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
——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

2014-05-05包玉财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7期
关键词:创设课文情境

包玉财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郑沟小学,甘肃 定西 743000)

小学语文课堂
——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

包玉财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郑沟小学,甘肃 定西 743000)

所谓情感教育,它和智育、美育一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在教学过程中用美文灌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由无数的“情”的操作而综合为“情操”的生成,达到心灵和心灵的藕合。

情感教育;语文课堂;小学教育

一、是什么情感教育

所谓情感教育,它和智育、美育一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在教学过程中用美文灌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由无数的“情”的操作而综合为“情操”的生成,达到心灵和心灵的藕合。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可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同时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1.用真心激发情感。脸面是心灵之镜。老师的面部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言,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媒介。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如教师朗读《黄山奇松》时,带着赞叹自豪的神情,讲解《黄果树瀑布》时,带着赞美舒服的感受,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而且使学生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将全身心投入主动学习中去。一个没有真挚情感的教师,怎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呢?一个嘴里说着“你真棒”,脸上却没有微笑,眼中却没有赞许的老师,怎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亲其师,信其道”呢?所以,我们要带着真心真情,去上每一节课,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

2.通过朗读,渲染情感。情感,应该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尤以朗读最为重要。朗读是通过读出词语和句子的声音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因为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把储存信息的文字符号载体变成带有朗读者情感色彩的抑扬顿挫的语音,往往会还原出作者本身所要传达的情意,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感染。

3.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具体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动人的人类生活。对描摹祖国壮丽山川、名胜古迹的课文,要让学生眼观文字,耳听音乐,脑现图画,神游佳境,获得赏心悦目的欢愉,激起热爱祖国的情怀。对写人叙事的课文,要再现人物活动的场景,想起人物的音容笑貌,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对以动、植物为表现对象的课文,要化静为动,注情于物,达到物我两化的境界。不管阅读哪类课文,都要引导学生把心摆进去,入其境而知其事,明其境而通其情。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情境创设有以下几类:(1)模拟真实情境。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地方描述的情景是无法得到再现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利用一些艺术的手段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把它直观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能有效地激发教师所期望的情感。我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创设的情景,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课前,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置放在讲台的一角,片片白花点缀其间,更显示了它的高尚与肃穆。录音机里,播放着震动人们心扉的《葬礼进行曲》,如泣如诉,低沉悲壮。教师身着灰色西装,深情悲哀而又庄重。这样,万年青、白花、哀乐、服饰、神情,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悲伤的情境。在这种气氛下,学生对周总理的哀悼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自然就达成了统一。(2)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质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而创设的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教学《不合群的小蝌蚪》时,我利用CAI课件,制作了一群蝌蚪在欢快地游玩时,另一只形体和颜色有些不一样的蝌蚪却游到一旁,独自悠闲地玩着的动画情景。这两种不同的现象马上就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用不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早已举着小手急于表达自己的发现了。

4.依激情道感触。学生学习后情绪激动,兴致未消,再加上拓展思维后,有了新想法,教师在此时再加以指导,不仅可以加深教学印象,而且可以指导练笔以提高写作技能,受到品德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能用简洁的语言说明问题,而且流露出朴素、真实的情感,产生了新的语言,表达了新的思想,生活在如此的舒适的环境中,更应该知福,好好学习,孝敬父母等等,受到品德教育。

5.观察联想,升华情感。观察是儿童的智力源泉,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是他们学习和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的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图使语言文字更加具体、形象,有的图概括了课文的内容,有的反映了课文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联想,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文中的插图,画的是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壮烈情景。教学时,我们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对人物的眼神、表情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体会邱少云的光辉形象,从而把握英雄严守纪律、不惜牺牲的崇高品质,继而启发学生联想:此时此刻的邱少云的内心想些什么?是什么情感使英雄一动也不动?他的脑海中会浮现什么样的情景?这样通过观察联想,诱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总之,情感教育不但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与学生的德、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所以,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进而促进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G622.0

A

1674-9324(2014)17-0254-02

猜你喜欢

创设课文情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