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

2014-05-05陈立安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情味渔夫穷人

陈立安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上来,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有所感悟。

关键词: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339-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文子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和环境的直觉,获得一定的印象和意义的心理过程。它具有情境性、体验性、直观性等特点。

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上来,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有所感悟。

一、用“心”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数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并不是否定教师的点拨与引导。相反,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品味,去琢磨,让学生的脑子活跃起来。教师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有时有必要对问题做解答和分析,以此来修正学生在回答中的曲解或偏解。

二、在“诵读”中感悟

“诵读”对文章的感悟是语文教学形式之一。在诵读中,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在诵读中,感悟文中思想变化;在诵读中,感悟语言文字所含的情味和节奏。

例:《穷人》中,有一段话: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在通常的情况下,严肃、忧虑是词的并列,可以用顿号。这里用逗号,语气比顿号略长,感悟渔夫焦虑心情。连续两个“嗯”,读出渔夫与妻子商量的口气,感悟渔夫的善良和对家庭的爱。从三个感叹号中,感悟渔夫办事果断。从“搔搔后脑勺”和“我们,我们”中,感悟渔夫是经过认真考虑而做出决定的。“熬”体现渔夫宁愿自己受苦,也愿承担后果。通过对渔夫的神情、动作、语言反复诵读,感悟出渔夫的焦虑、决定收养两个孩子、遇事能与妻子商量、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三、在“语境”中感悟

在优秀作品中,无论是描写还是描述,都有作者的目的,都应引导学生感悟。感悟作者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内含。

例:《穷人》中的第一自然段。

如何感悟这段的内含呢?

1、感悟穷人的勤劳;(1)“穷人”穷在哪里?丈夫在大浪中打渔,妻子半夜补帆。(2)天气恶劣,还要打渔,感悟渔夫的勤劳和生活的无奈。(3)桑娜将屋里收拾得温暖而舒适;屋内收拾得整洁;孩子安睡。

2、感悟桑娜的善良。(1)因为丈夫还没有回来,感到心惊肉跳,十分挂念。(2)妥帖安顿孩子。

四、在“品评”中感悟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品评,才能感悟课文运用的妙,才能感悟语言的意蕴和情味。

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对绿的内含的感悟:1、“绿”字还可以用什么字来代替?吹、到、刮、回

2、再读诗,体会绿的妙用。绿是怎样的?绿是无声无息的、无影无踪的、不知不觉的、整片整片的——在对绿的品评中,了解作者用词的形象感、蕴涵的情味感。

五、在“想象”中感悟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是没有直接的可感性,只有借助于人的联想,化符号为鲜活的画面,才能感悟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景和意境。

例:《我的战友邱少云》中,“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没发出一声呻吟。”引导学生想象:烈火烧身是怎样的感觉?(疼痛)为了忍受这样的痛苦,邱少云怎样做?(趴)。怎样趴?看插图。(咬紧牙,十指插在地上。)现在可以说他为什么伟大了吧?为了战斗的胜利,他忍住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

六、在“价值取向”中感悟

在课改中,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谈他们的看法。这是课改的一大成功。但在交谈中,学生曲解作者的价值取向。老师没有及时纠正,怕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还给予肯定。我认为是不科学的。

例:《会摇尾巴的狼》教学,狼的形象是凶恶、狡猾的。老山羊是善良、能明辨是非的形象。这是作者的价值取向。在具体的教学中,有的学生曲解了作者价值取向,认为狼是可怜的,聪明的。因为它掉进陷阱,可怜;因为它为了活命想尽一切的办法叫山羊救它,是聪明的。山羊是可恶的,见死不救。我们就要从课文中,从狼的神态、动作及露出凶恶的本性,分析狼是否可怜。推想如果救出狼,狼会怎样。来修正学生对作者价值取向的曲解。

七、在“触类”中感悟

触类旁通,使学生有所感悟,是阅读教学常用的方法。例:生字词的教学,修辞手法的运用,一些写作方法——只要教师一点,学生就能产生共鸣,达到理想的效果。

八、在“体察”中感悟

结合课文内容,结合实际,谈谈感受,也是阅读教学常用的方法。学生能把所学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与作者产生共鸣。这例子太多,在此不枚举。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感悟不是靠教师的灌输和分析,也不是全靠学生能自读自悟出来的,教师犹如催化剂,适当而有效的指导,可以催生感悟并推动感悟的深化。

猜你喜欢

情味渔夫穷人
押题作文
论《牡丹亭》的情味
——并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渔夫和小猫
渔夫之利
现代笔法·古典情味·场上艺术——专访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编剧颜全毅
细读出情味 想象得真趣
针针见血骂哭穷人
蔡昉:富足的“穷人经济学家”
天皇版“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