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工资水平宏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2014-04-20顾小云刘肖余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工资水平劳动力工资

顾小云,刘肖余

(1.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经济教研室,山西太原 030006;2.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37)

当今社会,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个体来说,工资问题始终都是经久不衰的重大问题。工资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壮大,也关系到居民的生活水平、幸福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是我国目前重要的一个经济及政治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要实现居民收入的提高,在国家政策层面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就业等方面的努力是否会自然而然地使工资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这些问题无疑不得不从我国居民工资水平的宏观影响因素谈起。因此,为使得实现我国居民收入目标政策的实施有章可循,研究我国就业人员工资水平的重要宏观经济影响因素意义十分重大。

一、文献综述

学术界关于工资水平的决定因素的讨论从新古典学派创立开始就备受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作为产出不可或缺的投入品,其供给、需求、成本必然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中的其他重要方面,如价格、消费、储蓄等。然而,关于工资水平影响因素的讨论到目前为止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学者们众说纷纭。最早也最为著名的是马歇尔从生产要素的角度出发,将工资视为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并利用均衡价格理论从供求角度对工资水平的变动加以解释。凯恩斯继续沿用这一理论,并将就业、价格、货币、经济增长等因素揉合在一起,详细阐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工资—价格螺旋理论,即价格水平、货币供给均是工资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制度学派认为新古典学派所谓的工资、就业水平决定机制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供求关系并非决定工资水平的唯一因素,其他非经济因素如工会制度、政府干预等制度性因素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资水平。除这些主流经济学的观点外,劳动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工人受教育程度与工作年限直接影响到工人工资收入,而行业间工资收入的差距与行业间劳动力质量的差异有关。至此,学术先贤们已经提出的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包括劳动力供求状况、价格水平、货币供给、制度因素、人力资本水平。

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现代学者越来越多地用实证方法来验证其他因素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并提出了许多新的影响因素。Sebastian Galiani与Pablo Sanguinetti(2003)研究了阿根廷贸易自由化对工资的影响,发现贸易深化在阿根廷只能解释一小部分工资不平等现象,贸易自由化对工资回报率的影响约占15%。赵永亮、刘德学、刘钜强(2011)应用我国1995年至2008年30个制造业样本的经验考察,发现市场获得促进了工资率的提升。Gunther Schnabl,Christina Ziegler(2011)研究了中东欧地区汇率与工资水平的关系,发现固定汇率制国家的工人工资在长期内更有可能增加。Gerardo Esquivela与 Jose′Antonio Rodr′guez-Lo|′pez(2003)研究了墨西哥技术进步以及贸易与工资之间的关系,发现技术进步会降低技术工人工资,增加工资差距。罗小兰、丛树海(2009)研究了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对其他工资水平的影响,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对交通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等高工资行业工资水平具有推动作用,而对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等低工资行业工资水平增长具有滞后性。此外,还有学者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工资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与工资、外商直接投资与工资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不一一列举。

总结整理已有的研究,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包括劳动力供求、工资制度、价格水平、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贸易自由化、外商直接投资、汇率、城市化进程等。此外,经济增长作为工资的源泉,其增长的多少与速度必定影响到可供分配的财富。另外,工资的表现形式为货币,货币供给的多少必然影响到货币工资的多少。虽然,目前尚没有文献专门研究工资与经济增长或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但不少学者在对其他因素的研究中都会涉及这两个重要因素。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其中提到的所有工资影响因素梳理并尽可能地纳入模型,将错综复杂的各种因素归类,把握其本质,得出我国工资水平的内在影响因素及其对工资水平的作用机制。

二、我国工资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一)指标的选取

梳理已有文献关于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有经济增长、市场供求、劳动生产率、工资制度、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物价水平、贸易自由化、外商投资、货币供给、汇率以及城市化进程。为所有这些影响因素选取合适的代表性指标,须将各因素均纳入模型综合考虑。考虑指标数据的可得性以及代表性,各指标选取如表1所示,为方便文章实证建模,为每一指标设定代码,如表1所示。

表1 影响因素代表性指标

各指标值均选取1994年至2011年期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其中,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以1978年为基期的定基数据;最低工资标准为全国除台湾、西藏之外的各省市历年最低工资标准最高值与最低值均值的平均值;国内生产总值用以1978年为基期的CPI指数进行平减得到。供求状况的代表指标就业人数滤波按如下方法得到:先对就业人数应用eviews6.0软件进行H-P滤波,从而得到就业人数的长期趋势序列值,然后用就业人数序列值与该长期趋势序列做差,得到就业人数滤波指标,用以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若其值为正说明劳动力需求比正常情况下多,经济发展较快;反之,则说明劳动力需求低于一般水平,劳动力市场有供大于求的倾向,经济发展趋于衰退。

三、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因子分析是实现数据降维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不丢失过多信息的条件下实现数据分析的降维目的,减少多重共线性,也能更容易更清晰地把握数据信息的本质。本文将通过使用因子分析方法从众多工资影响因素中提取出各因素间共同的特点,并实现影响因素的分类,分析影响工资水平的内在的影响因素。

首先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各指标值的标准化处理,并求指标的相关矩阵,进而求特征根,输出结果显示有两个特征值大于1,且前两个公共因子解释的方差之和占总方差的96.978%,可以反映我国工资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第一个主因子可以反映总方差的87.87%,而第二个因子可以反映总方差的9.1%。

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除就业人员滤波外,其他指标在第一个主因子的载荷均很高,达到0.9以上,而只有就业人员滤波在第二个主因子上载荷较高。在第一个主因子上载荷较高的指标反映了经济增长、对外经济发展、货币因素、城市化进程、工资制度、技术进步以及人力资本方面的状况,这些因素均为劳动力市场的外部环境状况,而就业人员滤波则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求状况。因此,将第一个主因子定义为宏观环境因子,将第二个主因子定义为劳动力供求状况因子。

进一步求出因子得分矩阵以便计算历年两主因子得分,因子得分矩阵输出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因子得分矩阵

宏观环境因子构成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劳动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最低工资标准贡献较大,可见,人力资本水平以及经济增长是决定工资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为制度性因素如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供求因子构成中,除就业人员滤波外,其余指标系数均较小。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在劳动供求因子中占比较高,这说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越多,劳动力超额供给越明显,这与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相符。

根据因子得分矩阵中各指标系数计算历年两个主因子得分,并画出两主因子得分趋势图如图1所示。

图1 主因子得分趋势图

可以看出,宏观环境因子与劳动力供求因子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并且环境因子上升比劳动力供求因子上升快。1996年之后,环境因子的值始终大于劳动力供求因子,并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说明环境因素对我国工资水平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市场供求因素虽然也在不断发挥作用,但作用甚微。仅观察劳动力供求因子,可以发现2004年之后其值由负转正,说明我国劳动力在2004年前实际就业人数均低于长期潜在的应该达到的就业水平,处于劳动力供给过剩,企业劳动力需求不足,就业水平较低的状态。而2004年之后,劳动力供求因子转为正值,标志着我国劳动力供给过剩,就业紧张的局面转变,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水平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2004年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普遍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以及之后一直出现的招工难、普通劳动力短缺现象。可以说,2004年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一个转折点,我国劳动力市场从此开始吸纳之前过剩的劳动力供给。

四、环境与劳动力供求对我国工资水平影响的机理研究

本章接着上一章的结论,利用已经得出的因子得分,继续探讨环境因子与劳动力供给因子以及我国工资水平三者的关系。

首先对各变量进行ADF检验,结果显示,除劳动力供给因子(market)平稳之外,环境因子(environment)与工资水平(stwagep)均不平稳,但二者经一阶差分后均平稳。

继续对三个序列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迹检验还是最大特征根检验,均显示在95%的显著度水平下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因此,工资水平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进一步利用格兰杰因果验证宏观环境因子与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输出结果显示,环境因子与工资水平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

根据上述实证检验可知,环境因子与我国工资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关系,而劳动力供求因子则对我国工资水平影响不显著。为进一步探究环境因子与劳动力供求因子如何影响我国工资水平,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向量误差模型可以反映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状况以及它对短期波动的调整。

根据上述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将环境因子及工资水平作为内生变量,将劳动力供求因子作为外生变量,建立如下模型:

模型拟合优度为93%,模型整体拟合较好,且AIC、SC值分别为-7.03与-6.46,均较小。由模型估计结果可知,在长期均衡中,环境因子对工资水平影响较大,系数达到0.76。短期内,环境因子对工资水平影响微弱,环境因子一阶差分项系数仅为0.027,而劳动力供求因素则对工资水平影响明显,劳动力供求因子系数为0.77。并且,工资水平对其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较大,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0.59。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根据本文实证结果,我国工资水平长期内主要由宏观环境因素决定。宏观环境因素中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对外经济发展以及工资制度对工资水平影响相对较大。而短期内,工资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劳动力供求。并且,一旦工资水平与当前宏观环境不相适应,其内在调整机制的调整力度很大。工资水平的内在调节机制会很快地将短时间内工资水平与宏观环境的不协调调整到正常状态。

此外,由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劳动力供求因子在2004年后开始转为正值,这意味着我国劳动力长期供给过剩的局面正在得到转变,这很可能预示着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维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寻找我国经济增长的下一个重要支撑点已经迫在眉睫。

(二)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我国在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中,对于工资问题、工资制度的确定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对于我国来说,要切实提高工资水平,必须不断提高人民自身技能素质,鼓励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已有不少文献均表明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增长和对外经济的发展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作用,本文实证结果也证实了这几个宏观环境因素对于工资水平的重要性,它们是所有环境因素中的重中之重。

其次,工资水平应与外部环境发展相协调,既不能一味追求高工资而导致企业负担过重而影响经济发展,也不能一味发展经济注重效益而不提高工资,使得人们生活水平下降,影响其劳动积极性。本文实证结果显示,工资水平与宏观环境因子之间有很强的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也说明了宏观环境在工资水平决定中的重要作用。既然两者是协整关系,就不能破坏这种协调,否则一旦工资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就会阻碍我国实现小康、成为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另外,在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时,可适当制定相关政策调整劳动力供求,以使短期内工资水平的失衡回到正常状态。劳动力市场供求在长期内虽不是决定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但在短期内,它会直接左右工资水平的高低。一旦短期内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失衡、就业形势紧张时,相关部门可制定政策调整劳动力供求,使工资水平恢复正常。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应当成为政府时刻监测的对象,只有把握好短期内的供求,才能赢得长期内的和谐健康的发展。

[1]罗小兰,丛树海.基于攀比效应的中国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对其他工资水平的影响[J].统计研究,2009,26(6):23-33.

[2]赵学亮,刘德学,刘钜强.市场一体化、机会均等化政策与中国工资率差异——基于市场获得的考察[J].南开经济研究,2011(3):20-28.

[3]何雄浪,杨霞.市场开放度、劳动生产率与我国地区工资差异[J].价格月刊,2012(4):10-15.

[4]陈博.市场潜力与地区工资差异——来自中国地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2(5):25-32.

[5]胡放之.工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7):12-14.

[6]宗成峰.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决定的调查分析——以北京市建筑业为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3):15-22.

[7]Gunther Schnabl,Christina Ziegler.Exchange rate and wage policies in Centraland Eastern Europe[J].JournalofPolicy Modeling,2011,33(3):347-360.

[8]Sebastian Galiania,Pablo Sanguinettib.The impact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on wage inequality:evidence from Argentina[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3(72):497-513.

[9]Gerardo Esquivela,Jose′Antonio Rodr|′guez-Lo′pezb.Technology,trade,and wage inequality in Mexico before and after NAFTA[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3(72):543-565.

(编辑 郭继荣)

猜你喜欢

工资水平劳动力工资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人口红利、经济增长与工资水平
说说索要工资那些事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HAIR AND NOW
图解:数说2014年平均工资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