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计算方法学习“二十以内退位减法”比较研究

2014-04-23梅建青查明旺

绥化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聋校小棒耳聋

梅建青 查明旺

(1.常州市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常州 213164;2.南京聋人学校 江苏南京 210007)

一、问题的提出

课改以来,都在提倡算法多样化,即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算法,但同时又强调算法要优化,即在多样化的同时,要选出最适合的算法,即最有思维含量的算法。我校在聋数学教学中也进行了算法多样化的尝试,以“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为例,可以是“想加法算减法”,可以是“拆十法”,也可以是“连减法”。但研究结果发现,聋校特别是未受过学前教育的农村聋校低年级数学教学不宜提倡算法多样化(如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而应是让聋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一种算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查明旺先生则认为在城市聋校,如南京聋人学校因为学生均经过语言训练且家长对聋儿的学习比较重视,故他们提倡算法多样化,但最终还是实行优化。

全日制聋校数学教材第二册第十五页二十以内退位减法,教材例题是用“想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生的,而在此之前的上海版聋校数学教材中,这一内容是教学生用“拆十法”计算的。武进特殊教育学校就此两种算法进行了“两种计算方法”的教学效果的比较实验,以便探索一年级耳聋学生二十以内退位减法教学最佳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方法和过程

本课题采用教育实验法进行。

在本人执教的2006年入学的班级采用“拆十法”的教学方法;在后一年入学的班级采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教学方法。在实验前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10以内加、减法,二十以内不退位减法的测试(试题和测试时间均相同),两班学生测验成绩相当,且“十以内各数的认识”“十以内的加、减法”“二十以内不退位加、减法”等都是严格按全日制聋校数学实验教材的要求教学的。

按教学进度,在两个班进行实验,两个班上课时间均为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大致的经过是:在2006年入学的班级,A:让学生知道本课将通过操作学具,学习“十几减9”;B: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学习,操作学具。先数出11根小棒(一捆为红色小棒,其它的是白色小棒),要从中拿去9根,需把十根小棒拆开,再数出9根小棒拿去。然后把剩下的1根(红色)小棒和原来的1根合放在一起,两边合起来是2根。C:引导学生“说”操作过程:先让学生小组里讨论后,原原本本“说”拆分小棒的过程(注意让学生说剩下1根红色小棒,为今后压缩思维过程作好准备),再引导学生从“11根小棒减去9根小棒”过渡到“11-9”:把一捆红色小棒拆开,从10根里拿去9根,剩下的1根(红色的)加上原来的1得2,所以“11-9”等于2。D:闭上眼睛想操作过程和“11-9”的叙述过程,并小组交流,全班交流;E:师生讨论小结,弄清“11-9”所以得2,是从10里取掉9,再和原来的合起来成2。即用“拆十法”计算。F:再让学生计算“12-9”“13-9”,掌握“拆十法”。G:压缩思维过程(简化思维过程)。即引导学生“说说”“十几减9”都是剩下1根(红色)的小棒,只要把这1根(红色)的小棒和十几的个位上的数加起来即可……

在后一年入学的班,采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教学方法,新授前先口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新授时让学生想:你们知道了9+( )=11,那么,谁知道11-9=( )呢?……

本实验的两个班的学生年龄、智力相当(实验对象为智力正常的耳聋学生),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数相同,两班教学课时相同,课外辅导时间及个别辅导时间相当,两班学生均为住校生,即全无家教。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结束时,对两班学生用相同的试题,用相同的时间,由本人两次进行了教学的效果测验。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的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第一次只测试正确率,即不限止测试时间,第二次既测正确率又测计算的速度,即限定计算时间。

三、实验结果

第一次测试(共100题不限时间)结果如下表(一):

第二次测试(100题限时20分钟)结果如下表(二):

从表(一)、表(二)可以看出,计算时间对两班学生的计算的最后成绩及优秀率影响不大;但是,从上述两表中也可看出,不论计算限时还是不限时,两班学生在计算的正确率上都有明显差异,说明两种计算方法的教学效果差异明显。即用“拆十法”的学生成绩明显好于用“想加法算减法”计算的学生的成绩。

四、分析讨论

(一)结论

通过实验,本人认为一年级耳聋学生计算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用“拆十法”的计算方法要优于“想加法算减法”,因此本人认为在二十以内退位减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拆十法”计算比较好。

(二)原因分析

1.笔者认为,虽然用“想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思维过程比较简单,耳聋学生也容易掌握。但是耳聋学生数学由于基础差,有的学生二十以内进位加法还很不熟练,因此,“想加法算减法”有较大的困难,这是学生计算成绩差的主要原因。

2.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教给的,而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凭借学习材料,在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帮助下,主动建构的。本节课中,耳聋学生借助学具学习,并进行相互合作、相互讨论,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比看“加减法的联系”计算二十以内的减法效果好得多。当然学生掌握“拆十法”的速度要慢一些,但是让耳聋学生掌握“压缩思维过程”后(即让学生记住如“十几减9”剩下几根红色小棒),学生的计算速度会很快提高的。

3.从遗忘理论看,耳聋学生学得快也遗忘得较快,学得慢相对忘得慢。“拆十法”的过程,由于学生经历过了,且有教师语言提示的支撑,即使暂遗忘,学生比较容易回忆出“拆十”的过程,也就是说即使学生忘记了计算方法,只要教师提示下大部分学生很快能回忆出的,而用“想加法算减法”就没有这一优势。

(三)讨论

1.本实验仅是在一所农村聋校中进行,后虽经查明旺老师在江苏省南京聋人学校研究证实结论相同,但样本还是太小,在其它农村聋校,在其它城市聋校,实验结果是否相同,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希望有更多的特校老师参与这一实验,以便探索提高耳聋学生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效能的最有效的途径。

2.在教学过程中,让耳聋学生真正掌握“拆十法”和安排适度的练习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个结论,那学生还是学不好的;如果不进行适度的练习,对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也是有较大影响的。

3.本实验是在两学年中实施完成的,对实验学生又未能进行严格的筛选,对实验措施也不能很好地把握(如上课时间、课外辅导时间、个别辅导时间是否完全相同),因此,本人认为这一结论还应作一步的研究。

4.用“拆十法”进行教学,可能对学生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没有“想加法算减法”具有优势,但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注意这个问题,在练习课进行适度的练习,是能弥补这一不足的。

[1]教师进修编辑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2]江苏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小学教育科研——知识·方法·技术[M].南京: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王爱梅,李洪曾.地理教学中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S1).

[4]梅建青.提高聋生计算能力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1(1).

猜你喜欢

聋校小棒耳聋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巧移小棒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
聋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