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施葡萄的水分调节技术措施

2014-04-29李殿明

吉林蔬菜 2014年9期
关键词:浆果坐果灌水

李殿明

1 葡萄对水分的需求

水是葡萄植株各器官的重要组成成分,浆果含水量约占80%,叶片约占70%,枝蔓、根系含水约50%。

水是葡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参与树体内物质代谢和运输。葡萄的光合作用,就是水与二氧化碳在太阳光和叶绿体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碳水化合物,获取葡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水又是蒸腾作用的必需物质,葡萄通过蒸腾运输营养物质,并降低高温伤害。葡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应,不能满足所需水分就会影响发芽、新梢生长、开花坐果、果实膨大和浆果品质;可是水分过多,土壤水分过饱和,又会影响根系呼吸等生命活动;降雨过多,空气湿度大,易发生病害。

所以葡萄建园需要旱能灌、涝能排的条件。具体而言,葡萄萌芽期需要大量的水分,以满足新梢生长消耗;开花期需求水分较少,但过于干旱易使柱头变干,坐果困难;浆果生长期需要较多的水分,浆果进入成熟期,适当干旱反而有利于品质提高。

2 葡萄灌溉关键

葡萄需要良好的水、肥、气、热协调一致的条件,才能正常生长和结果。为满足设施葡萄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必须通过灌溉来解决。土壤性质不同对干旱反应差异很大,黏质土壤比沙壤土耐干旱,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比贫瘠的土壤对干旱适应性强,可以减少灌水次数。栽培过程中选择抗旱砧木,利用地膜覆盖(或覆草)对土壤保湿,减少水分蒸发,实现抗旱栽培,是减少灌水次数与灌水量的好办法。

葡萄灌水时期的确定,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田间持水量,葡萄正常生长发育的田间持水量为60%~80%(即地表下10~20厘米土层一直保持湿润),低于50%要灌水,高于80%必须排水;二是根据当时葡萄物候期、天气状况和设施内湿度,有针对性的决定是否灌水。实际操作时,对于成龄树,可参考如下意见:

(1)萌芽水:早春葡萄萌芽期,土壤干燥时,进行小水灌溉,能促进萌芽和提高萌芽整齐度。灌水量以水分能渗透到湿土层即可,如果地表下10~20厘米处土层湿润,可暂时不灌水,大水容易导致地温降低,推迟萌芽。

葡萄萌芽除需要一定的温度外,还需求相对较高的湿度,应通过灌水提高设施内空气湿度。

(2)新梢促生长:当新梢已生长到20厘米以上时,进行灌溉,可加速新梢生长,增加有效叶面积,尽早形成营养积累,完善从基部芽眼开始的花芽分化,为下一年丰产奠定基础;新梢生长的同时也促进花序和花蕾的再分化与发育,为开花坐果打好基础。

(3)花期禁水:花期灌水导致降温,影响授粉、受精,常导致坐果不好和小青果增加。对坐果有问题的巨峰葡萄应严禁花期灌水。花期灌水导致设施内空气湿度提高,也对授粉、受精造成影响。

(4)幼果膨大水:坐果后5~10天,是葡萄浆果第一次膨大期,此时叶片发育进入最佳阶段,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需要大量的水来维持;葡萄需水进入高峰时期,应及时灌透水。

(5)浆果着色水:葡萄浆果进入第二次膨大期,仍然需要水;气温尚高,叶片的蒸腾量还大,继续需要水来维持;而且当浆果进入全面着色期即将采收就不能再灌水了,需要在前期补水,形成一定的积累态势,为后期需求做准备。因此要抓住浆果着色初期一次灌透,最好能维持到浆果采收前不再灌水。

(6)浆果采前限制水:浆果采收前15天内不能灌水,否则浆果含水量提高,品质下降,穗梗、果柄、果皮等脆度增加,个别品种易裂果。果实含水量大,不耐贮藏。然而,设施内处于封闭的小环境,葡萄水分的来源只有灌溉解决,如果呈现较严重的干旱,易导致叶片黄花、推迟着色及浆果萎缩等,应随时少量補水,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7)树体恢复水:浆果采收后,为恢复树势,维持叶片的正常代谢能力,延长叶片光合功能,使树体积累更多的贮藏营养,应结合施基肥立即灌水。设施葡萄促成栽培,果实往往采收很早,树体恢复可持续几个月,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应坚持肥水管理,为下一年丰产奠定基础。

(8)抗寒越冬水:在埋土防寒地区,当葡萄落叶、修剪后,应灌一次透水,然后培土防寒,使整个冬季土壤不缺水,有利于根系的安全越冬。对于新栽植的幼树,前期灌水是为了提高成活率、促进树体生长,后期控水是为了促进新梢木质化、加速成熟,为树体安全越冬与次年结果奠定基础。

在非防寒地区,冬季应进行正常田间管理,也要适时灌水,避免生理干旱的产生。

3 设施葡萄灌水量

葡萄是浅根系果树,也是耐旱的果树树种,根系80%~90%集中在表土层50~60厘米范围内,因此,每次灌水量能够达到50~60厘米深,已经能满足树体发育的需求。灌水量大,土壤溶液中的营养要素会随多余的水渗入地下,而地下没有根系分布或分布极少,这些水和肥料会白白浪费掉,可见灌溉是有度的,不可盲目。

设施葡萄由于有薄膜的保护,蒸发量显著减少,灌水量比露地减少3~5倍。以干旱地区为例,露地葡萄的灌水量仅为800~1000立方米/亩,大棚、日光温室结合地膜覆盖灌水量仅为200~300立方米/亩,可见在干旱地区搞设施栽培对于节水可是有积极意义的。设施葡萄处于封闭的环境,雨水被隔绝于设施外,土壤水分的变化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即使外界降雨,设施内仍需灌溉。

4 葡萄灌溉技术

为了合理地控制葡萄园水分供应,各国对灌方式进行不断地探索,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目前我国设施葡萄主要的灌溉方式如下:

4.1 管灌:管灌是通过管道直接把水由水源引到葡萄畦面某一位置,使水从头流淌,或再用管分段灌溉。管灌节省了水在输送途中的损耗,尽可能地实现均衡灌溉,方便快捷,容易调节与控制,可以有效地克服土壤板结和肥料流失问题。目前在设施葡萄栽培中管灌方法逐渐得到应用,其突出的优点是:一方面节水、好操作,另一方面降低水分蒸发量,降低设施内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缺点是投资较大,同时水分供应不很均衡。

4.2 滴灌或渗灌:在管灌的基础上,把水源直接输送到每株葡萄植株的根部,用水量更加节省,操作自动化,供水均衡,可控性更强,每次灌水只把葡萄根系范围内土壤湿润,从本质上克服了土壤板结和肥料流失的缺点,也节约劳动力资源。通过滴灌,葡萄灌水量得到有效控制,蒸发量减少,是设施地葡萄栽培最理想的灌溉方式。从长远角度看,滴灌和渗灌是大势所趋。当然,一次性投资仍然较大。

猜你喜欢

浆果坐果灌水
设施浆果
苹果树坐果率提高六法
灌水取球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中华寿桃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五招促枣树多坐果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小老鼠采浆果
灌水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