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瓜无公害生产技术及茬口安排

2014-04-29刘军朱有亮

吉林蔬菜 2014年9期
关键词:冬瓜坐果栽培

刘军 朱有亮

冬瓜,葫芦科冬瓜属的一个栽培种。嫩果及老熟果均可食用,嫩梢也可菜用。耐贮藏运输,供应期长,对于调节蔬菜淡季供应有重要作用。每100克果实含水分95~97克,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盛暑季节食用,清热化痰、除烦止渴、利尿消肿;果皮与种子具清凉、滋润、降温解热功效。还可加工成蜜饯冬瓜、冬瓜干、脱水冬瓜和冬瓜汁等。

1 对环境条件要求

1.1 温度

冬瓜对温度适应范围广而且耐热性强。不同生育期对温度要求不同。种子发芽需较高温度,30℃条件下种子发芽良好,低于20℃种子发芽困难。幼苗期生长适宜温度20~30℃。温度高于30℃时,幼苗生长快但细弱,低于20℃幼苗生长粗壮,但生长速度缓慢。开花结果期适宜生长温度25~30℃,果实和茎叶生长良好,温度低时果实生长缓慢。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2℃,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6℃。

1.2 光照

冬瓜是中等光照作物。充足光照有利于茎叶制造营养,果实生长良好。冬瓜属短日照作物,短日照和较低温下有利于雌花的开成。但多数品种对日照要求不严格。

1.3 土壤与营养

冬瓜对土壤适应能力强,各种土壤都能种植冬瓜。为达到高产优质目的,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沙壤或壤土种植冬瓜。冬瓜耐旱而不耐涝,种植冬瓜地块应排水良好,涝洼地块不能种植冬瓜。冬瓜需肥量不大,形成1 000千克产品需氮1.36千克,磷0.50千克,钾2.16千克。

1.4 水分

冬瓜耐高温多湿,空气相对湿度85%~95%时冬瓜生长良好。开花坐果期连续阴雨,不利于坐瓜,且易感病害。冬瓜坐果后需水分多,但果实采收前水分供应过多,会降低果实品质及耐贮藏性。

2 茬口安排

冬瓜是典型的夏季蔬菜,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发育越快。因此,必須把生育盛期安排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我国北方各省露地栽培都是早春播种育苗,使冬瓜坐果和果实发育置于高温季节,断霜后定植,入秋前后收获。

由于冬瓜易感绵疫病、枯萎病,因此冬瓜种植忌连作,需要有3~5年以上轮作。前茬可以是越冬菠菜、芹菜或春速生蔬菜,如四季萝卜等。因冬瓜苗期生长缓慢,抽蔓以后又需较大面积任其生长,因此生长前期多与大蒜、圆葱、春甘蓝、春莴笋及早熟番茄套种。比较合理的的间套作形式有:韭菜间作架冬瓜,番茄套种地冬瓜,架冬瓜套种甘蓝、绿叶菜类、洋葱、矮生菜、芹菜等。冬瓜收获后,可接茬种秋大白菜、秋芹菜等。冬瓜的栽培方式可分为地冬瓜、棚冬瓜和架冬瓜三种。棚的形式有高平棚、低孤形棚;架的形式有“一条龙”、“人字架”、“三角架”等。架冬瓜能较好地利用空间,有利于合理密植,使坐果整齐、果重均匀、成熟一致,比较稳产高产,并有利于间作、套作,增加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土地,比棚冬瓜省材料,因此,架冬瓜是目前较经济合理的一种栽培方式。

3 栽培技术

3.1 培育壮苗

春季利用阳畦育苗,用种量2.55千克/公顷。播种前7~10天处理种子,用70~80℃热水烫种并迅速搅动,待水温降低到30℃时,浸种8小时,种子洗净,晾干种子表面水分,在25~30℃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清洗种子,晾干种子表皮水分继续催芽,并经常翻动种子包,促其透气,有利出芽。5~7天,幼芽长0.2~0.3厘米时可进行播种。

冬瓜育苗与黄瓜相同,但幼苗生长温度要比黄瓜高。春季阳畦育苗期30~40天,幼苗具3~4片叶即可定植。

3.2 整地与定植

冬瓜生长期长,生长量大,宜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地块定植冬瓜。定植前施腐熟优质圈肥,翻地混匀肥土,耙细整平做畦。

根据冬瓜前期与其它作物间套原则。小畦宽60~80厘米,大畦宽120~150厘米,冬前做畦,小畦种越冬菠菜,大畦内栽圆葱、大蒜。春季做畦,小畦内种小白菜或栽油菜,大畦内栽春甘蓝、春莴笋等。大畦内圆葱、大蒜、春甘蓝、春莴笋收获后作为冬瓜的爬蔓畦。

架冬瓜做畦及间套方式与地冬瓜基本相同。如果不搞间套作,可做成2.4米宽的大畦种两行冬瓜,或做成1.2米宽畦种一行冬瓜。小型冬瓜株距30~35厘米,大型冬瓜株距50~60厘米。栽苗时要求带完整土坨,栽苗深度与苗坨高度一致,栽后浇水。

冬瓜根系发达,栽前应深耕,并整平耙细,注意防止田间积水引起枯萎病和沤根现象的发生。除定植前施入大量有机肥外,在定植时,还应局部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每亩1 500~2 000千克,过磷酸钙20~25千克。

定植密度依品种、栽培方式与栽培季节不同而异,一般多采用支架栽培。

4 田间管理

4.1 植株调整

冬瓜生长势极为旺盛,主蔓每节都能发生侧蔓,而冬瓜一般以主蔓结果为主。为了培育健壮的主蔓,必须进行植株调整。

4.1.1 整枝:坐果前留1~2个侧蔓,利用主侧蔓结果,坐果后侧蔓任其生长。

4.1.2 盘条与压蔓:冬瓜第一雌花出现节位较高。在搭架栽培时,可将基部没有雌花的茎蔓绕架杆或将架外侧的茎蔓盘曲压入土中,而使主蔓的顶端接近架杆的基部,以便上架,这一措施生产上称为“盘条”。其好处是可节省土地面积,又可促进不定根的发生,扩大吸收面积和预防风害。

4.1.3 摘心:摘心与当地的生长期和品种有关。生长期短的地区,应提早摘心,使养分集中供应果实的需要。早熟品种一般当主蔓长到13~16节时摘心,坐果位置在9~12节左右。中、晚熟品种以及在生长期长的地区,可在25~30节时摘心,使坐果在20~24节左右,留取的茎蔓长、叶片多,制造养分多,果实能充分生长而获得高产。

4.1.4 留瓜、定瓜与护瓜:冬瓜坐果节位与果实大小有一定关系。冬瓜第一雌花出现后,每隔几节陆续出现雌花,早熟种每株留2~4个果实,中、晚熟种每株只留一个果实,多余的花、果都要摘除。

冬瓜果大且重,果实发育过程中应及时做好吊瓜工作,使吊绳固定在瓜棚上承受瓜的重量。可用稻草、麦秆等垫瓜,并适当翻动果实,避免与地面接触引起病害导致烂瓜;可用稻草、麦秆等遮盖,防止日烧。

4.2 施肥与灌溉

冬瓜结果数少,收获期比较集中,因此,冬瓜追肥宜适当集中。在摘心与定瓜之后进行追肥较适宜。冬瓜根系强大,吸水能力也强,冬瓜叶面有刺毛,果实表面有白粉,因此,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需水量较黄瓜为少。在水肥供应上宜采取“保、控、促”的技术措施,避免在大雨前后施速效肥,否则会导致疫病、枯萎病和果实绵腐病的发生与发展。

4.3 收获与贮藏

冬瓜从现蕾到开花约9天左右,由开花到成熟约35~45天。小型冬瓜收获期不严,一般1~1.5千克即可采收,大型冬瓜达生理成熟度才可采收。生理成熟的特征是果实外皮坚硬而厚,果面茸毛脱落,果皮暗绿或白粉满布。采收时留果柄,以利贮藏运输。一般每亩5 000千克左右,高产者已超过15 000千克。

老熟冬瓜收获后选择通风、凉爽房屋或地下贮藏窖贮藏,地面铺一层麦秸或稻草,于清晨选择无虫口、无伤疤冬瓜带一段果梗收获,随收随单层平放或竖放于贮藏室内,竖放时瓜蒂朝上。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及时清除烂瓜。贮藏得当,可贮存2~3个月。

猜你喜欢

冬瓜坐果栽培
闷热三伏天 冬瓜可以这样煲
油麦菜栽培要点
苹果树坐果率提高六法
为什么叫冬瓜
中华寿桃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五招促枣树多坐果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自然栽培的味道
冬瓜搭架栽培技术
夏季苦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