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管理中的“年级组长负责制”

2014-04-26陈永平

关键词:服务意识协调发展

陈永平

摘 要:年级组长担负着领导本年级师生、组织本年级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并向校长直接负责。同时,也接受其他部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指导。他起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纽带作用。他特殊的身份体现在既是重要的管理者又是重要的协调者;既要组织教师全面管理,教育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又要协调年级教师间的工作,争取年级获得整体进步和均衡发展。如何使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年级组长负责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年级组长;管理纽带;协调发展;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19-1

一、农村小学管理上存在的客观问题

1.部分班子成员的教育管理理念不更新、不加强学习,缺乏教育管理的理论支撑,抱着小农思想,看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规划。

2.领导班子中由于本地人居多,相互间的关系复杂,管理涉及的困难也多。年初制定的计划和目标无法实现,而流于形式。

3.学校制度建设被忽略,即使有,也缺乏规范的操作顺序和监督反馈,往往就是校长一个人布置任务,下面应付了事,过后通报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不免有不为学校和师生着想,与广大教职工的利益相悖的现象出现。

4.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手段陈旧。老教师有经验缺专业理论指导,新教师有专业理论缺经验。

5.家庭教育几乎空白,学生缺乏有效的辅导,教师压力大。

二、年级组长工作任务重,虽起到了纽带作用,却也只能流于形式

1.学期初,年级组长应该依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和年级实际,制订并实施年级段工作计划;指导班主任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并负责督促,检查落实。在这个过程中,年级组长很好地起到了“查漏补缺,增益减弊”的作用。问题是,在各部门的班子制定计划时,由于受到上述种种客观限制,弄得年级组长云里雾里,不知所措。教导处组织教学要成绩,教科室要教师学习理论研究课题,德育处要开展各种活动。年级组长只能一言不发,等候安排,或者根本不直接参与计划的制定,你们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只要时间上不冲突就行。

2.根据上面的计划安排工作。年级组长还需制定本年级段的学期计划,这个计划可以说基本上是“逮漏补洞”的。一周里的哪一天空闲了,没活动,就随便甚至临时安排个什么事,也算对上面有个交代。大多数情况是,年级组里根本没有计划,年级组长在来回奔走“相告”工作事务。

3.年级组长还需参加各种评比、考核和督导工作。由于年级组长处在管理的第一线,其对年级段的了解应该比其他人全面,各种评比、考核成员中,他应该是不可或缺人员,但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只能眯着眼做老好人,只要不出大的纰漏,基本上都是“合格”或“优秀”。而这,却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小学的城镇化发展。教师队伍素质没有得到提高,一切的发展都是空话。

4.年级组长按理还需做如下工作:组织班主任交流班级管理经验和存在问题;组织参加各种校外公益活动等等。如此多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高效率的领导班子,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条例,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年级组长这根纽带怎能起到有效的链接作用?

三、改进对策

1.以校长为中心,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班子团结、敬业、高效、务实的作用。以校长为首,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是要转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校长要深入教师队伍当中,了解教师的想法,一旦发现有与学校发展相悖的思想,要及时纠正。还要加强中层干部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各处室的职责,营造互相信任,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做到团结勤奋、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巩固领导班子的新形象。

2.务实求新,完善制度,用制度保证学校的有序发展。首先,健全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健全学校所有岗位职责,强化教职工的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学校章程,并在教代会上通过,使学校的管理有章可循;其次要勤检查,多督促,狠抓制度的落实。年级组长就是要在落实制度的过程中体现作用,将制度落到实处。

3.从师德业务等方面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只要树立了年级组长的威信,营造了一种公事公办的氛围,教师也会纳入这个管理体系中来。教师其实是一个服务行业,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要培养教师的服务意识,可以建立一个校本培训体系,以校本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我们教师的思想素养。

4.加强年级组长业务培训,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第一要处理好上下关系,年级组是学校基层行政单位,年级组长由校长直接任命,组长要领会校长部署意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以学校的利益为重,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第二要处理好条块关系,各处室是学校的职能机构,要服务好年级组,年级组是教育教学工作实体,要服从各处室的业务指导,两者要协调合作;第三要处理好组内关系,主要是年级教研组的活动,既要接受教导处的安排,年级组长也要负责督促,使组内教研活动正常开展,此外,对于学校部门布置的活动,要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积极参与;第四要处理好组外关系,在各年级组长的带领下,教师们逐渐形成了新集体,团体意识增强,年级组之间会有赶、比、拼的局面,要引导创设互相竞争、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的氛围,形成合力,推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务意识协调发展
关于加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问题与探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港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