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师自我发展定位研究

2014-05-14朱艳华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自我发展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

朱艳华

摘 要:信息技术教师在保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分析研究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生存现状,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从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生活自我建构和在学校教育信息化中的角色定位两方面分析信息技术教师的自我发展之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教师;自我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6-0053-04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顺理成章。从“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到“班班通、校校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再到国家提出的“三通两平台”建设,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呈现迅猛发展之势。自2012年国家提出“三通两平台”,我国呈现了新的教育信息化热潮。各省开始剖析“三通两平台”的内涵,研究云计算、云技术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积极投入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作为中学学校中具有技术专业特点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保证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更是在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就在教育信息化如火如荼的今天,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却处于“职业被边缘化,职业认同低,职业压力大,职业倦怠现象普遍”的状态。[1]无疑,这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都是不利的。自2002年开展“信息技术教师:生存与发展”专题来,关于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定位、专业发展、职业认同、生存现状调查等方面的研究成为热点,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真正改变这一现状,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推动、学校的支持,还要信息技术教师真正从改变自己做起。正如傅钢善教授所言:在现有的教育制度下,如何让自己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位置不可或缺,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在调查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生存现状的基础上,从信息技术教师的自我职业构建和在学校教育信息化中的自我定位两方面,说明信息技术教师应从自身做起、增进自我认同感、努力提升自我的专业技术水平、做好自我发展规划、积极投身于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创造价值、做出贡献,从而实现自身价值、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二、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生存现状调查

通过对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的一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访谈,发现信息技术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不受重视

随着技术的发展,国家已经意识到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并将信息技术学科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希望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工具和学生学习的认知、探究工具,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信息化人才。但是,轰轰烈烈的课改真正落实到每个学校,实施难度却很大。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升学率仍然是学校竞相追逐的目标。由此就难免出现人们自觉地将学校课程划分为“主科”和“副科”的现象。信息技术作为非高考科目自然被划到“副科”的范畴,不能得到师生和家长的重视。

2.教师地位低

在学校,课程的重要与否决定着教师的地位。作为不受重视的“副科”科目的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的地位普遍较低。而且部分学校出现信息技术教师与主科教师“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实在让人结舌。

同时,在中学教师职称评定的激烈竞争中,信息技术教师很难胜出,从而处于“评职称难”的境地。

3.工作内容单调、繁杂

现实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教师人数较少,他们会面临年级单一、班数众多的现象。重复一节课的次数太多、面对的学生太多,容易使教师失去激情、无法顾及每位学生,甚至连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全。学生们成为了教师的匆匆过客、很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教授信息技术课程外,还兼顾学生竞赛培训、计算机维修工、机房管理员、其他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等职责。有甚者学校的打字、成绩统计工作、照相、摄像及视频后期的编辑工作也由信息技术教师承担。有些时候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使用,信息技术教师不得不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维护校园网络或教学媒体。加之,“学校评价机制不健全,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化评价模糊,导致信息技术教师地位边缘化,严重地削弱了其从事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引起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不满,学校中怨声连连。[2]

三、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生存现状的原因

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的生存现状实在令人担忧。那么,导致信息技术教师如此现状的原因是什么?信息技术教师们自己又将如何应对呢?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告诉我们,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导致信息技术教师生存现状的原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外部因素如: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不够、对信息技术教师额外工作缺乏有效评价和激励、学生和社会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片面认识等等。内部因素来自于信息技术教师自身。如: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是否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乐观的心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是否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对自我发展进行合理规划等等。

四、信息技术教师自我发展的出路

那么,信息技术教师应如何应对边缘化的职业生存现状,进而找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点呢?本文认为信息技术教师要从两方面做起,第一,明确自身在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正确地看待自己身兼数职的工作状态。第二,进行教师职业生活的自我建构。

1.明确在学校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

在迅速发展的教育信息化浪潮中,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钻研教学,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更应该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专业特点积极参与到学校以及社会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参谋和实践者;学科教师发展的支持者和推进者;新媒体新技术有效应用的引领者;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融合的示范者。” (1)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参谋和实践者endprint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建设规划、设备选购到实施部署都需要进行周密规划。哪个环节出错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由于校领导对于信息化方面不是很熟悉,作为具有信息化方面相关专业知识的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如:向校领导提供不同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和意见、撰写分析报告、参与建设实施环节等等。从而使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较佳成效,赢得校领导的认可和信赖。

(2)学科教师发展的支持者和推进者

早在2005年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已经使我们意识到中国教育的弊端和中国教师力量的薄弱。“钱老所说的‘杰出人才应该就是那种能够获得世界一流奖项的具有独立创新精神的人才”。[3]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获得信息技术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培养具有原创精神和信息素养的人才是信息社会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2013年11月11日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教育部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17年年底前,全国上千万所中小学教师都将接受培训,今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成为教师资格认定、升职和评奖的必备条件。”可见,国家对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正逐步加强。

以此为契机,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信息技能应用方面的优势,在其他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中做出贡献。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为其他学科教师提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当然,信息技术教师不仅可以在校内承担起校本培训的任务,也可以根据国家的需要到其他学校或者社会上去进行一些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培训。在帮助他人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许和尊敬。

(3)新媒体新技术有效应用的引领者

“新媒体与新技术是一个泛在的概念,具有时效性、前瞻性和动态性。”[4]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更新换代较快,让人应接不暇。当前,对人们教与学方式影响比较大的新媒体、新技术有移动设备和移动应用、多点触控技术、交互电子白板技术、多屏显示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手势交互技术等。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教育技术也是教育力。”[5]由教育技术的起源及发展可知,媒体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始终推动着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应用带来的不止是教学手段、方法的改变,还有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现代技术媒体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不可小觑的特殊力量,使得我们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信息化社会的人才方面“如虎添翼”。

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对新媒体新技术有敏感性和好奇心,积极获取新媒体新技术的相关信息,努力研究新媒体新技术的教育应用,并对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使最先进的教育力服务于本校教育教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和教育领域中影响最大的新兴技术研究与预测的地平线报告获得一些最先进的新媒体新技术信息。

(4)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融合的示范者

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不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面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深刻变革。“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师具备了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相结合的常态化可能。不论是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任务驱动、主题活动教学,还是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6] 当然,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研究新媒体与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自己在先进教学模式的创建、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成为积极的示范者。

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还应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根据学校教学的现实需求开发一些课堂应用软件或者课程资源平台等,辅助自己或者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得信息技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与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

2.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生活自我建构

一个完整的人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他与这个世界只是实用主义的关系,职业对他而言始终是‘它之国度,他无法沉浸其中,也就无从领略生活的意义”。[7]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社会职责,教师要能够构建职业生命的内在价值,追求精神生命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处于边缘化状态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克服攀比心理和职业倦怠的状态,领悟教师职业使命的真谛,主动寻求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1)热爱教师职业、悦纳信息技术学科

只有自尊、自爱的人,人们才会尊重他。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科,并坚信任何学科的存在都有其不可替代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自己的言行去证明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课堂纪律严格要求,学生作业认真批改,课堂教学全力设计、组织......用自己无声的行为向教师和学生证明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

热爱教育职业,将教育当做生活本身。正如上海师范大学刘次林博士所说:“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教师要摒弃“燃烧自己,点亮别人”的蜡烛精神,教育的过程不仅在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奉献自己,还在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收获师生情、获取知识、不断提升自我等等。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自主意识、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来提升自己对教育职业的热爱,享受教育的过程。

(2)注重教学创造性、教学相长

“创造能力是人的最高能力,创造性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素质。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是为了创造”。[8]信息技术教师应不断加强教育相关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大胆探索、积极反思总结,并在教学实践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不是高考统考科目未必是坏事。没有高考指挥棒的束缚,信息技术教师也不受升学率、班级评优的牵制。在课堂教学中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好地追求教育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原创精神和创造能力。endprint

在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保持“教学相长”的心态。一方面是指知识的相互学习。在知识爆炸、互联网和移动学习设备触手可及的今天,学生们可以很容易地获取各方面的知识和最新消息,教师已不再是权威和知识的象征。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实现与学生更深入的问题讨论和思想的交流,而不是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单项传授。另一方面是知识以外的经验和精神的相长。正如教育学者钱里群所说:“你面对的永远是天真的赤子,是最活跃的生命,是渴求知识的年轻人,你从这些赤子身上不断吸取精神养料,吸取生命的元气,你就永远年轻”。

(3)不断提升自我、追求自我成长

首先,注重自我专业成长。

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基本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师改变职业生存现状的基本保障。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应做到新课改所要求的学科创新性。加强学习教学理论、研究教材,探索适应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应加强教研活动的参与度,在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通过与同行、课程专家和教育专家交流丰富经验、提升理论;信息技术教师应根据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在实践中应用、丰富专业知识。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密切关注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动态,及时学习各种新媒体、新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相信“信息技术教师只要有过硬的素质,定会改变现状,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9]

其次,阅读增长智慧。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研读信息技术学科的专业书籍,让自己有一专之能,关注信息技术前沿动态以及新媒体、新技术。还应阅读著名教育学者的经典专著和教育类文章,增强自身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开卷有益,从书籍中获取的各种知识可以拓宽视野、增进情感体验、激发思维、触发灵感。从而获得自我的成长。

再者,勤于研究、反思。

阅读引发思考,研究即是创新。信息技术教师要在不断研究创新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提升成就感。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研究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法等,也可以研究班级管理、师生关系、学生特点等等,还可以研究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校本培训、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等。总之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研究的实在太多太多,可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随着国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逐渐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教师的不断努力,信息技术教师必将迎来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许之民.职业定位:制约信息技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及其意义[J].中小学电教,2013(1).

[2]高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杏坛沙龙,2013(2).

[3]张清宇,姜军.试解“钱学森之问”——中美比较的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特别关注),2013(21).

[4]张际平.许亚锋,新媒体、新技术体验学习的设计与实践[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6).

[5]沈明华,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重在校本培训——帮助一线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实践思考[J].长三角.教育,2012(2).

[6]张善森.刘晓静,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技术教师角色定位[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3).

[7]张培.教师生存状态研究走向生命关怀[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5):11.

[8]吴宏.创造性教学[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2(2).

[9]李新会.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学园.2013(18).(编辑:郭桂真)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我发展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与发展
大学英语写作课与教师发展研究
“互联网 +”的新形势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自我发展的探讨
小学教师自我发展策略初探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