹参酮疏肝柴胡

孙继华

(山东省章丘市高官寨镇卫生院,山东 章丘 250209)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孙继华

(山东省章丘市高官寨镇卫生院,山东 章丘 250209)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92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丹参酮治疗的方法,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95.65%;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6例,有效率86.9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疹、脓包、粉刺、结节等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皮肤过敏,2例疼痛、瘙痒,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寻常痤疮符合中医辨证理论,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寻常痤疮;柴胡疏肝散加味;丹参酮;疗效观察

痤疮为青春期常见病,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主要与性腺内分泌失调有关。据统计,发病率为30%左右[1],且多发于面部,表现为红疹、脓包、粉刺等,严重者出现增殖性或凹陷性瘢痕,给患者的容貌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本研究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92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

14~31岁,平均年龄(19.5±1.5)岁,病程1个月~2年;对照组46例,男23例,女23例,年龄15~36岁,平均年龄(21.5±2.5)岁,病程2个月~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痤疮诊断标准且未接受过药物治疗,其中以丘疹为主49例,以脓包为主25例,以结节为主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痤疮类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诊断学》中,青少年发病、皮损分布于颜面和胸背部,主要表现为白头、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等多形性皮损等特点,常伴有皮脂溢出,饮食不节等,青春期过后多数可自然减轻[2]。

1.3 方法

①观察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的方法:柴胡15 g,白芍10 g,香附10 g,茯苓15 g,白术15 g,丹参10 g,夏枯草10 g,紫花地丁10 g,川芎10 g,金银花15 g,连翘15 g,浙贝母10 g,皂角刺8 g,炙甘草5 g。阴虚火旺明显者加栀子10 g,知母15 g,蒲公英10 g,黄柏10 g;脾胃湿热重者加藿香10 g,苍术10 g,黄芩10 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0 g,芒硝10 g;气滞血瘀重者加赤芍10 g,牡丹皮10 g,白花蛇舌草15 g;肺胃热甚者枇杷叶10 g,菊花10 g,栀子10 g。每天1剂,水煎分两次服,连续服用6周。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性及肥甘油腻、腥发食物。②对照组采用丹参酮治疗的方法:口服丹参酮胶囊4粒/次,3~4次/天,连续服用6周。忌烟酒、辛辣、油腻及腥发食物。

1.4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无瘢痕及色素沉

着;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无瘢痕,稍有色素沉着;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改善,有少数瘢痕及色素沉着;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瘢痕及色素沉着明显[3]。

1.5 统计学分析:所有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采用()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95.65%;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6例,有效率86.9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见表2。观察组红疹、脓包、粉刺、结节等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d,)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红疹 脓包 粉刺 结节观察组 46 12.5±2.5 15.5±3.5 11.5±1.5 16.5±3.5*对照组 46 17.5±3.5 21.5±3.5 16.5±2.5 22.5±3.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皮肤过敏,2例疼痛、瘙痒,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不良反应均在2周内消失,不影响治疗。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痤疮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青少年心理和社交发展。西医认为,痤疮主要由于雄激素分泌亢进、皮脂腺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微生物感染而产生,因此消除炎症、改善角化、抑制皮脂腺分泌是治疗痤疮的主要方法[4]。但西医治疗差异性较大,容易复发,且不良反应较多,效果欠佳。中医认为,痤疮称之为“粉刺”、“肺风粉刺”等,应根据疾病的寒、热、虚、实,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优势明显。其病机主要为肺胃热盛、湿邪蕴结、冲任失调、热毒壅盛,上热下寒等,表现为颜面部或胸背部有少量皮疹,以红色丘疹为主,个别上有脓头,痒痛相兼,面部油腻,以“T”字区为重,严重者出现结节、囊肿、脓肿、黑头粉刺,女性常伴有月经不调,手足凉,行经腹痛等[5]。现代研究认为,青春期易出现情绪波动、抑郁气滞,导致脏腑气机不畅,气郁化火,由于肝主疏泄,治疗当以疏肝理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6]。

本研究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白芍、香附疏肝理气,解郁泻火;丹参、夏枯草、紫花地丁、川芎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茯苓、白术健脾利湿;金银花、连翘清气凉血;浙贝母、皂角刺消肿排脓,软坚散结;炙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凉血散结、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功。同时可根据临床症状的轻重加减药物,兼顾治疗。丹参酮为丹参提取物,有抗菌、消炎、活血化瘀、促进伤口愈合等多方面作用,有一定的抑制雄激素分泌的作用[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95.65%;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6例,有效率86.9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疹、脓包、粉刺、结节等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皮肤过敏,2例疼痛、瘙痒,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柴胡疏肝散加味能够对症治疗,相较丹参酮单味药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显著,有效改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翁鹤,曹毅.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寻常痉疮的疗效观察[J].2012年中医美容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46-48.

[2] 赵丽,郭雯,郭建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9):73-74.

[3] 路金瑞,赵军磊.丹参酮联合西药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河南大学学报,2011,30(2):153-154.

[4] 宋艳丽.中医药“内外合治”痤疮的疗效观察及对皮脂分泌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5] 蒋友琼.中药配合情志疗法治疗冲任失调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6] 刘久利.中药治疗寻常痤疮文献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探索[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7] 崔晗,姚春海,赵一丁,等.内外合治治疗肺胃湿热证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6):38-39.

R758.733

B

1671-8194(2014)22-0306-02

猜你喜欢

丹参酮疏肝柴胡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基于一测多评法的丹参酮提取物质量控制△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