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2013年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效果评价

2014-05-02张海霞梁培张晋萍杨贤葛卫红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围术整治抗菌

张海霞,梁培,张晋萍,杨贤,葛卫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药学部,江苏南京 210008

2011~2013年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效果评价

张海霞,梁培,张晋萍,杨贤,葛卫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药学部,江苏南京 210008

目的:分析某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情况,为巩固专项整治活动成果提出可持续管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2013年该院门急诊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住院患者各抗菌药物使用量、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3年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分别由2011年的16.65%、56.51%、65.54%、66.89DDD、80.56%降至14.02%、42.60%、46.87%、42.61DDD、50.64%。住院患者大部分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及使用强度均有所下降。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医院需进一步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效果评价;合理用药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某院根据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1〕56号)的要求,于2011年6月底正式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现对连续3年来抗菌药物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其整治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自某院HIS系统调取2011~2013年抗菌药物应用数据,包括: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急诊各抗菌药物使用量和使用金额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数据如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住院人天数、抗菌药物使用量和使用金额等。

药师每天监控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工记录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

1.2 方法

按年度分别统计以下指标:

1.2.1 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包括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1.2.2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包括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频度和使用强度。

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参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药品字典及DDD值》确定。使用频度(DDDs)=该药品年消耗总量/该药的DDD。对同一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药品,分别计算其总剂量(g),最后求和得到该品种消耗的总剂量(g)。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以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的DDD表示,AUD=(抗菌药物累计DDDs/住院患者人天数)× 100。

1.2.3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率、开始给药时间合理率及持续用药时间≤24 h的百分率。

1.3 采取干预措施

该院成立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管理工作小组,制定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院长与科室主任签订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科室抗菌药物控制指标;医院组织感染、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及医嘱实施专项点评;对医师和药师进行培训;认真落实奖惩制度和通报制度。充分发挥药师作用,对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断治疗病例围术期预防用药进行实时监控和干预,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

2 结果

2.1 2011~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各项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由表1可见,经过整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各项指标均得到大幅改善,除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稍高于卫生部规定的指标外,其余均已达到指标。

表1 3年间抗菌药物临床各项指标应用情况统计

2.2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和使用强度比较

由表2可见,自整治以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DDDs和AUD均明显下降。除青霉素+酶抑制剂、碳青酶烯类、多肽类与其他类、林可胺类的DDDs及AUD有所上升外,其余各类药物DDDs及AUD均有所下降。

2.3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比较

由表3可见,自整治以来,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明显下降,药物选择合理率明显上升,持续用药时间≤24 h的比例也在上升。

3 讨论

3.1 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大多医院都取得了明显效果[1-4]。本次调研亦表明,该院门急诊及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各类药物的DDDs均有大幅下降,说明抗菌药物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分析原因可能为:(1)通过宣传、培训、考核,医生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有了提高;(2)经过药师重点监控和干预,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尤其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明显下降,疗程有所缩短;(3)无指征用药、联合用药等情况有明显好转。

3.2 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三代头孢菌素、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滥用是多药耐药菌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5]。统计结果表明,该院喹诺酮类、三代头孢菌素、四代头孢菌素类等大部分抗菌药物使用量明显下降,其中尤以喹诺酮类、头霉素类、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最为明显。分析原因可能为:(1)重新梳理了抗菌药物品种目录,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品种,如喹诺酮类药物由原来的11个品规减为7个品规;头霉素类药物由原来的5个品规减为2个品规。(2)通过药师监控、干预以及培训等管控措施,外科手术尤其Ⅰ类切口围术期无适应证用药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选择也逐渐合理,喹诺酮类、头霉素类应用于围术期预防用药的比例大幅下降,围术期联合硝基咪唑类的比例也明显下降。但本次调研发现,虽然大部分药物均有所下降,但碳青霉烯类和多肽类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DDDs和AUD有所上升,说明该院须加大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

表2 3年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数、使用频度和使用强度统计

表3 3年间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

3.3 从表3可见,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大幅降低,但仍未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指标(卫生部规定指标≤30%)。经过药师监控和干预,该院2013年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比例稳定在50%左右,已基本杜绝无适应症预防用药现象。调研发现,该院心脏大血管手术、颅脑手术、骨科手术等涉及重要脏器或术中放置植入物的手术约占全院Ⅰ类切口手术量的60%以上,其余如甲状腺疾病手术等6种卫生部规定的原则上不预防用药的手术种类仅占该院Ⅰ类切口手术的1/3左右。目前,该院除卫生部规定的6种手术做到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外,其他未涉及重要脏器的Ⅰ类切口手术等已基本做到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因此,该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虽未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指标,但已趋于合理。

3.4 该院在对临床科室和个人加强管理的同时,自2011年11月份起安排药师每天专职对外科拟进行Ⅰ类切口手术的住院患者进行实时监控和干预。本调研亦表明,药师对外科围术期预防用药进行实时监控方式有效、可行。药师在对外科进行实时监控的同时,不仅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实践技能及沟通技巧。

3.5 通过3年的努力,该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须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和指导;加强对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Ⅱ类切口手术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等。

总之,要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6],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继续加强管理,逐步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监测管理体系[7-8],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证医疗质量。

[1] 王远光,潘洁,彭晓燕.2011年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3):224-6.

[2] 姚步华,林王椿.2011与2012年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1):36-9.

[3] 林明琼.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14,26(2):134-6.

[4] 黄剑辉,王定营,黎家华.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应用强度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99-101.

[5] Hsu LY,Tan TY,Tam VH,et al.Surveillance and correlation of antibiotic prescription and resistance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in Singaporean hospital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0,54(3):1173-8.

[6]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7] 燕成岭,樊淑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药,2010,5(8):731.

[8] 刘爱萍.抗生素优化管理专家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国医药,2009,4(9):729.

Effect of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ies on Antibiotic Use From 2011 to 2013 in A Hospital

ZHANG Hai-xia,LIANG Pei,ZHANG Jin-ping,YANG Xian,GE Wei-ho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Affiliated Drum Tower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Nanjing 210008,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ntibiotic use and the management from 2011 to 2013 in a hospital so as to put forwar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consolidate the achievements in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ies.Methods:By retrospective survey,the antibiotic use rate and antibiotic use density in the outpatients,emergency patients and inpatients of the hospital from 2011 to 2013 were analyzed statictically and contrastively.The number of drug specifications in the inpatients and the drug use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for type I incision surgery were also analyzed contrastively.Results:After the rectification,the antibiotic use rate of outpatients,emergency patients,and inpatients,antibiotic use density of inpatients,the antibiotic use rate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for type I incision sergery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dropping from 16.65%,56.51%,65.54%,66.89DDD,80.56%to 14.02%,42.60%,46.87%,42.61DDD,50.64% respectively.The DDDs and AUD of most antibiotics were also reduced.Conclusion: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ies on antibiotic use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in the hospital is expected to further consolidate the achievements of special rectification.

Antibiotics;Special rectification;Assessment of effectiveness;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R969.3

A

1673-7806(2014)06-559-03

张海霞,副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Tel:025-83105670 E-mail:zhx_510@hotmail.com

2014-07-01

2014-11-20

猜你喜欢

围术整治抗菌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专项整治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