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报告(2013)》

2014-05-05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4年7期
关键词:废钢铁废塑料企业

《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报告(2013)》

2014年6月17日,《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报告(2013)》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发布,现全文刊出报告内容,以便读者全面了解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1 行业发展基本状况

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同时,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仍没有得到缓解。再生资源市场需求不旺,再生资源价格持续低位震荡。

1.1 总体分析

1.1.1 回收总量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报废船舶等八大类别的主要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1.60亿t,同比下降0.2%。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废塑料,同比下降14.6%;增幅最大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同比增长38.3%。

表1 2012—2013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类别回收利用表

2013年,根据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970家典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调查,再生资源回收量为4327.47万t,同比增长6.1%;销售量较回收量增加了41.46万t。

1.1.2 回收总值基本情况

2013年,八大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值为4817.1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废塑料降幅最大,同比下降15.9%,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增幅最大,同比增长22%。

表2 2012—2013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类别回收价值表亿元

1.1.3 主要品种进口基本情况

2013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报废船舶五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共进口4537.1万t,同比下降16.7%。其中降幅最大的是报废船舶,同比下降36.1%,降幅最小的是废纸,同比下降2.8%。

表3 2012—2013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进口情况表

1.2 行业结构分析

1.2.1 从企业性质来看,再生资源行业中,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占就业总人数的75%左右,是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主体,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

1.2.2 从行业分布地域来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多集中于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以上三个区域聚集了我国80%左右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在回收和销售数量方面,广东、天津、江苏、浙江等沿海省市处于领先地位。以废钢行业为例,为了尽量压低废钢铁的回收成本,废钢加工配送企业主要集中在我国东、中部地区,废钢铁回收量大的区域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如几省交界,铁路、水路运输便利等。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有60余家废钢铁加工企业被评为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和示范基地。另外,进口废钢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浙江、江苏、广东三省约占全国废钢进口总量的94%。

1.3 行业效益分析

2013年,我国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回收总值也出现了下降,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亏损较严重,受年初采买价格偏高,国内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等因素影响,再生资源销售乏力,大量库存积压,资金占用大且周转不灵,再加上贷款受限、劳力、相关费用成本大幅增加,企业、行业呈现大面积亏损状态。

1.4 行业现代化程度

再生资源回收,即是以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排放为目的,将已使用过的废物材料回收加工再利用以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再生资源产业不同于其他传统产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门集经济、技术和社会管理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建立现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下,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现代化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4.1 废钢铁产业装备水平继续提高,促进设备制造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废钢铁产业装备水平提高较快,形成了以工厂化机械加工为主的生产方式,废钢铁破碎生产线和大型剪切机引领废钢铁产业装备的发展方向。到2013年底,我国已有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和示范基地60家,已配置745 kW(1 000 hp)功率以上的废钢铁破碎生产线40余条,大中型门式剪切机30余台。呈现出国内设备为主导,中外合资、国外设备为辅的格局。湖北力帝和江苏华宏,成为国内废钢铁破碎机和各种型号剪切机、打包机的龙头企业。废钢铁防辐射检测设备和装载设备的应用不断增加。

1.4.2 数字化分拣技术逐步应用于废塑料的回收利用

目前,国内仍有不少家庭式的小作坊,他们采用人工分拣的方式来分拣不同类型的塑料、不同颜色的废料和带金属的塑料。针对手工分拣不同种类塑料的现状,市面上已开发出利用近红外线及中红外线分选技术,将卤素光(近红外线)照射在被送进分拣的物料上,把每个不同材质的物料产生的不同反射光转化为电子信号,实现数字化,再与预设在电控程式内的塑料光谱进行高速对比,利用气力喷嘴把需要留下的物料挑选出来,并把其他杂质剔除,经此机器分选后的物料,其混杂程度由原本的30%降至0.05%。目前,这种分拣技术在欧洲发展得较为成熟。

1.5 行业贡献度分析

再生资源回收,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资源消耗量迅速增加,废弃量大幅攀升。回收利用好这些再生资源,对于我国在未来较长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废钢铁的回收利用为例,2013年我国废钢铁回收量为8 570万t,替代相应的原生资源,相当于节约3 008万t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 219万t。再生资源回收,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已达10多万家,从业人员约为1 800万人。截止到2013年底,已有3批共90个城市列入试点,运用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试点城市新建和改扩建51 550个网点、341个分拣中心、63个集散市场,同时支持了123个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基地建设。北京、上海等试点城市推动自助废弃物交售、回收热线等新型回收模式。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设对于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1.6 各主要品种分析

1.6.1 废钢铁回收情况分析

2013年全国粗钢产量77 904万t,同比增长8.7%。同年,我国回收废钢铁为8 570万t,同比增长2%。其中,企业自产废钢铁3 850万t,同比增长5.5%;社会采购废钢铁4 650万t,同比增长5.2%;进口废钢铁380万t,同比增长2.7%。2013年,钢铁企业无法摆脱低价格低效益的困扰,尽管废钢铁价格一再下降,仍未能唤起钢厂多使用废钢铁的积极性,不少钢厂继续把少用废钢铁作为降低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短流程的电炉企业采用热铁水代替废钢铁炼钢,已成为主流趋势。

1.6.2 废有色金属回收情况分析

2013年我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4 029万t,同比增长9.9%。同年,我国废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品种(铜、铝、铅、锌)总产量为1 073万t,同比增长3.3%。其中废铜产量约275万t,与上年持平;废铝产量约520万t,同比增长8.3%;废铅产量约150万t,同比增长11.1%;废锌产量128万t,同比下降9.7%。国内回收的主要品种有色金属量合计562万t,与2012年持平。其中:回收废铜117万t,回收废铝295万t,回收废铅150万t。

2013年,中国共进口含铜废料437万t,同比下降10.1%,金额为138亿美元,同比下降8%;进口含铝废料250万t,同比下降3.5%,金额为39亿美元,同比下降4.9%。进口含铝废料自2011年以来已连续3年持续下跌。

1.6.3 废塑料回收情况分析

2013年,我国国内塑料制品累计总产量6 188.7万t,同比增长7.04%。据估算,2013年我国废塑料回收量约为1 366.2万t,同比下降14.6%。

为保护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促进产业发展,广东、山东、河北、浙江等主要废塑料聚集地继续对废旧塑料回收加工行业进行环保整顿,在规范行业发展的同时,当年国内的废塑料回收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呈现下降趋势。另外,为加强固体废物监管,打击洋垃圾走私,我国海关开展了为期10个月的“绿篱”专项行动,受此影响,2013年我国进口废塑料788.2万t,同比下降11.2%,总货值60.5亿美元,同比下降5.5%。

1.6.4 废纸回收情况分析

据中国造纸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累计生产纸及纸板10 110万t,同比下降1.4%;表观消费量为9 810万t,同比下降2.4%;人均消费量为72.5 kg,同比下降2.0%。2013年,国内回收利用废纸4 377万t,同比下降2.1%。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造纸及纸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1 3471.6亿元,同比增长9%;利润总额749.6亿元,同比增长10.4%;主营活动利润750.9亿元,同比增长8.4%。制浆造纸及纸制品业企业数量为7 158家。其中:纸浆制造业61家,造纸业2 903家,纸制品制造业4 194家。

1.6.5 废轮胎回收情况分析

初步统计,2013年我国新增全钢胎年生产能力1 500万条、半钢胎生产能力1亿条。我国全钢胎总产能已达到1.65亿条,半钢胎年产能已达到6亿条。2013年我国废旧轮胎回收量约为375万t,其中用于生产再生胶的废轮胎约为300万t,用于生产橡胶粉的废轮胎约为25万t,翻新旧轮胎约为1 400万条。

截至2013年底,从事废旧轮胎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已发展到2 00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旧轮胎翻新、废轮胎生产再生橡胶、橡胶粉及应用三大业务板块为主的废旧轮胎循环利用的工业体系。

1.6.6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情况分析

2013年,家用电冰箱生产9 340.6万台,同比增长10.6%;房间空气调节器生产14 332.9万台,同比增长11.6%;家用洗衣机生产7 201.9万台,同比增长8.2%;

计算机和彩电产品产量分别达到3.4亿台和1.3亿台。2013年,我国5种主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量约为11 430万台,约合263.8万t。其中废电视机回收量为3 850万台;废电冰箱回收量为1 279万台;废洗衣机回收量为1 265万台;废房间空调器回收量为1 830万台;废微型计算机回收量为3 406万台。

2013年12月2日,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第三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名单。至此,我国已有91家处理企业纳入处理基金补贴企业名单,涉及27个省、市、自治区,年处理能力超过1亿台。

1.6.7 报废汽车回收情况分析

2013年,我国汽车市场延续2012年发展态势,保持平稳增长,国产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 100万辆,分别为2 211.68万辆和2 198.41万辆,同比增长14.76%和13.87%。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要求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加快了机动车的报废速度,2013年我国报废汽车回收量为135万辆,同比增长22.7%,摩托车回收量为52.61万辆,同比增长136%,拆解重量为274.4万t,同比增长10.2%。

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稳步推进。2013年全国获得拆解资质的企业数量达576家,同比增长5.5%,报废汽车回收网点已覆盖全国7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域。

1.6.8 报废船舶回收情况分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民用钢制船舶产量为6 146.8万载重t,同比下降21.5%。受国内经济增速趋缓、废钢市场需求不旺和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2013年,我国主要拆船企业拆解船舶累计351艘,共计250万轻t,同比下降2%。

其中,进口废船吨位与2012年相比下降近一成;由于国内船东及航运公司淘汰更新老旧船舶的步伐明显加快,国内废钢船成交并拆解的数量明显增加,比2012年增长近2倍。

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回收效率偏低

目前,我国废塑料的回收率为25%左右,废电池回收率不足30%,我国再生资源回收率偏低,主要原因就是行业集中度不高。由于大部分回收企业规模较小、分布零散,再生资源要经过几次周转,才能到分拣中心。而从分拣中心到生产企业,有时也要经过2~3次的再聚集,再生资源循环的速度和数量被大打折扣。以回收废铅酸蓄电池为例,发达国家一般只有数家或十多家大企业从事废弃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而我国分别有数百家回收企业。小企业受限于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不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需要国家采取措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2 行业发展不规范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大部分品种,都缺乏产品技术标准、质量分类标准和检测标准,尤其是废纸、废塑料等品种,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如我国废塑料分类一直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检测办法,不仅带来高昂的交易成本,也无法满足再生利用企业的用料需求。少数大型回收企业虽然制定了自己的质量标准,凭借稳定的货源和良好的品质获取有利的谈判地位,但仍然存在买卖双方标准不统一的矛盾。因而制定明确科学的分类标准和质检手段,不仅有利于交易过程的简化,也有利于增大回收利用企业的选择空间。

2.3 行业监管体系不完善

再生资源行业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各部门政策扶持力度较大,但由于各个部门对再生资源行业实行分段、分块、分类管理,每个部门出台的政策只针对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政策连续性、协调性、配套性较差,尚未形成统一、高效的行政监管体系。

3 趋势预测

3.1 对行业发展环境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4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决定了国内经济平稳运行的发展趋势。政府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建设,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预示着2014年对工业原料的需求将保持小幅增长。

2014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仍然面临艰难复杂的局面。从价格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影响,国内市场主要再生资源价格仍将低位震荡,企业经营环境仍不乐观。从利润看,由于价格震荡、生产成本刚性上升、能源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加,很难再出现前些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从投资看,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产能过剩政策的出台,企业固定资产新建项目投资速度和数量都明显下降,投资增速和利润增速都将进一步放缓,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资源、深加工投资仍有增长空间。

3.2 趋势预测

2014年,我国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预计将达1.6亿t,与2013年回收总量基本持平。分品种看:

3.2.1 废钢铁回收趋势预测

钢铁工业面临化解过剩产能和环境治理两大任务,钢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但短期内高成本、低效益的运行趋势很难明显改善。2014年钢材市场预计仍将在低迷中运行,不会出现大的改观。

废钢铁产业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和钢铁工业转型的影响,废钢铁利用企业仍需在困境中艰难应对,维持生存。

2014年粗钢产量预计将达8.1亿t,同比增长3.8%,增长率较2013年同期回落3.7个百分点。按粗钢产量8.1亿t,炼钢废钢综合单耗110 kg/t测算,需要消耗废钢铁8 910万t,较2013年增加340万t,同比增长4%。重点钢企废钢铁利用量的下滑,废钢铁国内市场价格相对国际市场价格的倒挂,必然导致2014年进口废钢数量的减少。

3.2.2 废有色金属回收趋势预测

2014年,再生有色金属总体形势不会明显好转,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增长率将维持在2%左右,总产量将为1 100万t左右,国内回收量将比2013年有所增长,但增幅较小。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资源循环大周期,大量汽车、家电等机电产品面临淘汰或报废,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按照《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的要求,到2015年,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规模和产量比重将明显提升,预处理拆解、熔炼、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将大幅提高,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节能减排效果和综合利用水平将显著提升。

3.2.3 废塑料回收趋势预测

废塑料的回收利用能够有效缓解对于石油的需求,具有强替代性,成为了人类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市场需求的最佳选择。据预测,2007—2020年全球塑料需求量年均增长率为1.7%,也就是说,为生产塑料,每年需多开采石油1.7%。原料和产品关系的失衡,必然会造成全球塑料产业链的失衡。据估算,2014年我国废塑料回收量将达1 500万t,回收利用率约为25%,可以有效缓解资源压力。

3.2.4 废纸回收趋势预测

预计2014年全年国内制浆和造纸生产量和消费量将达到:纸及纸板生产总量约10 100万t,与2013年基本持平,全国纸浆消耗总量9 900万t左右。规模以上造纸及纸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主营活动利润都将出现小幅下滑。国内回收利用废纸将达4 400万t。

3.2.5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趋势预测

2014年,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行业将继续稳步发展。随着进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补贴名录企业数量的增加、补贴资金的兑现,预计2014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拆解数量将迈上一个新台阶。按照社会保有量测算,2014年,我国电视机、电冰箱、房间空调器、微型计算机的回收量将达1.2亿台。

2014年,不同种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量不均衡的现象将有所缓解。在财政部出台的处理量20%最低限额的要求下,2014年,最难回收的房间空调器的数量将有所上升。

3.2.6 废轮胎回收趋势预测

2014年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向前积极迈进的一年,废轮胎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也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客货车保有量的增长,预计2014年轮胎翻新量将达1 700多万条,废轮胎循环利用量将达350万t,全年废旧轮胎回收量将达380万t,载重轮胎翻新率将提高到25%,巨型工程轮胎翻新率将提高到30%,特巨型轮胎翻新将进行实质性工业化试验,轿车轮胎翻新率将实现零的突破。

3.2.7 报废汽车回收趋势预测

2014年全国报废汽车回收数量预计将达到165万辆,同比增长22.2%,报废摩托车回收数量预计将超过60万辆,同比增长14.1%,企业经营效益将进一步提高。

2014年以下4个因素将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产生较大影响:一是政府实施的强制淘汰“黄标车”,将促进机动车报废数量的增加;二是新修订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有望出台,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经营管理将进一步加强;三是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税收政策有望调整,给企业减负将落到实处;四是拆解材料市场价格低位回升,拆解可回用零部件再利用率有望提升,将拉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2.8 报废船舶回收趋势预测

当前,短期内还难以从根本上扭转航运市场运力过剩的局面。国务院为促进船舶、钢铁等几大产业结构性的调整,先后颁布了《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保增长,调结构”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调整钢铁和制造业等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鼓励老旧运输船舶提前报废更新。

受铁矿石期货和废钢铁价格下跌,以及人民币汇率阶段性贬值和长期升值预期等诸多因素影响,预计2014年报废船舶拆解量将大幅下降。

猜你喜欢

废钢铁废塑料企业
Neste公司正研究在Porvoo炼油厂扩大液化废塑料的加工规模
企业
企业
企业
废塑料在钢铁行业的应用
废钢铁应用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分析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工信部印发《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废钢铁加工设备行业领跑者
《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