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港油田北大港地区排涝规划研究

2014-04-21刘洪建范迁迁余晓辉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沟渠油田规划

刘洪建 范迁迁 余晓辉

摘要:通过对大港油田北大港地区排涝现状的分析,为顺应油区发展,重新对排涝区域进行划分,对汇水面积、排水流向、径流系数、排涝能力等进行科学论证,优化排涝干渠及排涝站的布局及规模,提出合理适用的排涝规划方案,能够较好的指导油区排涝系统的有序建设完善。

关键字:北大港地区 规划 排涝能力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大港油田北大港地区位于滨海之滨,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建设,目前油区排涝设施与功能已逐渐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油田公司“建设大油田,建设示范石油矿区”目标的实现。为顺应油区的发展,现对大港油田北大港地区排涝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排涝系统规划方案。

一、排涝现状

大港油田主城区目前分为3个排涝区,排涝面积约96km2。外排泵站7座,排涝能力57.0 m3/s;低位水塘4座;排水主干渠4条,其他干渠6条,总长度为80公里,均属供水公司管理,担负着油田城区39个生活小区、所有生产公用设施及外围1448口油气井生产的防洪排涝任务。目前油田排涝标准按重现期为二十年的降雨标准确定。

(一)排涝区域划分

排涝一区:光明大道以东,滨海东道以西、滨海北道以南至南侧防洪大堤所围区域;

排涝二区:东围堤道以东,光明大道以西与防洪堤所围区域;

排涝三区:东围堤道以西至防洪大堤的大部分地区。

(二)排涝站基本情况

北大港地区共有外排雨水泵站7座,总排水量57.0m3/s,其中负责中心城区的外排雨水泵站共4座,总排水量49m3/s。主要装设立式轴流泵及部分潜水轴流泵,用于将区内雨水、污水排至青静黄河排水渠或直接排至渤海,防止内涝发生。

(三)低位水塘

油区内四座低位水塘,降雨时可调峰蓄水,缓解外排泵站外排压力,减少大地积水时间。区内外排雨水泵站和低位水塘通过排水渠道联通,构成比较完善的排涝系统,充分发挥“长藤结瓜”排涝模式的作用,“大水期调峰增容,小水期有效补水”。库容范围内能发挥19 m3/s的排涝能力,

二、存在问题

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总体规划,大港油田原确权津歧公路以东区域大部分纳入南港工业区范围。根据大港油田近期规划,“十二五”期间将在西城区新建住宅两万套。目前排涝系统已不能满足城区建设发展需要,极大的制约了油田公司“建设大油田,建设示范石油矿区”目标的实现。需对油田北大港地区排涝系统重新规划,现存问题主要表现为:

1、排涝标准低

大港油田北大港城区建成时间较早,排涝标准按重现期为20年的降雨标准确定,近年来油田城区规模快速发展,但排涝站排水能力没有大的增长,排涝沟渠也始终未进行大型改造,目前油田排涝标准低,排涝站排水能力不足,排水渠淤积严重造成排水不畅,另外防洪大堤处涵洞、桥梁、管线桁架等节点均制约了排涝能力。因外排不及时,油田多处地段已先后发生雨后长时间积水现象。

2、现有排涝设施老化

油区排涝站大多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部分排涝站设备设施已运行二十多年未进行更新改造,由于油区多数排涝站雨污混排且水中含盐量高,恶劣的水质加速了设备设施的老化速度,目前各排涝站排涝设备设施老化严重,急需更新改造。

3、现有沟渠连通能力差、排涝站互补性差

油田整体排涝方向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各排涝沟渠均南北向设置,仅有排碱河由西向东连通各排涝沟渠,由于排碱河设计标准较低,雨水流速较低,且规划光华路以西排碱河位置偏北,不能实现各沟渠有效连通,造成降雨时各排涝站有忙有闲,排涝能力未得到有效应用。

三、排涝区域划分

1、区域划分及径流系数确定

由于南港工业区的建设及油田城区的发展,需要对现有生产、公用及民用排水区域重新划分,现分为五个排涝区域。其中北大港中心地区总排水面积约为84km2,分为四个排涝区;北大港防洪大堤以外,油田井场密集区约21km2,统一列为一个独立排涝区。

1)排涝一区

津歧公路以西、东围堤路以东、防洪大堤以北区域,总汇水面积32.9km2。根据有关规划,将来光明大道以东区域(8.9km2)为绿化隔离带,综合径流系数取0.20;剩余红旗路以北区域(13.9km2)现阶段为城镇建筑密集区,综合径流系数取0.60,红旗路以南区域(10.1km2)现阶段及以后均为城镇建筑稀疏区,综合径流系数取0.30。

2)排涝二区

东围堤路以西、西围堤路以东、防洪大堤以北区域,总汇水面积16.8km2。主要排水干渠为光华道沟渠,主要外排泵站为西三排涝站。

该区现阶段及以后均为城镇建筑稀疏区,综合径流系数取0.30。

3)排涝三区

西围堤路以西、防洪大堤以内区域,总的汇水面积为15.5km2。该区现阶段为城镇建筑稀疏区,根据规划要求该区域西围堤道以西、红旗路以北至幸福路北侧400m为城镇建筑较密集区(6.9km2),综合径流系数取0.60;其余区域现阶段及以后为城镇建筑稀疏区,综合径流系数取0.30。

4)排涝四区

津歧公路以西、青静黄河以北、防洪大堤以南区域,总的汇水面积为18.7km2。主要排水干渠有西围堤道沟渠、光华道沟渠,主要外排泵站有西二排涝站、西三排涝站。

该区现阶段及今后为城镇建筑稀疏区,综合径流系数取0.20。

5)排涝五区

位于防洪大堤以外,港西地区第五采油厂井场区域,总汇水面积为21.0km2。主要排水干渠均为周围农田排水沟,除担负大港油田北大港地区部分井场排水任务,还兼顾周围部分农田排涝任务。主要外排泵站有西一排涝站、西四排涝站、西五排涝站。

该区现阶段及今后均为农田和荒地,综合径流系数取0.20。

四、排涝站规划

根据大港油田北大港地区现状及远期发展规划,按照计算结果,油区各排涝区域共计92.1 m3/s的排水量,将由油区现有东一、东二、西一、西二、西三、西四、西五共8座排涝站及四座低位水塘共同承担,其中用于油田城区排涝的排涝站主要确定为西二、西三、东一、东二排涝站共四座排涝站(公用型)。

五、排涝沟渠规划

根据大港油田北大港地区中心城区排水特点及排涝站的分别,排涝区域内排水干渠整体规划采用“一横三纵”,其中:一横为排碱河;三纵分别为西围堤道沟渠(排干五)、光华道沟渠、开发道沟渠。其他干渠还包括排干三、排干四、穿港路边沟、规划红旗路沟渠、规划创业路沟渠。另有19条支渠与各干渠相连。通过各排涝沟渠沟通5#水塘保留部分及北大港地区各个景观公园,形成改善周边环境的有效水体。主要支渠相互连通,提高排水调配能力,主要干支渠修建毛石护坡,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清淤维护费用,同时改善沟渠两侧水景观面貌,提升油田城区景观形象。对于跨越排水干渠桥涵、管道(桁架)进行重新规划,消除排水隐患。

大港油田北大港周边生产井区仍然利用周围农田排水渠,南港工业区内排水由南港工业区规划建设。

结语:

大港油田北大港地区排涝系统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顺应城区的建设发展,制定科学的规划,在排涝功能的基础上,以环保及生态的理念,建设完善的城区水系,反映油区文化精神,协调人、城市、自然三者关系,促进油田城区和谐发展,建设示范石油矿区。

猜你喜欢

沟渠油田规划
油田掠影
油田工人
一滴油的后面
西北地区现代城市生态沟渠治理策略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不同类型沟渠对农田氮磷流失的拦截效果
光泽or油光?向夏日“大油田”sayno
阅读理解Ⅰ
知识是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