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因素探讨

2014-04-21陈建兵丁吉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探讨设计

陈建兵 丁吉

[摘 要] 宽敞舒适的市政道路能够给人的出行增加更多的愉悦,而拥挤甚至混乱的市政道路交通状况会使人感到烦躁,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和施工,不仅能够解决人们的基础生活需要,同时也是缓解人们交通精神焦虑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城市道路;设计;人性化因素,探讨

中图分类号: U4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的种种问题也日渐突出。目前的城市道路设计中,多以满足机动车的行驶需求为目的,对城市道路的设计重视程度不足,这种情况制约了城市道路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一、 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是道路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市政道路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市政道路的设计不仅要能够满足正常的出行和运输功能,而且需要能够带给人舒适的享受,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现代人生活的需要。

2. “以车为本”的道路设计里面存在的问题

“以车为本”的传统设计理念使得在城市建设时,不综合考虑本区域的人文景观及周边环境、地形特点,出现如出一辙的方格网式的道路网络,道路的断面单调,交通环境生硬,.行人和车辆对道路的使用不公平等问题。市政道路的设计以车辆作为核心,在加上城市道路上存在的噪音,尾气的污染和速度较快的车辆,迫使行人和非机动车辆的公平使用道路的权利被无形的剥夺。产生这些原因的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道路设计上的不平衡,并未吧道路设计贯穿到人性化的理念当中。

3. 人性化设计内涵

.所谓人性化设计,就是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统筹地将车(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人(行人和司机)、周边环境三者有序结合,综合研究,从而使得道路交通满足安全、快速、经济、便利和舒适的要求,并为城市空间营造优良环境。在城市化水平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单纯从使用功能来考虑市政道路设计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在满足传统规范的同时,城市道路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考虑人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二、 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的要点分析

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是基于传统设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路设计理念,遵循最基本的道路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精神。因此,在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中,需要重点把握人性化设计的要点内容。

1. 市政道路的总体设计

市政道路的总体设计需要从道路的功能出发,选择合适的平、纵线形,合理布设道路断面。道路平、纵线形设计,在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选择高标准的线形,从而使行车更为舒适。道路平、纵线形设计还应与道路沿线地形、地貌及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如山区工程应避免工程大填大挖,在符合技术要求、交通安全的前提下随弯就势,力求道路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滨海、滨河路应以交通、生活、防洪等功能为侧重点进行设计,道路总体线形应与海岸、河道保持一致,使道路在担负交通任务的同时,还能成为海岸、河岸的景观带、观光带。

2. 市政道路的横断面设计

市政道路的横断面设计,.需要通过路网定位,确定道路的使用功能,确定道路通行车辆的组成,综合分析及测算道路的交通荷载,全面的考虑各种的机动车,人,非机动车的流向和流量以及道路的景观功能。将道路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把各类交通流及绿化设施,道路横断面设计还应统一布置地面设施与地下设施,避免地面、地下设施相互冲突,给行人、车辆造成麻烦。3. 市政道路的路面铺装设计

路面铺装设计对人们的舒适度和心情等影响很大。铺装设计主要包括材料的选择与形式的构成。、碎石,卵石、砂子及凹凸不平的地面对于人们的出行十分的不便。特别在雨雪天气,路况恶劣会影响出行的安全,人们总尽可能的绕开滑溜的路面,积雪或雨水的坑洼地段。所以,在进行设计道路地面铺装时,要注意城市街道步行空间应该设置盲道,公交候车站地段应该设置提示盲道。与此同时,步行道也应该与车行道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道路允许还可以将地面分格组成某种图案,色彩的选择应符合统一又有变化的原则。在步行道较狭窄而人流较为拥挤的地方,可以将行道树的树池用带孔的金属等盖板覆盖,这样既不影响行人在上行走也不影响树木的灌溉。

4. 市政道路的人行道设计

市政道路区别于公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人多,所以人行道是市政道路必不可少的部分。无障碍设计是市政道路人行道人性化设计的重要内容。从盲道布置到缘石坡道形式,以及公共建筑无障碍出入口,无不体现设计师对残疾人的关爱。近年来,透水人行道结构也逐步应用到城市道路人行道设计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透水人行道使雨水在人行道范围内一部分下渗,改善周围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地下水;一部分保留在人行道结构中,通过蒸发改善局部环境微气候,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具有吸尘作用,减少扬尘污染等优点。透水人行道结构的应用对于节约水资源,恢复自然生态是必不可少的,并有利于道路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

三、 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的保障措施

市政道路是一个系统设施,其功能的发挥和人性化理念的体现不仅需要人性化设计,而且需要后期的工程施工以及道路运营管理来给予保障。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的最终目标,就需要严格把握好设计之后的相关工作。

1. 确保市政道路施工的高效性

市政道路施工是将设计内容变为现实的过程,也是关系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一步。如果一个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不过关,就无法达到人性化设计的最终目标。例如:对于人行道,人们首先关心注的并不是人行道表面铺装层的材料及铺装效果的外观有多高档,而是特别在乎它的表面是否平整密实,铺装是否牢固,有无翘板,确保不绊人,能否做到雨天板缝不溅水,表面在潮湿的状态下不滑到,以及周边的绿化配套、与道路车行道道的分离效果。但这并不是代表行人不喜欢有一个具有丰富色彩和美丽图案的道路,而恰洽是因为以往不重视人行道的建设,大量存在的缺陷连基本的使用功能和安全都不能满足,给行人心理留下了或多或少担忧,人性化目标更是无从实现。这就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道路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施工期间,监管部门需要加大管理力度,严把质量关,做到不论工程规模大小,均以建设精品工程为目标。

2. 加强市政道路后期管理

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的目标能否真正地实现,后期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否则,即使再好的设计如果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和管理,也成为一纸空文。当人们走在道路上时,如果有汽车或自行车随意停放在人行道上,或固定杆线的斜拉绳随意横贯人行道,并将盲道阻断,不仅影响了正常行人的通行,更会给盲人的出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任意占用两侧的非机动车道随处停车、随意占道经营摆摊等现象也普遍存在,致使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也对人们交通出行造成了不便。这就要求交警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的相关管理单位在日常管理中,加大管理力度,把良好的道路使用空间还给人们,确保相关道路设施被充分人性化的利用。

.

四、 结语

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和国家节能减排的新形势下,特别是面对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严峻形势,绿色出行和低碳交通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市政道路承载的车辆和人流量越来越大,因此,对于市政道路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果不能够进行人性化设计,市政道路出现交通问题的几率就会更大,而人们的出行也会更加艰难。本文对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的要点进行了重点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设计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莺,罗国梁.城市道路步行系统人性化设计的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09).

[2]李海强.浅谈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J].科技资讯,2008(15).

[3]王建辉.城市道路规划中的人性化设计[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05).

[4]金莉莉.城市化道路栽植规划设计分析[J].交通科技,2013/6.

[5]李艳,杨永莉.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配植及养护[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6]北京市路政局.北京市透水人行步道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2007,8.

猜你喜欢

城市道路探讨设计
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分析
BUBA台灯设计
百度Apollo平台
有种设计叫而专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