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家人格在对抗死亡焦虑中的作用

2014-04-23涂阳军郭永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道家

涂阳军 郭永玉

摘要 理论分析表明道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有关生死的智慧,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因死亡带来的恐惧和焦虑。但此假设并未得到来自实证研究方面的任何证据的支持。本文通过三个实证研究对此结果进行了考察。研究一发现道家人格多个维度与死亡焦虑多个维度显著相关。研究二不但复现了上述结果,还发现:与启动死亡焦虑条件相比,在末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道家人格与死亡焦虑间相关系数显著的个数更多,绝对值更大。研究三发现:词汇性质与启动的交互作用显著。在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道家与儒家词汇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词汇。结果表明:道家人格具有对抗死亡焦虑的作用,但在应对特质与状态性质的死亡焦虑中,道家人格表现出了独特的时间特异性。

关键词 道家,道家人格,死亡焦虑。

分类号 B849

1.问题提出

对死后无知的恐惧(以及对人存在意义的阐释)历来都是哲学家、文学家热衷探讨的话题,而这一主题近来又也得到了心理学者的积极关注响应。一般认为,死亡焦虑是指当死亡必然性被提醒时,个体的内心深处受到死亡威胁而产生的一种带有惧怕或恐惧的情绪状态(张向葵,郭娟,田录梅,2005)。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感受到死亡的压力,但与死亡有关的特殊情景,如局部战争、恐怖袭击、暴力事件等,能引发人们对死后无知、无意识而派生出恐惧与害怕,尤其是对因自己死之后在人间还有未完成的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焦虑(赵树雕,陈燕,2008)。死亡焦虑患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一产生与死有关的念头或接触与死有关的话题便心跳剧烈、浑身发抖、心背冒汗”或者“一想到死了没有意识,就会感到特别可怕”,重度死亡焦虑会导致人际关系变差,工作、学习、生活困难。针对此病症,治疗师无一例外地都会从“存在主义理论”出发,对当事人就死亡的认识加以干预,让其认识到死亡能够激励人更完整地生活等,其中有关人之生存价值与死亡意义的论述,都关涉到有关死亡哲学本体的意含。

道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有关生死的智慧,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因死后无知带来的恐惧和焦虑。首先,就哲学本体论而言,道家思想的核心为“道”,老子不但“创立了中国最早的哲学体系”,而且“中国哲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范畴多出于道家,道家对中国哲学史上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有深刻的影响”(陈鼓应,1995),道家深邃的哲理、缜密的思维、新奇的道论、卓异的境界说和高超的辩证法从来都是其它任何思想学派无法企极的(白奚,2000)。哲学,从本质上讲是关于存在的,其关注的层面是人生宇宙万事万物的本体、本源。针对人世动乱和命运舛这一社会现实,老子从本体论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试图从“道”之实存上来化解人类生存的危机并获得人生的意义与存在的理由。而孔子则主要针对价值层面的虚无,提出人生行事的好坏对错与伦理正义道德,尽管共同面对乱世与虚无,老子与孔子针对虚无的存在与价值层面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傅佩荣,2006)。也正因道家老子从存在而非伦理价值层面给出了有关人存在、生死和人生意义的根源性回答,也就使得道家能够从本体论层面对虚无主义起到消解作用。

生命意识或生死观是指人对生和死的认识和体验。儒家特别重视生命的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孑L子只谈生而不论死,其将死之价值与意义寓于生之中,与生物意义上的生命相比,儒家更重视生命本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具有“轻生重义”的倾向(詹福瑞,2003)。在儒家看来,仁、义、道、忠、信之实现是比生物意义上的生死更为重要的东西,为义而可以舍身,尽管死了,却实现了生的意义。道家却秉持着齐生死的生命观,道家贵生、重生,也注重养生,反对生命自身受到外物的异化,是一种守性保真养生的生死观。生者,不受外物的异化,死者,也属自然之事。道家重生死之自然,追求生命之淳如,恰与儒家重生死之社会伦理意义,形成了生死意义的两端,两端之互补形成了中国古代生死、生命意义的独特内涵。

总的看来,道家既重视个人肉身生命的生存和存在,同时又将人之生死看成是与“道”一样的循环运动的自然物质过程。既然与“道”同,那么人之生死也就应当顺应“自然”,就不应当执著于肉体之生死,或者为生死而喜而愉,或者为生死而忧或惧。在大“道”面前,生死一也,既不能重生轻死,也不可轻死重生。在道家眼中,生死也就成为一个可以淡然处之的问题。当人面临死亡,其死亡焦虑和恐惧被激起之时,这种对肉体的生死无所执著的生死态度,将有效应对人因面临死亡所带来的痛苦,并由此能够平静且淡定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郑晓江,2001),道家具有对抗死亡焦虑的功效也在相关研究中得到了初步的证明(周敏娟,姚立旗,徐继海,2002)。本文拟通过三个具有逻辑层递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考查道家人格在对抗死亡焦虑中的作用。

2.研究一 道家人格与死亡焦虑的关系

2.1研究假设

道家人格各维度与死亡焦虑显著相关。

2.2研究方法

被试:136名大学生,年龄为20.32±1.04。男52,女84名。

工具:大学生死亡焦虑量表(刘娇,郑涌,2005)。采用5级评定法计分,共有5个维度,包括不确定焦虑、自控丧失焦虑、情感冲击焦虑、自我实现焦虑、人际负担焦虑,共34道题,其中包括3对测谎题。道家人格量表(涂阳军,郭永玉,2013)。该量表编制的理论基础来自:基于文化影响人格的视角和对道家人性论的阐释所建构的道家人格结构理论模型及对道家人格的操作性界定。量表总计57道题项,包括自然本真(自然、本真)、情绪情感(静、躁)、意志品质(柔韧)、因应处世(谦退、超脱、寡欲)、认知思维(矛盾、联系和变化)五大领域十一维度。二阶因素分析表明:道家人格之静、联系、变化、柔韧、自然、谦退、本真和寡欲等8个维度属于道家所推崇的“真”的内容,而躁、矛盾和超脱等3个因子属于道家所反对的“伪”的内容。

2.3研究结果

道家人格量表各维度与大学生死亡焦虑的关系见表1。

2.4分析与讨论

对死后无知的焦虑与道家人格之思维、意志品质及人性论的自然维的相关显著。死亡焦虑越高者,其思维的阻滞程度越高,在思维上执著于人之生死问题而得不到解脱。同时也很难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和思考生死。正因为执著于生死,所以内心有关生死的冲突不断,难以平复由死亡问题引起的思维波动。意识到死亡或对死亡的恐惧,也意味着人之行事意志的消解。常识也告诉我们,看破看透生死者,往往并不追求积极有为或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道家人格之自然维与不确定性焦虑显著负相关,表明其也具有应对或消解人之死亡焦虑的作用。另外,从情绪情感之静躁维来看,尽管两个维度与死亡焦虑各维度间的相关均不显著,但死亡焦虑似乎伴随着内心的搅扰不安,反之,内心宁静与安适就能将死亡问题淡化一些,其死亡焦虑得分也更低些。

死亡焦虑与道家人格中反映人性论、意志品质与认知思维的维度显著相关,这本身就反映了由死亡焦虑所引起的人性心理层面整体协动的特征。对死亡的焦虑可能首先反映在人性论层面,表现为无法做到顺任人之有生有死的自然变化之理,无法承认自己必有一死的事实。其次反映在知-情-意各个层面,尤其是认知思维层面,表现为无法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之生死的自然变化过程,也即庄子所云“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死乃自然之理”,也表现为在思维上纠结于生死问题,在生死之间,在怎么死、何时死之客观现实与不愿死之间思虑重重。在冈应处世之对已层面,个体于生死无法解脱之举,将加重其对生死的焦虑。

道家人格各维度与死亡焦虑各维度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比较小,而且相关系数显著的个数也不多(仅占到总相关系数个数的21.82%)。两者间的相关之所以呈现如此情形,其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所用的死亡焦虑与道家人格均是从特质论的角度出发,测得的是一种稳定的、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致性的人格特质。尽管人之生死具有纵贯一生的意义,但人的一生不可能无时无刻都在思考生死问题,只有当面临死亡问题或处于死亡提醒状态时,个体才会感到来自死亡后无知的焦虑与恐惧,并采取防御策略(张阳阳,佐斌,2006)。当面对来自死亡的直接威胁时(如癌症),个体才会在人性论、人生观、价值观、情绪、意志及其它心理行为特征上显现出对抗死亡焦虑的典型心理行为特征(晋向东,2008)。就道家思想本身而论,其有关生死或死亡问题的论述,往往大多是针对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生死情境,并非就特质意义而言的。如庄子“鼓盆而歌”,所面临的是其妻的身死,而有关“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的阐释,也是庄子将死之时的论述,其余有关生死的论述,也多是由纷乱社会中无故的杀戮所引发。由此看来,个体只有在面临一些死亡提醒的情境并激起有关生死的议论,以及激起有关生死的态度、意义及人之生存价值的论述时,也即是处于一种具有特定死亡情境特征的,具有情境和状态特征的死亡焦虑时(孙义元,1999),两者间才可能具有高相关。因此,研究有理由认为,当启动当事人的死亡焦虑时,道家人格量表各维度与特质死亡焦虑及状态死亡焦虑两者间的关系将有所变化,表现为道家人格各维度与状态死亡焦虑的相关系数值不但更高些,且有更多相关系数会显著。为此进行了第二项研究,以考查在启动与未启动条件下,道家人格与死亡焦虑问的关系。

3.研究二启动与未启动条件下道家人格与死亡焦虑的关系

3.1研究假设

与未启动条件相比,启动条件下,道家人格与死亡焦虑显著相关的维度更多,而且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更大。

3.2研究方法

被试:启动条件:某大学金融专业54名大一学生,其中男20名,女34名,年龄为19.13±0.848周岁。未启动条件:某大学金融专业54名大一学生,其中男14名,女40名,年龄为19.02±1.016周岁。启动与未启动条件下的两个班,同为一个院,同为一个专业,同为一个年级,人数也相等。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年龄无显著差异,t(106)=0.102,p=0.919。Crosstab检验结果中,性别与年级的,值为0.120,p=0.214。表明两个班具有同质性。

3.3研究结果

启动与未启动条件下,不同被试道家人格与死亡焦虑间的关系见表2。

从上表可知,启动条件下,道家人格各维度与死亡焦虑相关显著的系数更少,启动条件下为4个,而在未启动条件下为11个。与未启动条件相比,在启动条件下,死亡焦虑与道家人格静、躁、自然及寡欲维间的相关,由显著变为了不显著,死亡焦虑与联系维的相关由不显著变为了显著,死亡焦虑与矛盾维的相关则发生了维度的变化。未启动条件下,自控丧失和情感冲击焦虑与思维矛盾维间相关显著,但在启动条件下,则是不确定性焦虑、自我实现焦虑与思维矛盾维相关显著。

3.4分析与讨论

从研究结果来看,有关在启动条件下,道家人格将有更多维度与死亡焦虑多个维度相关显著且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将比不启动条件下更高的假设,并未得到研究结果的支持。其原因可能与道家人格本身的特性有关。研究将道家人格操作化界定为一种特质。而人格特质均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并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黄希庭,2002),而且“特质所标识的是那些一致的、相互关联的行为模式和可辨别的、稳定的个体差异。”其背后的假设是个体的行为是由“这些稳定的而且或多或少独立于它们的刺激情境的普遍倾向所决定”(杨子云,郭永玉,2004)。因此,哪怕是在施加外界刺激(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道家人格作为一种特质,其稳定性或独立性仍独立于外界刺激的特征,而使其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研究对道家人格各维度在两个配对样本中的差异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除本真维的均值差非常显著外,道家人格其余各维度及道家正性和道家负性两个高阶维度的均值差均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在启动条件下,道家人格作为一种特质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另外,这一结果也可能与启动死亡焦虑的时间特性有关。死亡唤醒研究发现,在死亡唤醒的瞬间,被试对死亡的思考被抵制了,过大约5分钟后,死亡唤醒效应才会出现。本研究在给予被试启动刺激后,被试马上需要填答道家人格问卷,需时约为8分钟左右。而且在集体集中填答中,每个被试回答启动问题时的完成时间也不一样。这就可能会使被试在正式接触到死亡焦虑问卷时,已经大大超过了离死亡焦虑启动效应所需的5分钟,而在超过死亡唤醒效应的时效期间内,死亡唤醒效应到底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却无从得知。可能的情形是:在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被试在对道家人格各维度进行评定的时间内,就已经使其死亡焦虑水平有所降低,或者在启动死亡焦虑条件下,在对道家人格各维度的评定中,被试就已经在知、情、意、行的各个层面对所产生的死亡焦虑进行了应对或对抗,从而产生了缓冲作用。而这种缓冲作用对尾随道家人格量表之后的死亡焦虑量表的评定产生了滞后缓冲效应,导致死亡焦虑各维度的得分降低。由对死亡焦虑各维度的对比来看,除情感冲击焦虑外,未启动条件下被试的死亡焦虑水平均显著高于启动条件。但启动组被试的情感冲击焦虑显著高于未启动组,这表明由死亡焦虑所带来的情感冲击或情感上因死亡所产生的震撼作用,在被试完成道家人格量表的评定后仍然在起作用。据此,研究认为:在应对或对抗死亡焦虑的各个领域,情绪情感领域的应对可能具有时间变化的特异性,这一特异性表现为:当其它各个维度在对抗死亡焦虑中已经开始起作用并有效缓解死亡焦虑时,由死亡焦虑所引起的情感冲击可能仍然非常强烈,仍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缓冲。研究表明:历经患者死亡的青年护士,其SCL-90中的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显著高于常模,并且是所有显著维度中T值最大的维度,这表明当个体面临死亡事件时,将有最强烈的情绪情感反应(叶丽花,韩蔚,2009)。另外,研究还发现在面对亲属急性死亡的家属中,女性家属的应激性情绪反应最激烈,而且其心理健康水平较差(陈冬冬,刘旭峰,2009)。本研究中,绝大多数被试(近85%)均为女性,女性样本占优势可能也部分解释了为何其余几个死亡焦虑维度得分低的情况下,情感冲击仍非常高。

无论是单独考查道家人格与死亡焦虑的关系,还是从启动与未启动死亡焦虑的相互对比研究中,研究结果均表明道家人格具有对抗死亡焦虑的功能。但相关或准实验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得到任何有关因果的结论。因此,研究需进一步采取严格控制的实验室研究,以考查道家人格词汇、儒家人格词汇分别与中性词汇成对出现时,在启动或不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点探索速度的易化程度。

4.研究三启动与否和不同性质词汇的点探测任务实验

4.1研究目的与假设

采取点探测的实验范式,以考查在启动或不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道家人格词汇、儒家人格词汇及中性词汇的反应时差异。

在点探测任务中,词汇性质及启动的主效应显著。无论词汇性质如何,启动条件下的词汇反应时均短于未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无论道家人格得分如何,在启动死亡焦虑条件下,被试对道家人格词汇的反应时更长。词汇性质与启动的交互作用显著。在启动条件下,道家人格词汇的反应时显著高于中性词汇的反应时,但儒家词汇与道家词汇和中性词汇的反应时差异不明确。在未启动条件下,不同词汇间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

在词汇自由回忆任务中,启动的主效应显著。启动条件下词汇回忆的数量显著低于未启动条件下词汇回忆的数量。词汇性质的主效应显著。无论启动与否,对道家和儒家词汇的回忆数量都会显著高于中性词汇。启动与词汇性质的交互作用显著。启动条件下,对道家人格词汇的回忆数量显著高于对中性词汇的回忆数量。儒家词汇、道家词汇与中性词汇间回忆数量的差异不明确。在不启动条件下,不同性质词汇间的回忆数量无显著差异。

4.2研究方法

4.2.1被试与实验设计

在某大学招募28名大学生,男生6名,女生22名,一年级9名,二年级11名,三年级8名。年龄为20.13±0.87周岁。专业为经贸、管理、法学。

采用2(启动与未启动)×3(道家人格词汇、儒家人格词汇及中性词汇)混合实验设计,启动为组问变量,不同性质词汇为组内变量。因变量为不同性质词汇的反应时。

4.2.2实验材料

儒家、道家及中性词汇各30个。儒家词汇来自杨波(2005)的研究中有关古代传统人格部分,选择其中评定一致性最高的30个词汇。道家词汇来自道家人格量表词汇形式部分,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选取其中因素负荷最高的30个。中性词汇来自陈少华(2005)的研究,选取了其中30个与人格或性格无关的词汇。然后将三组词汇随机配对,形成三个词汇组(儒一道,道一中和儒一中)。因不同组词汇包含的字数不同,所以在配对中让字数相等的词语随机成组。在《现代汉语常用词词频词典》中查阅每个词语的词频,对每类词对的词语频度做独立样本t检验,无显著差异(p>0.40)。

4.2.3实验程序

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阶段一:对招募的来被试,要求她/他们填答道家人格问卷并留下联系方式,并告之被试在距填答时第四周的时候另有一项研究需要其参与,在完成这项研究后,将反馈给被试其道家人格测验的结果及赠送小礼物一份。阶段二:本研究采用点探测视觉搜索任务。具体流程如下:对招募来的被试,随机分配到启动或未启动死亡焦虑组。就启动条件组被试,首先在电脑屏幕上呈现启动条件:包括6道与死亡有关的问答题,而就未启动条件组,呈现2道与感觉或体验有关的中性题。紧接着在屏幕上呈现“提醒您注意,现在开始进入正式实验”的提醒语句。然后屏幕上呈现实验的指导语,接着是实验练习,一共5个Trials,只要出现错误,就再练习一次,一般被试在经地1到3次练习后就进入正式实验。每一个Trial的顺序是这样的:电脑屏幕首先呈现一个红色的“+”号注视点,字体为一号宋体,时间为500ms毫秒,空屏500ms,再随机呈现按上下格式排列的词对(由二字、三字或四字组成的配对词构成,字体大小为宋体四号,词组中每个字的宽高为60×85),呈现时间为1000ms,紧接着在上述词对的某个位置(或者上、或者下)随机出现一个屏蔽该词的小黑圆点,高度与所呈现的词汇相同,要求被试按“F”或“J”键作出反应或者被试在1500ms内无反应时,随即进入下一次实验。在点探测任务结束完成后,要求被试“请尽可能多的回忆在刚才实验中见到过的刺激词语,并将所回忆起来的刺激词语记录到一张空白纸上,时间为5分钟。”整个实验耗时约22分钟。

4.3研究结果

以年级和性别为自变量,分别以儒家、道家和中性词汇的反应时为因变量,进行一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的主效应显著,但年级的主效应不显著,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因男生人数太少,遂在后继正式分析中只以22名女性大学生为分析对象。启动与不同词汇性质水平下反应时的平均数及标准差见,表3。

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Leven方差齐性检验不显著,F(5,1678)=1.583,p=0.162。启动的主效应显著,F(1,5)=18.108,p<0.001,表现为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未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词汇性质的主效应接近显著,F(2,5)=2.621,p=0.073。以Bonferroni法矫正,进行平均数的比较,道家与儒家词汇的差异不显著,但道家与中性(均值差=11.12,p=0.073),儒家和中性(均值差=12.20,p=0.074)接近显著。启动与词汇性质的交互作用显著,F(2,5)=3.733,p=0.024。在未启动条件下,词汇性质的简单效应不显著:F(2,1679)=0.35,p=0.702。在启动条件下,词汇性质的简单效应显著。F(2,1679)=5.42,p=0.005。进一步进行平均数的比较发现:在启动条件下,道家词汇的反应时显著高于中性词汇,F(1,1678)=10.08,p=0.002,Cohen's d=5,81,effect-size r=0.95。儒家词汇也显著高于中性词汇,F(1,1678)=5.36,p=0.021,Cohen's d=1.88,effect-size r=0.68。但道家词汇与儒家词汇的差异不显著F(1,1678)=0.48,p=0.489。在分别依次加入道家人格各维度的得分及二阶道家“真”与道家“伪”因子后,按上述方法重新进行2×3的协方差分析,在对各协变量回归系数的检验中,F值均显著,表明协方差分析有效。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协变量躁、静、联系、矛盾、变化、柔韧、自然、超脱、谦退、寡欲和本真后,启动与词汇性质间的交互作用变得不显著,但启动的主效应在加入协变量自然、躁后仍然显著,分别为:F(1,5)=7.214,p=0.044;F(1,5)=8.456,p=0.033。

在自由回忆任务中,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球形假设不成立(Mauchlys w=0.709,p=0.038)。从Greenhous-Geisser、Huynh-Feldt、Lower-bound三个指标的校正值来看,词汇性质的主效应显著,F=4.539,p值分别为0.026,0.022,0.046。Levene方差齐性检验中,儒家词汇数量(F(1,20)=3.904,p=0.062)与道家词汇数量(F(1,20)=0.024,p=0.877)均未违背方差齐性假设。不论启动与否,道家词汇的回忆数量都显著高于中性词汇数量,均值差为1.991,p=0.046,道家词汇数量与儒家词汇数量、儒家词汇数量与中性词汇数量间的均值差都不显著。启动的主效应显著。F(1,20)=5.536,p=0.029,表现为启动条件下自由回忆的词汇数量显著低于未启动条件,均值差为0.939。词汇性质与启动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4.4分析与讨论

在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词汇反应时显著缩短。其原因在于:在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被试会产生对死亡未知,丧失与世界的连接的惧怕感,而这种感觉将弥散到个体心理的认知、思维和情绪情感的各个层面,并最终激起有关文化认同、自我超越和宗教(麦吉,2005)及本源性的分离情感(王益明,2003)。在心理层面被激活的情形下,个体的注意等认知资源将更为集中,并高度组织起来用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张积家,贾春娟,2008),而对外界刺激的高度激活状态,自然也就导致被试在启动条件下对词汇的反应时显著缩短。

词汇性质的主效应接近显著。平均数比较中,道家和儒家人格词汇的反应时长于中性词汇。这一结果可能与启动死亡焦虑本身的时间特性及启动后被试的心理状态有关。在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被试心理将出现非常复杂的过程。一方面,死亡焦虑引起被试内心的不安和认知思维方面的思考,甚至人生意义和存在价值的考量,另一方面,被试又会极力通过认知思维、情绪情感方面的应对来缓解因意识到死亡而带来的害怕或恐惧。这一矛盾和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许多针对濒死者或护理濒死者的质性研究或临床心理咨询中,甚至对有关死亡过程详加描述的小说中,已经得到了非常细腻地描述(江维,2008)。在缓冲因启动死亡焦虑引起的焦虑情绪中,儒家似乎和道家人格词汇一样,均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被试在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儒家或道家词汇的反应时明显变长,表明道家和儒家词汇在点探测任务中起到了惰化作用,它阻止了被试对后续探测点的易化。根据点探测任务的逻辑,如果被试在儒家与中性或道家与中性配对词的呈现中,给予儒家或道家词汇更多的注意,则会在其后的点探测中出现易化的结果(戴琴,冯正直,2008)。本研究并未发现探测易化的结果,由此研究推测认为,被试在配对词中似乎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对道家和儒家人格词汇的注意,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人格词汇所负载或激活的人格特征,在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起到了应对或缓冲死亡焦虑的功能。启动与词汇性质的交互作用显著则是对这一假设进一步的验证。在未启动的条件下,不同性质词汇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但在启动条件下,儒家和道家人格词汇的反应时却显著长于中性词汇的反应时,但儒家和道家人格词汇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在对抗死亡焦虑中,由道家人格和儒家人格词汇负载或激活的人格特征,同样具有对抗功能。

在词汇回忆任务中,启动死亡焦虑条件下的被试,因意识到死亡问题以及由死亡问题引起的情感不安,进而影响到了他们对词汇的回忆量,从而对记忆产生了干扰作用。但在未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因那些具有描述人性格特征的词汇与自我的密切相关性,所以回忆量更多些。但启动与词汇性质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其原因可能在于道家人格量表中词汇评定部分与实验研究中的道家人格词汇点探测部分的重复。

5.总讨论

研究一和研究二均发现道家人格多个维度与死亡焦虑多个维度间显著相关。研究一的结果为应对死亡焦虑提供了一些特别有益的启发:就道家人性论来看,人之肉体的生死是一个自然运行的过程,是物质性的、自然的,诚如“道”之生万物,万物灭而“道”存一样。这一思想与老庄之对“道”的体认与解释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在知-情-意层面上,应对死亡焦虑首先应该认识到:当人们面对死亡这一残酷的事实时,定会伴随着内心思想的冲突与情绪情感上的不安,还可能意味着在各个方面都失去奋斗的激情,导致意志消沉,这些都是人们应对自身和亲人死亡的自然之举,是正常的反应。反言之,在面对死亡时,人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有为”,从思想上对生死持联系变化的观点,内心中保持对死亡的平静与淡然,这将有效缓解由死亡带来的思维上的冲突及内心的不安。就因应处世之行为层面来看,不囿于自己之所得所失,适当超脱对自己的过分关注,并寄情于自然山水之间,也将起到缓冲死亡焦虑的作用。而与他人保持适度的竞争,哪怕是有限的争吵或争执,于物有或多或少的兴趣,也将起到缓冲并瓦解死亡焦虑的作用。这一积极而有益的应对死亡的态度,因其将“死亡看作是生命中自然存在的一部分”,从本质上来看其实是一种有意义的“死亡接受”(陈四光,金艳,郭斯萍,2006)。另外,以坦然的态度对待生与死,心情平静地接受死亡,并在可能活着的日子里“有坚定的信念,追求自己事业的成功,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也不失为是一种“乐观开朗型”的死亡态度(周德新,2008)。

从研究二两个样本相关系数的对比来看,在启动死亡焦虑条件下,所激起的被试状态性的死亡焦虑,首先将反映在认知思维和意志方面,表现为思维的联系性受阻,矛盾性被激发,坚韧的意志力被消解。而在未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被试特质性的对死亡的焦虑,则在知、情、意、行的各个方面均有体现,表现为内心的躁而不静、思维的矛盾性,意志的消解,物欲的降低。两相对比就会发现,当面临眼前现实发生的死亡提醒线索,当事人刚开始意识到死亡带来的威胁而感觉到不安时,其可能首先从思维和意志上加以应对。思维上尽量用联系的态度来看待死亡,并缓解由意识到死亡问题带来的有关生死或人生意义的思维冲突,然后进一步在意志上暂时或长久地放松对身边人、事、物的固执追求或“我执”,以此消解因意识到死亡带来的威胁和不安。但从人格特质的稳定性所暗含的时间长远性来看,除思维和意志方面的应对外,个体内心平静而不躁动,能够顺任生死的变化之道,并减低对物欲的追求,也能够有效地缓冲由死亡带来的长期性的焦虑,因为毕竟“要真正坦然面对死亡,以高境界超越死亡是需要时间和生活经历磨练的”(高钰琳,傅义强,陈佩云,2010)。由此一来,通过对不同样本中道家人格与死亡焦虑问相关系数的对比,本研究就不但从道家思想、道家人格各维度与死亡焦虑的关系中分析了道家人格在对抗死亡焦虑中的作用,而且还从启动与未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出发,对道家对抗死亡焦虑可能的时间变化历程进行了初步的阐释。

尽管研究一和研究二均发现道家人格与死亡焦虑的多个维度间相关显著,这为道家人格具有对抗死亡焦虑的作用提供了初步的支持。但研究一与研究二从方法学上来讲,均是相关性质的研究,无法为提供因果解释和说明,其结论也就只能为提供初步的支持。弥补此不足的研究三,遵循严格的心理学实验范式,其结果为道家人格具有对抗死亡焦虑的作用提供进一步的因果性质的解释。不但如此,研究还初步发现儒家人格也具有对抗死亡焦虑的作用。

在老子看来,人、天、地、道均秉承“自然无为”的核心特质,人之生死也是自然之事,老子认为与“天道”合一中,人能够超越对死亡的执著和恐惧。而庄子提出“齐生死”的观点,更是进一步消解了由死亡带来的焦虑。庄子讲:“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认为“生也者,死之徒,死也者,生之徒”、“死生为昼夜”,其追求一种“不知悦生,不知恶死”的境界,要求人们能够顺任自然“安时而处顺…‘奈何不可而安之若命”。这一由对“道”的领悟而得到的有关人之生死的智慧,令“得道者”能够既不漠视生命的价值,也不过于执著于人之生死,而是由对生命真谛、人生价值及人之生死的认识中,坦然、坦荡而平静地面对生死、超脱生死而终至精神自由之境,这样一种齐生死的生死之道也就自然能够化解人的生死之结,起到消解死亡焦虑的作用。而源自道家老庄经典的道家人格词汇,其与道家有关“道”及以“道”来体认生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体系,同样也就会具有对抗、化解或消解死亡焦虑的功效。由选自对典型儒者进行描述的儒家人格词汇的研究结果来看,儒家思想中向死而生的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似乎也具有消解死亡焦虑的作用(唐明燕,2010)。在儒家看来,人固有一死,死对于个人无甚大的意义,只有有益于理想的实现、有益于国家、人民和历史使命时,生死才会有意义。正所谓“世俗以形骸为生死,圣贤以道德为生死。赫赫与日月争光,生固生也,死亦生也。碌碌与草同腐,死固死也,生亦死也。”(《摄生》)由此可见,儒家之处理死亡问题,就在于实现人生的理想和抱负,就在于创造人生的价值,就在好好地活着,做出有意义的事来,其通过实现“立德,立功,立言”的理想而在肉体的死亡中,最终达成“青史留名”、“身虽死,但精神长生”的愿望。另外,儒家也建构了一套有关族类不朽——种族永恒延续的观念,以对抗死亡意识的巨大威胁,并借由“孝”的观念实现个体生命向族类生命的转化,从而超越了死亡而求得了个体生命的永生(李文倩,2007)。

尽管儒家和道家人格均有对抗死亡焦虑的功能,但其方式是不同的。道家秉持一种自然“齐生死”的“天道”论,其对死亡焦虑的对抗作用侧重于领悟和思维领域,儒家则通过个体理想的实现及种族的延续来求得由死向生的转化。但由此而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儒家人格和道家人格各自在对抗死亡焦虑中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在面对死亡时,个体是变得更加积极有为,并在思维上更加明了生死自然流变的规律,还是采取消极无为的应对之策,并在认识上执著于死亡及其带来的焦虑而不得脱呢?或者,在执著于死亡时变得更为积极有为?或者认识上明了生死之自然规律时变得更为消沉呢?就现实的观察来看,当面临死亡问题时,有些人似乎变得更加汲汲于自己的事业而不得拔,显现出明显的儒家刚进进取、积极有为的色调和典型的儒家人格特征,并力图以“青史留名”来缓解对死亡的焦虑,但有些人慢慢松懈了下来,不再执著于已、物、人和事,而是顺任生死的自然变化之道,从而表现出明显的道家“自然无为”的色彩和道家人格的典型特征。

在纳入道家人格各维度及其高阶因素后,协方差分析的结果发现,除启动在道家人格个别维度上仍显著外,人格词汇的性质及其与启动的交互作用在道家人格各个维度上都不再显著。这表明道家人格是对不同性质词汇的反应时产生影响的重要变量。尽管研究三中每组仅11名被试,但从效应值来看,本研究得到的在启动条件下,道家词汇反应和儒家词汇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词汇反应时的结果是可靠的。但因统计的需要,本研究只选取了女大学生,因此在外部效度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以采用先测道家人格或儒家人格,再抽取道家人格或儒家人格得分高低者,选择不同组的被试,将被试在性别上平衡后,再考查道家人格、儒家人格、启动与否及不同性质词汇在对抗死亡焦虑中的可能作用。而有关儒道人格在对抗死亡焦虑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则需要借助于若干质性研究。

猜你喜欢

道家
命与运
道家音乐与养生
漫画道家思想
道家音乐与养生
《庄子说》(二十五)
《庄子说》(二十六)
漫画道家思想
如何看待窄而纯的中国艺术精神
京派小说的历史渊源及其现实意义
《庄子说》(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