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白《静夜思》的翻译

2014-05-05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7期
关键词:思维习惯外国人感情

杨 雯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陕西 三原 713800)

李白《静夜思》的翻译

杨 雯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陕西 三原 713800)

古代诗歌的翻译,既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准确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同时要掌握外国的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打通不同的文化习惯,翻译出古代诗歌的文化魅力。

翻译;文化;意境;习惯

Thinking in a silent night

By Libai

There is a cold moonlight in front of the chair

As if the freezing hoarfrost landed on the ground

Lift up my head and watch the light moon

However,missing my hometown while I down my head

外文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本身就很难,这里包含了太多的中国文化的特征,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审美思想。很多的文化学者有很好的翻译能力,但我自己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在这里一起和大家商榷。

首先,首句采用“there be”句型,这里是为了突出“in front of the chair”这个地点状语,进而使读者能联想到作者作此诗时已经到了该入睡的时候了。这里“明月”若按表面意思一一对应来翻译就应该是“light moonlight”,但是在外国人的思维里,“light”多表达“明亮的”意思,看到这样的词就会单纯的想到月光的明亮,因此我这里用了“cold”来代替“light”。原因很简单,这并非很适合外国人的思维习惯,外国人表示月光都会用“light balmy”之类较温和的词,而我感觉到,在这里用一个“cold”,而且加上一个“a”,其目的是为了引起读者在这里能够进行思考,这样作者的心情和他想表达的感情在首句中就可以略有表现。当然,这句话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表达,“It has a l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the chair”,“有一轮明月在床前”显然这句话是无法把诗中所营造的意境表达出来的。这里还有一个常识,“床”在这里不是我们平常睡觉的“床”,而是指一种“坐具”,就像我们现在的“圈椅”。

第二句,这句的关键在于“疑是”,这句若让外国人来翻译的话,用他们的文化习惯,这句话就会翻译成一个疑问句。我们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来判断这句话是否应该有疑问的语气,“疑是地上霜”,这是紧接着上一句“床前明月光”而来的,那么,这里的“地上霜”其实就是在比喻月光照在地上的情景,而“霜”的特点是“冰冷”,这正好与作者远离家乡,与游子思家而不能回归的普遍的孤独、凄凉的感情相呼应,显而易见,这句话就不应该是一个问句,“疑是”就是“好像是”的意思,那么这里有“like,as if”等词汇可供选用。但是,“like”在语法中通常是“……像……”,大多用于“某人看起来像……sb looks like sth”之类,所以这里选用“as if”更贴切一点,而且“as if”引导的还有虚拟的意思,自然而然读到这里就会想到这句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里的“霜”只是虚拟的。在“hoarfrost”前加“freezing”,更能体现作者的心情。“On the grond”也可以用“on the earth”替换,但“grond”这个词用在这里让人更感到亲切,更能体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大结构上无所谓怎么样翻译,这里有一个细节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这里是体现中国文化的特征的。“明月”的翻译是否要和首句一样,用“cold”,我觉得这里用“light”更好些,“cold”与“light”刚好形成鲜明对比,这就不仅仅是把作者很多的感情融进在其中,并传达给了读者。

最后一句,“however”作为插入语,对中国人的文化表达习惯无所谓,可要可不要,但对于外国人,他们看见这里的插入语,自然会在读到后面的内容时转化一种思维,所以这里显得会更好一些,这也是遵循了外国的文化习惯。翻译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把一种文化的习惯,能在另一种语言中体现出来,能够使两种语言达到共通就是最佳效果了。

“望明月”这个“望”更是非常具有中国文化的神秘性,用“to see”表达的是一种将来时态或目的,不是非常的合适。用“saw”是一种准确刻意的动作行为,不符合诗人的感情。“glimpse”表示一种短视的动作行为,但更表达的是一种不经意性,这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感情。“syare”是瞪着眼睛凝视,盯着看的意思,但过于强调动作性,而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随意性,因此用“look at”比较好一些,但还不是最准确的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意思。诗人在这里的思乡感情是通过“看”的动作表达出来的,但这个动作是一个“看”的动作,但又不是一个专注的动作,这个动作是随意性的,但又不是不在意的随意,只是一个伴随动作,不轻又不重,不专又不随意,不在意又是很在意的动作。

“思故乡”和“低头”,选择用“while”连接起来,“when”只表示“当……的时候”,引导的是时间状语从句,“while”有一种伴随的状态,这就能反映给读者诗人“missing hometown”是从“望月”开始的,是一种浮想联翩的心理和情绪的反映,更是一种感情的抒发。

我们还可以注意“hometown”和“countryside”的比较,后者更容易让人理解为“城市”的意思,主要在西方的文化观念里,他们认为城市的距离是很近的,而“家乡”是一个远距离的概念,更是一个心理感情的概念,只有距离更远了,才更能激发人的思念之情,更能引发人的共鸣。这其实就是这首诗具有魅力的主要原因,人人都想说的话,他用最简洁、最常见、最普通的事物表达了出来,具有共鸣性。

真正的翻译就是要让世界理解、懂得、感受中国的文化思想,理解中国文化思想的魅力。

G632.0

A

1674-9324(2014)17-0165-01

猜你喜欢

思维习惯外国人感情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带着感情
街上遇见外国人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Durmiendo en la Muralla China
语文教学中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