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2014-04-25付明忠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因子专家

付明忠

(西昌学院体育学院,四川 西昌 615000)

西部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付明忠

(西昌学院体育学院,四川 西昌 615000)

在借鉴前人有关群众体育理论和评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群众体育评价的“投入—产出”模型;根据这一模型,通过特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西部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群众体育生活质量、群众体育资源保障、群众体育效益效果、社会环境影响因素4个主要因素和13个具体指标;运用构建的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以四川、重庆和云南三省市为例进行了实证比较和排名。

西部;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2012年9月29日习近平在伦敦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时提出: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群众体育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但相关的评价研究还十分少见。所以,构建一套比较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社会学和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对群众体育的开展情况和社会效果进行评价很有必要。可以客观反映群众体育开展过程中的优势和薄弱环节,有助于科学考核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同时体现群众体育的价值所在。[1]

如同社会经济发展一样,我国群众体育的开展与发展也呈现东高西低的局面。本文通过构建西部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以川、渝、滇三省市为例进行评价和比较排名,可以有针对性地为西部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推动群众体育的开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同时也可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及群众体育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1 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

1.1 理论模型

群众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群众为增进身体健康和增强身体素质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对群众体育进行评价必须以体育参与为核心。[2]随着人们的体育需求层次的逐步上升,以及小康社会带来的生活便捷,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念和体育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体育活动的资源保障条件的要求也会更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作为群众体育外部推动力的社会动力和资源保障都属于投入系统。基于上述理论,本文提出了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投入—产出”模型。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 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原则

群众体育评价指标的筛选、整理和最终确定,以及构建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原则进行指导,是一个对指标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而不是把指标进行随意堆砌。构建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科学性、目标性、系统性、独立性、可操作性、数据可得性等原则[3]。

2.2 指标的经验性预选

根据社会发展、社会指标和体育相关的理论原则和群众体育工作实际开展状况,遵循研究提出的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理论模型和研究思路,借鉴国内、外社会指标体系与体育指标体系的经验,在听取部分体育部门群众体育管理者和体育类专家学者的建议和意见后,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选定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经验性预选评价指标集,用于第一轮专家咨询。

2.3 指标筛选过程

本文采取信函和电子邮件方式进行了三轮专家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达90%以上。问卷中设计了“重要”“比较重要”“一般”“较不重要”“不重要”选项,并且对选项分别赋予9、7、5、3、1的分值。对每轮问卷都采用数理统计法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将统计结果和专家意见反馈到下一轮问卷中。

2.4 专家的选取

本文采用特尔菲法来对专家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研究。共选取了高校、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29名专家,其中高校教师20人,体育行政管理人员9人,90%的被调查专家具有教授以上的职称,或是具有正科级以上职务。旨在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综合他们的理论学识和实践经验,请他们运用专家判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排除无效因素,最大程度上纠正可能出现的潜在疏漏。

2.5 筛选指标的统计和修正

收回专家调查问卷后,对问卷结果进行三个方面的统计分析:首先是计算重要程度,即计算每个指标的算术均值Mj来分析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其次是计算离散程度,即计算指标的标准差Sj来反映专家对指标重要程度评价的分散程度;最后是计算相对离散程度,即计算指标的变异系数Vj来反映专家对指标评价的协调程度,其值越小,说明专家意见协调度就越高[4]。

定量判断方法就是选用某种数学方法从指标间的关系来选取评价指标,把不符合要求的指标剔除掉。在本研究中运用的定量筛选评价指标的方法是选取典型指标法。因为预选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较多,所以要将这些指标先进行聚类,而后在每一类中选取代表性指标作为这类指标的典型指标。聚类分析方法的计算量相当大,用单相关系数选取典型指标也可以,该方法虽较为粗略,但其计算简单,便于应用。[4]

2.6 专家问卷调查

本研究分别在2012年11月、12月和2013年1月进行了3次专家问卷调查(见表2)。每轮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均按照指标筛选标准进行修正,依据专家意见和建议对指标进行了删减和增添,将综合整理后的反馈意见和调整后的指标集用于下一轮问卷调查,再次向专家征求意见。[1]经过三轮问卷调查,专家们对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主体框架结构和每级具体的指标的设定意见已经基本趋于一致,已经形成初步的群众体育评价体系指标集。该评价体系指标集由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构成,具体见表2。

表1 三轮专家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表2 群众体育评价体系指标集

2.7 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指标体系的权重集合构造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能否体现评价指标体系的本质内涵。评价体系属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从前人研究成果来看,大都采用层次分析法、加权法等方法确定指标权重[5]。如果指标的筛选和权重的确定都通过特尔菲法来确定的话,得出的结果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偏差,这是专家的知识结构、经验和个人价值取向存在较大差异造成的。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本文在已经通过特尔菲法初步确定各级指标的基础上,在实证研究中继续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通过SPSS13.0确定最终指标和权重,期待能够比较真实客观地对群众体育进行评价。[4]

3 西部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3.1 数据的来源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体育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各省(市)群众体育调查报告,本文主要选取官方公布的2012年数据。

3.2 数据的处理

本研究所选的群众体育评价指标单位不同,首先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统计学上的标准化称为“标准化Z分数”。标准Z分数是指从平均数为,标准差为的总体中抽出一个变量值,Z分数表示的是此变量大于或小于平均数的几个标准差。由于Z分数分母的单位与分子同,故Z分数分母的单位与分子相同,因此能够用来比较两个从不同单位中抽出的变量值[7]。

3.3 川渝滇三省市群众体育实证比较

本文收集整理了通过特尔菲法确定的群众体育评价指标的相应数据,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四川、重庆、云南三省市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6]。对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中的KMO和Bartlett统计量检验。

因子分析前,首先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球体检验,KMO检验系数>0.5,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的x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P值<0.05时,问卷才有结构效度,才能进行因子分析[8]。KMO检验值为0.753,符合KMO标准。因此,本文选择的指标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KMO统计量是取值在0和1之间。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时,KMO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接近0时,KMO值越接近于0,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弱,原有变量越不适合作因子分析。Kaiser给出了常用的KMO度量标准: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表示适合;0.7表示一般;0.6表示不太适合;0.5以下表示极不适合。[9])

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主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的17个指标中,可以提取四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1.276%,即原始变量81.276%保留在了模型之中,且四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提取四个公共因子代替17个原始指标。

通过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旋转后得出结果3。在第一个公共因子中,大于0.70的指标有7个,取各指标与公共相关系数最大的指标,把相关性不大的指标去掉选。因此,选取了五个指标来代替第一个公共因子,即C1、C2、C3、C4、C13;第二个公共因子主要反映了C6、C7、C9、C10四个指标;第三个公共因子主要反映了C14、C17两个指标;第四个公共因子主要反映了C11、C12两个指标。[10]

对四个公共因子进行分析,第一个公共因子包括C1、C2、C3、C4、C13,这五个指标所代表的含义是群众体育生活质量的反映,其中C13指标也与前期专家问卷调查时部分专家所提建议一致。因此,命名第一个公共因子为群众体育生活质量。以此类推,第二个公共因子为群众体育资源保障;第三个公共因子为群众体育效益效果;C11、C12两个指标在特尔菲法确定的指标集中属于群众体育资源保障的范畴,现在将这两个指标独立出来成为第四个公共因子,即社会环境影响因素。[5]经过因子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主要有四个公共因子组成的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比较发现,现在确定的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与通过特尔菲法确定的评价指标集大致相同,也说明前期专家问卷调查的结果是比较准确和科学的。

表3 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

群众体育评价综合得分用F表示,F等于四个公共因子,即群众体育生活质量、群众体育资源保障、群众体育效益效果、社会环境经济因素之和,可以用各公共因子的贡献率作为公共因子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每个公共因子的得分f可以根据因子得分矩阵来计算,把因子得分矩阵不相关的指标剔除,以便更好地计算公共因子得分,转化成每个因子权重得分即:[8]

F综合=f质量×33.813%+f保障×23.021%+ f效果×l5.459%+f环境×8.983%

f质量=0.123a1+0.178a2+0.198a3+0.156a4 +0.211a5

f保障=0.266b1+0.221b2+0.254b3+0.279b4

f效果=0.355c1+0.378c2

f环境=0.383d1+0.699d2

把通过标准化处理的各项数据代入上述5个计算公式,我们得出了四川、重庆、云南三省市群众体育评价综合分值和排名(见表4)。

图2 川渝滇三省市群众体育评价得分比较

图3 四川群众体育评价得分构成

图4 重庆群众体育评价得分构成

通过表4和图2至图5可以看出:四川、重庆、云南三省市群众体育评价得分和排名与省域经济综合排名顺序一致,这也正说明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四川除社会环境影响因素排名第2外,其余各项和综合得分均排名第1;重庆综合排名列第2,其中资源保障排名列第3,而在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中,重庆超越四川排名第1;云南除资源保障排名第2外,其余因素和综合得分均排名第3。综合得分排名为:四川第1,重庆第2,云南第3。

图5 云南群众体育评价得分构成

从评价得分构成来看,三省市得分构成比例大体一致,其中群众体育生活质量比例最大,其次是群众体育资源保障,这两方面在得分构成中约占70%,对综合评价得分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群众体育效益效果和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对综合评价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得分构成中约占30%;从上述评价得分构成比例说明,能直接体现目前西部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因素是群众体育生活质量和群众体育资源保障两方面;虽然群众体育效益效果和社会环境影响因素所占比例较小,但是可以预见在将来,这两个因素所占比例会有所增加。

表4 川渝滇三省市群众体育评价得分排名

4 结论

(1)在学习和了解国内外有关评价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对群众体育相关理论的认识,提出并设计出了群众体育评价模型,即“投入——产出”模型。根据这一模型,构建了西部群众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2)从评价得分构成比例来看,目前能直接体现西部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是群众体育生活质量和群众体育资源保障两个因素,虽然群众体育效益效果和社会环境影响因素所占比例较小,但随着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两个因素所占比例会有所增加。

[1]刘梅英,田雨普.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困境和突破[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27-30.

[2]湖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群众体育达成目标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6):28-50.

[3]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祁国鹰.实用体育统计[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 1995.

[5]吴寒光.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1.

[6]李宗洁,等.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孙文琦.群众体育投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5): 12-14.

[8]潘丽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群众体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2):2-5.

[9]孙文琦.我国群众体育投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9):10-11.

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M ass Sports in W estern China

FU Ming-zhong
(Xichang Normal University,Xichang,Sichuan 615000)

This paper sets up an input-output theoreticalmodel for evaluation ofmass sports by reference of others 'achievements.Thismodel depends on Delphimethod,factor analysismethod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establish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mass sports in Western China.Thi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es the four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iving quality of,resources guarantee,benefits and effects ofmass sport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13 concrete targets.The paper alsomakes a comparison and ranking ofmass sports between Sichuan,Chongqing and Yunnan through new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estern China;mass sports;evaluation index system;experimental study

G80-051

:A

:1001-9154(2014)10-0055-05

G80-051

:A

:1001-9154(2014)10-0055-05

付明忠(1963-),男,汉族,副教授,研究方向,足球运动教学训练和民族体育研究。

2014-09-25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因子专家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致谢审稿专家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