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4-05-05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7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量表心理健康

赵 霜

(绵阳师范学院 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心理疏导】

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

赵 霜

(绵阳师范学院 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量表测试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为适应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重视和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育专业;心理健康;对策研究

一、前言

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的知识型人才,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掌握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拟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以便正确分析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有利于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那些已经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走出心理障碍,健康成长。因此,本研究结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旨在通过编制心理健康测量量表,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获取一手数据资料,以客观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达到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以高等院校在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量表测试法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其诱因进行分析,研究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通过编制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测量量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测试,获取关于学生心理状况实际的数据资料,以便准确掌握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客观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利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

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测量量表的编制。为了克服国内外的心理健康测量量表的编制程序和框架上的局限性,在编制学生心理健康测量量表时必须坚持遵循四个原则,即借鉴原则、理论结合实际原则、重要性原则、简明原则。本研究编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测量量表主要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的实际以及已有心理健康测量工具。依据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维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根据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测量量表编制的原则,构建量表具体内容见表1。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量结果与分析。为了研究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本文通过量表测试的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展开调查。为了保障研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我们的问卷发放尽可能使调查对象在性别、年级、专业、地区等方面分布均衡。本次研究正式测量累计发放纸质量表1486份,电子量表867份,共计2353份,收回2126份,回收率90.4%。其中有效问卷1989份,有效率93.6%。

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高等院校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关于“能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的题项,选择不同意的占到了25.85%;对于“积极参与工作和学习活动”的题项,选择不同意和不确定的学生超过了一半,达到了56.31%;调查结果还反映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意志力也不够强。统计结果显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自己的意志力、应对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还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严重缺乏自信心。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缺乏安全感,在自信心、自主性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当然,从本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结果来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心理上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尤其是在伦理道德、社会公德、社会责任等方面表现出积极的心理状态。

四、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1.认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信心。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前进过程。每一个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都是逐渐地、持续地发展着,各个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速度不完全一样,它们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也各不相同。通过个别咨询与辅导,心理教师与学生一对一地进行沟通,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直接地指导,排除其心理困扰。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2.调适交往与沟通的方式,改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良好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处理好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事业的发展。所以学校、家长要帮助引导学生调整好心态,调适交往与沟通方式。要摆脱异性交往的困惑,首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

3.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增强学生的自控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需要面对学习、生活、家庭环境、交际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情感状态较为复杂,而不同学生的性格差异使得不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以至于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内在的复杂性。要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要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增强学生的自控力:一是避免过度的情绪;二是学会控制消极情绪。

[1]叶浩生.西方心理学流派[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3]胡淑仙.浅谈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

G444

B

1674-9324(2014)17-0247-02

赵霜(1981-),女,四川绵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量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