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病例分析

2014-05-18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2期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支架

张 静

(河南省孟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孟州 454750)

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病例分析

张 静

(河南省孟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孟州 454750)

目的以脑血管造影和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为例,分析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病例。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作者所在医院,已收入院的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患者68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患者及家属意愿,同意接受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手术的为实验组,其他进行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脑血管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有很显著的效果,减小脑动脉的狭窄率,改善了脑动脉血液循环,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今后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脑血管腔;支架置入;症状性脑动脉狭窄

脑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以及急性脑梗死发生的重要病因[1]。当脑动脉狭窄超过30%时,脑梗死发作的概率增加数倍。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是有神经系统和或其他系统症状的脑动脉狭窄[2]。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头痛、脑缺血、缺氧等,如果发生脑出血会致死[3]。及早改善并控制脑动脉狭窄是神经科临床工作重要的任务。近年,提出的用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成效[4]。本文通过研究,探讨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作者所在医院,已收入院的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5例,女性33例,年龄分布59~78岁,平均年龄64.7岁。按照患者及家属意愿,同意接受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手术的选为实验组,剩余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符合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诊断,有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谵妄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脑血管有69%~89%的狭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进行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手术。手术前4 d,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3片,手术时全麻,为确保凝血酶激活时间延长为正常的2~3倍进行全身肝素化,同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3]。

用改良后Seldinger 穿刺法逆穿刺股动脉,将支架置入。用超滑导丝引导至各血管。选用X射线血管造影机(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采取Seldinger行右股动脉穿刺,给予造影检查,患者取常规的投照体位。选择性动脉造影后,将支架一端固定于狭窄远端。用微导丝引导支架进入狭窄部位。确定支架固定后,用压力泵使球囊扩张释放支架。术后,严密监护患者1~2 d,继续使用抗凝剂3 d。3 d后对手术部位进行影像学检查。出院后,患者进行康复锻炼,随访术后疗效和(或)并发症,每半年1次。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口服抗血栓药物,3个月为1个疗程。每3个月做脑部血管影像学检查1次。

1.3 观察指标

记录支架置入术的全过程,包括:置入前围手术期的准备,置入手术过程中血流变化情况,以及置入后对患者预后和(或)术后并发症的随访。准确分析患者在支架置入手术前和接受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数据,讨论实验结果,得出临床应用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计算机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本次所得的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结果对比

实验组治疗后脑血管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脑血管平均狭窄率是实验组的大约40倍。本组实验数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方法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结果

2.2 并发症情况

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并发症,有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经过随访记录,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7%,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9.1%。而对照组近期并发症为23.5%,远期并发症为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卒中也叫脑中风,是一种突然发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多种因素可能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进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患者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动脉狭窄是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在颅内缺血时会较早发挥作用,起到主要的代偿作用。临床治疗脑动脉狭窄通常采用手术治疗,腔内支架技术是比较常见的手术方法之一[4]。这种手术可以有效减少颅内斑块破裂导致的栓塞进而改善脑灌注压力。而脑血管造影不但能清楚地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颅内大血管及大脑半球的血管图像,还可测定动脉的血流量,有利于脑血管病的检查,为手术明确病变范围、病变位置提供良好的依据。在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实施过程中,严格制定并执行操作规范,及时察觉和处理异常情况,能有效减小并发症的发生率[5]。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是安全、可行的。

本研究表明,在脑血管造影下,行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有很明显的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1] 邢艳晖,史巍.脑血管疾病支架置入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与应用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2010,14(13):2449-2452.

[2] 张守字,崔志刚,姜卫剑.脑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治疗[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期,2003,11(4):266-268.

[3] 应江鲜.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18(6):494-495.

[4] 周祝谦,李桂杰,李衍.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20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2010,14(9):1707-1710.

[5] 曹炳华,胡新星,秦超,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J].微创医学,2013,8(1):8-10.

R743.3

B

1671-8194(2014)22-0227-02

猜你喜欢

脑血管造影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