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问题及对策

2014-05-04张宇峰陈志英

商业经济 2014年1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问题对策

张宇峰 陈志英

【摘要】目前,哈尔滨市奶牛养殖业存在养殖规模不足、单产水平较低、饲养管理方式落后、疫病防治水平低、养殖效益较低、环境污染严重、原料乳收购环节监管不力等诸多问题。为促进哈尔滨市的奶牛规模化养殖,哈尔滨市应结合实际,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奶牛品种改良,发展优质牧草产业,加强原料乳购销监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饲养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环境保护。

【关键词】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养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B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2006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印度的第三大产奶国。2007年9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指出要加快推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逐步解决奶牛养殖规模小而散问题。哈尔滨市奶牛存栏、鲜奶产量均占全省的1/3,其中奶牛存栏量位居全国大城市存栏量的第2位,2011年为45.7万头,鲜奶产量为143.0万吨。近几年,哈尔滨市加大奶牛养殖的政策扶持力度,奶牛养殖正从传统养殖快速向规模化养殖转型,但存在诸多问题函待解决。

二、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

(一)养殖规模不足

哈尔滨市奶牛养殖主要以分散养殖为主体,小规模养殖约占60%。在2008年后,尽管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小规模养殖户被淘汰,其余的多数小养殖户选择逐步发展壮大为养殖场或统一到养殖小区内饲养。但是奶牛场和养殖小区所占比重还很低。根据中国奶业年鉴(2011)统计资料分析计算,2010年21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的比重才占到总养殖场(户)数的7.08%。分散养殖户不可避免地存在生产力弱,效率低下,利益流失多,难以抵御市场风险,组织化程度低等不足,需要继续扩大,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二)单产水平较低

哈尔滨市奶牛从2000年开始快速发展以来,其牛奶总产量飞速增加,但鲜奶产量增加主要是靠单纯的奶牛存栏头数上涨所带动,奶牛的单产水平增加较缓慢,奶牛的单产水平从2003年4700千克/年升高到2011年平均单产5574千克/年。虽然比全省成年奶牛产奶量的4500千克,年高,但与世界平均水平6000千克/年、发达国家8500千克/年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需要继续提高奶牛的单产水平。

(三)饲养管理方式较落后

哈尔滨冬天寒冷,但有的奶牛养殖户竟然不搭建牛舍,仅有简单的厂棚饲养,奶牛只能挤在一起取暖,大大降低养殖效率。饲养上绝大多数养殖户采取“玉米秸秆+精料”的饲养方式,仅约10%左右的养殖户饲喂青贮饲料,至于优质的苜蓿,由于其成本高而基本不喂养,更不要说TMR饲喂,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玉米秸秆营养含量低、适口性差,而养殖户为了提高牛的产奶量,就通过饲喂过多的精饲料来补充粗饲料营养的短缺,致使精粗比例失衡,极易发生疾病,而且奶产品的质量也不高。有的养殖户在夏秋季节,也通过放牧来补充一部分青绿饲料来节约养殖成本,这种传统的饲养方式尽管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到位和生产方式落后,奶牛的生产性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甚至常发一些营养代谢性疾病。即使规模较大的养殖场,饲养方式也很落后和不规范,管理上也不科学合理,主要表现为管理混乱,职责不分,责权利不统一,常常导致企业和职工之间存有矛盾,进而影响生产环节,经济效益的降低。

(四)疫病防治水平低

哈尔滨市各乡(镇)的畜牧兽医防疫等技术人员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技术老化,待遇低、工资无保障,人员短缺,和现代科学管理和科技发展水平不适应。而乡村基层兽医、配种员和防疫人员的待遇更低,基本全靠自己种地和技术服务增加收入,绝大多数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待遇,难以保证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另外,一些奶牛养殖户根本不重视日常养殖中的防疫,对疾病的防疫意识很淡薄,甚至有时对国家的某些强制性免疫由于害怕奶牛发生过敏死亡或掉奶等副作用,故意想方设法地抵触或逃避强制免疫和检疫;养殖户奶牛平时的饲养过程中没有预防为主的观念,也不注重生活卫生、疫病的预防和挤奶前后及养殖环境的消毒,只是在奶牛得病后才被动治病,不仅加大了医疗费用,而且影响原料奶产量和质量,严重影响奶牛业的正常发展阁。有些奶牛场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营养的缺乏,常常发生一些代谢性疾病和繁殖障碍性疾病,导致母牛出现屡配不孕或失去繁殖能力而失去或降低经济价值。

(五)养殖效益较低

近年来由于饲草料价格和人工费用的上涨,鲜奶生产成本逐年加大,但生鲜乳价格涨势微弱,奶牛养殖的整体效益较低。同时,由于鲜奶收购是按质论价,小规模养殖场(户)由于饲养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而使乳脂和乳蛋白等含量降低,造成其养殖效益差,甚至出现部分亏本而倒闭卖牛的现象。反过来,由于养殖效益较低,养殖户投入和产出不符,在奶牛的饲喂过程中不增加投入,导致奶牛的生产性能和鲜奶质量下降,出现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小规模养殖场(户)的养殖效益低下,甚至亏本,迫使部分退出养殖,部分扩大规模或进入养殖小区,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六)环境污染严重

哈尔滨市小规模养殖户基本上是在自家院子里/后搭建比较简陋的棚舍饲养,人畜混居,养殖中产生的粪、尿、污水和废弃物等给居民自身居住环境和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甚至存在发生人畜共患病的安全隐患。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小区)虽然实行人畜分离,但是多数奶牛场没有专业的排污处理设备和空间,对粪弃物的处理多数采用燃烧的办法,同样对环境造成污染,少数奶牛场也进行堆肥发酵,但在此过程中,堆积在畜牧场周围空地的大量的粪尿和废弃物同样产生大量的臭气及孳生蚊蝇,污染周边环境和水源。

(七)原料乳收购环节运行不规范

中小养殖场(户)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他们在奶站挤奶,鲜奶由奶站收购,而不是直接和牛奶加工企业对接。大部分的奶站能把握公平公正的原则,能够按质定价,鲜奶能卖一个公平合理的价钱。有时候由于局部地方突发事件或某些意外情况,或者乳品企业调控收购数量时.奶站则往往会采用不公平的手段(如压级压价,拒收限收,不透明公开检测结果等)把市场、经营的风险全部转嫁到养殖场(户)身上,产生损害养殖场(户)利益的不公正行为。即使对于较大规模的养殖场,也没有与奶制品生产企业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发生突发事件后往往损害的是养殖场的利益为先,常常引起原料奶市场的动荡和养殖风险的加大。此外,如果企业对奶站监管不到位,或者相关职能部门有时没有实行全程监管,奶站的储运鲜奶的设施达不到相应标准,或者奶站非法添加其他东西到鲜奶中,就有可能致使乳品质量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三、促进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对策

(一)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奶牛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可以从源头上保障乳品质量安全,实现奶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增加奶农的收入,主要原因是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后,可有效防控疫病,提高奶牛养殖的生产水平和效率,降低粪污污染环境。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首先要加快推进现有养殖场(小区)的标准化改造;其次加大标准化养殖的扶持力度,让更多小规模养殖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或扩建促进养殖场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形成规模效益;此外可支持乳品加丁企业自建、收购或入股奶牛养殖小区,使之成为乳品加工企业的奶源基地。在形成规模养殖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养殖环境和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现代化养殖,保证奶牛饲养、饲料供应、疫病防控、机械挤奶等方面实现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

(二)加快奶牛品种改良

良种是奶业发展的根基,是提高奶牛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不是良种的奶牛是不可能有高的产奶量。有相关研究表明,奶牛单产水平增量中有40%来自遗传因素,因此必须严格实施国家奶牛遗传改良计划,调整优化奶牛品种。目前,哈尔滨市尽管已实施冷冻精液良种补贴,但养殖户接受较慢,因此必须要加大良种改良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大奶牛遗传改良计划的执行力度。要加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落实繁育站点的仪器设备配套,通过遗传繁育、胚胎移植等多种途径来快速改良奶牛,保证繁育的后代一代比一代更好。

(三)发展优质牧草产业

饲草料是奶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好草,不仅奶产星不高,质量也难以提高。从奶牛遗传改良的情况看,哈尔滨奶牛产奶量的潜能已达到6500千克,但目前平均单产只有5000千克左右,除去管理和气候等因素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奶牛养殖长期沿用“秸秆+精饲料”的饲喂方式,由于玉米秸秆为粗饲料营养不足,缺乏优质牧草,使奶牛的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奶业发达的欧美养殖经验看,优质牧草是奶牛高产和牛奶品质的重要保证。目前,哈尔滨奶牛养殖业主要问题是优质玉米青贮和优质牧草严重不足,限制了奶牛产奶性能的发挥。优质牧草苜蓿对于提高奶牛乳质蛋白、改善奶牛体质、增加奶牛产奶量具有显著成效,因为苜蓿的粗蛋白含量可达24%~26%,而普通谷物仅8%。因此哈尔滨市要逐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利用荒地、坡地或弃置的土地种植优质苜蓿草,把发展苜蓿等优质牧草作为转变奶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四)加强原料乳购销监管

要规范管理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环节,必须保证合理有序。严格执行哈尔滨市已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生鲜乳购销价格管理的意见》,将交易参考价和政府指导价的定价机制有序结合。在实现生鲜乳定价公平合理的基础上,启动生鲜乳第三方检测机制,防止乳品企业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单方面不公开检测结果,操纵和调控鲜奶收购数量等不正当手段,把市场和经营的风险全转嫁给养殖户,损害养殖户的利益。同时加强奶站管理,促进乳品企业和奶牛养殖的有机结合,在乳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有机结合,同时企业也应该采取多种形式服务于养殖的环节中,把企业和养殖户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保证养殖的规模和产奶量,必要时可施压给牛奶加工企业,适当让利给养殖户,促进奶牛养殖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要加强对奶业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管理,避免乳品加工企业间发生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保护奶业生产经营者的利益。要从源头上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监管,大力开展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整治,严格保证乳品质量的安全。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使哈尔滨市奶牛业迅速健康发展,必须按照区域布局,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地制订出台新的奶牛养殖扶持激励政策,搞好全方位服务,为奶牛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是对需要扩建或新建圈舍的养殖户,优先给予奶牛小区、奶牛养殖大户等优惠政策,解决水、电、路三通问题,并配套青贮饲料生产用地;二是对奶牛规模饲养场、养殖小区和建设机械化榨奶站所占耕地,在审批上放宽限制,手续从简,收费降到最低标准;三是对奶牛场(小区)兴办的附属型粪污无害化加工厂、沼气建设和糖厂等,给予低额定税优惠;四是尽最大可能在资金上提供支持,如世界银行或亚行贷款、企业担保向养殖户发放贷款,以及贴息、无息或低息贷款等。这样就可加快建立具有一定养殖规模、科技应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的奶牛养殖场(小区)。

(六)提高饲养管理人员素质

目前,哈尔滨市养殖场(小区)饲养人员文化素质降低,绝大多数并非专业人员,甚至很多管理者也没有进行过严格的学习培训,因此饲养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政府和奶业协会应定期加强对饲养管理人员的培训,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奶业科技支撑水平,大力推进奶牛养殖的科学技术含量。要依靠和加强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加大奶牛养殖中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来。同时,加快良种繁育、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机械化挤奶、奶业信息化管理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的作用,解决奶农在奶牛饲养管理、生鲜乳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提升奶业科技支撑水平。

(七)加强环境保护

只要是养殖,就会产生粪污等物质,因此必须要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和废料处理标准,加强环境保护。在发展奶牛养殖规模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规模扩大后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政府应该根据哈尔滨市本地区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环境承载率,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在筹建新的奶牛养殖场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到饲草、粪污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而不是养殖场的规模越大越好,因为在考虑到环境成本的情况下,大型和超大型养殖场的成本高于中小型养殖场。最好的奶牛养殖模式是走生态化养殖,将“种养”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循环利用,走生态养殖的道路,减少碳排放,实现奶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和人类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在哈尔滨市传统的中小规模奶牛养殖快速向规模化养殖的转型阶段,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在哈尔滨市政府、乳品企业和不同规模养殖场(户)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平稳发展,快速适应黑龙江省主辅换位的战略发展,逐步实现奶牛养殖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画作选登
走,找对策去!
有失尊严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3名黑龙江越狱逃犯1人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