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补血汤加味抗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2014-05-02王志新张志立李哲诚马义民宋胜利周超杰杨树忠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3期
关键词:抗肝汤加体征

王志新,张志立,李哲诚,马义民,宋胜利,周超杰,杨树忠

(1.新蔡县中医院,河南 新蔡 463500;2.新蔡县人民医院,河南 新蔡 463500)



当归补血汤加味抗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王志新1,张志立2,李哲诚2,马义民1,宋胜利1,周超杰1,杨树忠1

(1.新蔡县中医院,河南 新蔡 463500;2.新蔡县人民医院,河南 新蔡 463500)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16例肝纤维化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西药常规护肝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放免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 Ⅲ)肝纤维化血清学四项指标,复查肝功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LN、IV-C和PCⅢ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降低,A/G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且研究组肝功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乏力、纳差和腹胀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归补血汤加味在抗纤维化、改善肝功和症状体征等方面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护肝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肝纤维化;当归补血汤;临床研究

多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肝损害均可诱发肝纤维化,早期抗肝纤维化治疗将有望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进展[1]。已有研究表明当归补血汤具有良好的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2],但抗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尚不清楚。本研究系统观察了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以期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指导,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16例肝纤维化患者。符合文献[3]肝纤维化诊断标准,并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B超检查或肝穿刺活检结果,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排除肝硬化功能失代偿、合并肝昏迷、腹腔积液者及肝功能Child分级C级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3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2.34±7.92)岁;病程1~30年,平均病程(11.74±6.94)年;肝功能Child分级A级41例,B级1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21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51.93±8.21)岁;病程1~29年,平均病程(11.26±7.30)年;肝功能A级39例,B级1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肝治疗,药用维生素类、甘利欣、肌苷片等。研究组在西医干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黄芪60g、当归12g、丹参30g、白芍15g、党参20g、郁金10g、莪术12g、柴胡12g。加水600mL,常规煎煮至250mL,煎煮2次,合并煎液,每日1剂,分2次早晚温服,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项目

①主要症状体征,记录乏力、纳差、腹胀、胁痛和目黄主要症状,超声检查脾脏大小;②肝纤维化血清指标,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 Ⅲ);③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BL)、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HA、LN、PC Ⅲ和IV-C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图1。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和TBIL的降低,A/G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研究组肝功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2.3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乏力、纳差和腹胀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胁痛、脾大和目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TBIL、ALB、A/G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图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表2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n)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各种急、慢肝损害所导致的肝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改变的病理变化[4],其实质是肝组织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几乎所有的肝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损伤等)均具有这一病理变化,肝纤维化若不加干预,最终发展成肝硬化,严重威胁患者健康与生命。多数研究均显示,早期对肝纤维化进行治疗,既能逆转、阻止或延缓肝纤维化进程,预防肝硬化的发生,又可保持肝功能的稳定[5-6]。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西药,但中药抗肝纤维化的有效性已获可靠验证[7-9]。

本病属祖国医学“胁痛”“积聚”“痞块”等范畴,气血亏虚、痰瘀互结是形成肝纤维化的重要病理机制。当归补血汤最初源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由黄芪和当归组成,方中黄芪补气,以资气血生化,当归养血和营,考虑到肝纤维化的多元复杂发病机制,另加丹参活血化瘀,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用药宜柔忌刚,故用白芍养阴柔肝、郁金疏肝解郁,辅以莪术软坚散结。肝纤维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病久必虚”,且“正虚邪恋”,故重用黄芪并加党参以助益气扶正之功,佐以柴胡引药归经,诸药合用益气活血生血,养阴柔肝散结。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当归补血汤对终止和逆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作用[10]。单药黄芪有保护肝细胞、阻断肝纤维化进展和肝炎细胞浸润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介导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调控[11-12]、降低TNF-α含量[13]、减缓肠源性内毒素血症[14]、增加肝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15-16]等有关。单药当归对CCl4诱发的兔肝纤维化有延缓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参与其调控机制[17]。当归与芍药配伍通过减少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进而减少肝胶原蛋白含量,发挥肝细胞保护作用[18]。

虽然肝组织病理活检是确诊肝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但创伤性肝活检难于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寻找敏感特异的非创伤性肝纤维化诊断方法是医学上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纤维化程度越重,肝组织内的胶原沉积越明显,而血清中的各种肝纤维化标志物含量也相应增高,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19-20],所以本研究以HA、LN、Ⅳ-C和PC Ⅲ这四项作为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4项指标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当归补血汤加味能抑制肝组织内的胶原增生,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治疗后研究组ALT、AST和TBIL降低及A/G升高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当归补血汤加味能够改善肝功能,有良好的抗肝损伤和改善肝功能作用。随着肝功能的改善,常见的症状体征亦随之缓解,研究组患者乏力、纳差和腹胀等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也进一步证明了当归补血汤加味抗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当归补血汤加味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化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肝功能,抑制肝胶原纤维合成,从而有效阻止肝纤维化发展至肝硬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志华.扶正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7):647-648.

[2] 陈园,淘艳艳,李风华,等.当归补血汤对大鼠纤维化与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1):39-42.

[3] 谢青,桂红莲. 肝纤维化诊断标准的现今认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9,8(2):133-136.

[4] 刘成海.肝纤维化的基础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11-12.

[5] 胡义扬,刘平,刘成,等.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的适应症和疗效判断的非创伤性指征探讨—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肝活检资料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18-22.

[6] 宋素华,门楠楠,宋彬彬.柔肝汤治疗肝纤维化85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0,26(2):23-25.

[7] 孟兆君,王会亮.清热利湿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441-442.

[8] 张桂芳.丹参注射液抗肝炎肝纤维化效果的量效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4):19-22.

[9] 茹清静,唐智敏,张振鄂,等.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1):983-985.

[10] 王平,梁逸曾.当归补血汤治疗家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组织病理学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0,29(3):292-294.

[11] 冯学欣,冯腾,王莉,等.黄芪对肝纤维化大鼠NF-κB的调节作用[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8,30(6):528-529.

[12] 王中甫,王静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63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0,20(2):115-117.

[13] 李成浩,张红英.黄芪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0):217-220.

[14] 王登妮,徐军全, 宋维芳,等.黄芪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9):15-17.

[15] 陶艳艳,陈园,陈高峰,等.当归补血汤不同配比组方的抗肝纤维化作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1):40-44.

[16] 吕跃山,陈英利,钟秀丽.黄芪赤芍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4):1997-1998,2018.

[17] 周军,龙清云,方瑜,等.当归对兔肝纤维化肝癌介入治疗后肝纤维化的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0,27(7):895-897.

[18] 李文武,梁瑞峰.当归芍药散加味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医研究,2010,23(5):30-32.

[19] 王运杰,韩大正,葛相栓,等.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5):1-2.

[20] 杨成保,王念跃.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对肝病的诊断价值[J].江苏医药,2011,37(11):1349.

(责任编辑:魏 晓)

2014-07-29

王志新(1961-),男,河南省新蔡县中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

R256.43

A

1673-2197(2014)23-0101-02

猜你喜欢

抗肝汤加体征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Hans popper教授及王宝恩教授照片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六味五灵片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谱效关系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IL-37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进展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温胆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